神密的烽火台

神密的烽火台

~~~~~~~~~

正值三九隆冬时节,老天爷一连降了几天大雪,原野到处白茫茫一片。我们有兴驱车前去亚州地理中心浏览观光。亚洲地理中心的位置处在乌鲁木齐市西南30公里处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中心点上有政府修建的地理标志物。恰好在附近有座清代烽火台,远远望去,岿然屹立在一片突起的高地上,使人一下子联想到数千年前封建帝王争权夺位、刀光剑影、峰火四起、战事频报、边关告急,战马嘶鸣的战事场景。

神密的烽火台

返回时顺便把车停在公路边,踏着漫野白雪走近了峰火台跟前。

“峰火台”,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尤其关中一带,民间俗称:“墩台”、或“烟火墩”。我的家乡一片土地上古代筑有一座“墩台”,人民公社时期就用“墩台”名字给那块地的坐落命名。

神密的烽火台

古人修筑“墩台”的主要用途,旨在迅速传递军情,使朝廷知道边关发生的军事行为。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在古代来说,还是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最快通讯方式,是古人的聪明与智慧。

墩台的发明使用最早起始于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天子灭商后,迅速分封天下多诸候国。为快速获取朝庭与各诸侯王的信息,烟火墩就在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式的出现了。

神密的烽火台

这种情势一致于跨过春秋战国时代。

秦统一后,在修筑、连通长城的基础上,烟火墩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至西汉王朝建立,华夏疆域空前扩大,尤其向西域方向延伸之长,为克服路途遥远,通讯困难,烟火墩的修筑又空前的得以发展。

可以说,西汉时期是我国烟火墩发展史上最巅峰时期。

神密的烽火台

“墩台”的修筑方式,长城沿线通常用砖或石头修筑,黄土高塬沿线用黄土构筑,大致均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

“墩台”在构筑时的距离一般在视力能及范围之内,通常选择高突地段,视线开阔地带可五里左右,有时还更远点,但都必须在视力可见范围之内。

根据古文献记载,有了战事,若白天均用烟雾为信号,夜间均为明火为信号,遥相互应。

神密的烽火台

“烟火墩”在古代通讯事业很原始的条件下,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今天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尤其北方、大西北地域,随处可见,尽管经历了千百年来风蚀雨涮,人为扰损,但主体轮廓尤存,足见先民们当年用心用功良苦!

神密的烽火台

“墩台”是先民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是封建时代巩固疆域冷兵器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的新疆境内,“烽火台”随处可见,相当一部分是清代时期筑造的。

神密的烽火台


风雨人生

2020.8.3

于乌鲁木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