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 第九周 听第九本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本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 埃利斯,这本书管理那些非理性的过激情绪。

说句实在话,就情绪管理来说,我目前做的还好,已经少有被他人左右的情况了,也许是我多年的经历和学习有关吧。

先从本书抽离一下,记得以前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过年回老家的时候,衣服该怎么穿,话该怎么说,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相亲邻居们的问题。后来有一天,我突然开悟了:我的事关他们什么事呢,我成不成家,赚多少钱,他们真正关心吗?其实他们问我这些问题只是在那一刻,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问那些并不是真正的关心我,他们一转身也许就开始考虑他们自己的问题了,自己的孩子还没成家呢,我哪有那么重要。想通了这些,简直太开心了,从此回老家再无任何负担。

再后来,学习了情绪管理的“允许”和“接纳”,还有张德芬《遇到未知的自己》中的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从此再遇堵车,也再也不着急了,因为那是老天爷的事,你急不急都没有用,不如索性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所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本书,关于坏情绪是怎么来的,作者提到了诱因ABC模型,所谓A是人物和事件,C是反应,B是判断和思考。而导致C的往往不是A,而是B思考的方式。这让我想起了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主动积极”中提到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个巨大的空间,那个空间就是“选择”,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结果,我们永远不要放弃选择权!其实本书中的B就是选择。

说来也巧,前一阵子刚好学习了情绪管理专家爱芬老师的情绪管理模式:觉察—评估—驾驭,也提到在事情(A)发生之后,先按下暂定键,“评估”然后做出最优选择(B)然后达到驾驭情绪的目的(C),道理都是相通的。

作者说,有三种病态的思维模式,分别是:

1.恐怖化 把事情考虑的过于困难,以至于精神紧张。

2.应该化 我应该…,我必须…,结果就是对自己,对他人要求过于严苛。

3.合理化 就是觉得什么都合理,接受一切,不抗争,逆来顺受。

对我来说,第一个以前还经常有,记得我还没学车的时候把学车想的特别恐怖,我觉得那太难了,怎么可能驾驭一辆车到处跑?那么多零件,怎么拐弯,想想都头大。直到有一天,看了刘墉的《萤窗小语》,里面提到一件事,作者家里有一座假山,时间久了破败不堪,他就想拆除,但总觉得工作量太大,不可能搞定。有一天,他和孩子没啥事,就试着说我们要不把假山清理一下吧,孩子说好啊,结果三下五除二,半天功夫就清理干净了,这让他很感慨,原来没他想象的那么难!后来他还有提到,其实生活中我们认为特别困难恐怖的事,大部分都不会发生。相应的,我后来学车不仅感觉没那么难,反而觉得自己还有点天赋,一次通过!多么神奇。

关于怎么应对这三种病态的思维模式,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更好的选择,这正是史蒂芬柯维提到的选择权,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个人觉得,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重要,这样才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也自然不会轻易被他人影响情绪,然后牢记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用情绪管理专家陈爱芬老师的话做个小结,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觉察、评估、驾驭情绪,让我们都做情绪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