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踐行初心使命 全力維護留學人員健康安全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潘孟秋(駐德使館教育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駐德使館教育處在教育部和使館領導下,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部署要求,全面梳理工作面和風險點,完善工作機制,積極主動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德留學人員健康防護措施,切實維護在德留學人員利益,積極引導在德留學人員樹立良好形象,進一步提高管理與服務質量。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部署要求

  快速響應,堅決落實部署要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4日除夕,我們召開全處會議,部署春節期間我留學人員防疫工作,要求全體同志假期中及時回應留學人員訴求,幫助解決相應問題。1月26日,根據教育部黨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從當日起調整工作安排,全體留管幹部放棄休息,緊急聯繫各留學人員社團,全面統計疫情後從國內返回德國的中國留學人員信息,密切關注其健康狀況,提醒幫助其做好自我防護。我們隨國內外疫情發展,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國內疫情暴發時,我們以指導返德中國留學人員做好自我防護、引導留學人員支援國內抗疫和維護學生正當權益為重點。國內疫情得到控制而德國等歐洲國家多點暴發後,我們把穩定人心作為重中之重,面向全體在德留學人員,全力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幫助他們及時解決防疫抗疫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提高政治站位,加大服務力度。一是建立緊急聯絡機制。得知國內疫情肆虐,我們第一時間建立了緊急聯絡機制,將此前與在德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學聯”)負責人交流群拓展為包括駐德使領館4個教育部門全體幹部及各中國學聯主要負責人的防疫抗疫工作群,並在此基礎上倡導建立了110多個微信群,形成了駐德使領館教育部門與我留學人員社團負責人,以及我留學人員社團負責人與廣大在德學子兩級響應平臺。這些微信群覆蓋中國留學人員近5萬人,基本實現目前在德留守中國學生全覆蓋。通過這些微信群,駐德使領館4個教育部門及時發佈防疫抗疫信息,第一時間瞭解並協助解決學生困難。

  二是實行輪流值班制度。2月初以來,我們始終保持工作日對我留學人員開放辦公,全處工作人員輪流值班負責辦公樓清潔消毒和留學人員接待工作,切實做好防控,為處內幹部和我留學人員提供安心安全的環境。

  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留學人員服務管理質量。積極引導我留學人員利用郵件、微信等信息化手段辦理相關業務,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利用相關微信群,在節假日、週末及工作間隙隨時回應我留學人員訴求。

  及時溝通,加強工作協調。堅決落實教育部等國內部門及使館要求,密切關注並彙總報告德國社會及教育界對我疫情形勢的反應,特別是各高校對我從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返德的留學人員防疫措施;密切關注並彙總國內高校來華留學措施調整信息,及時向德方合作機構、院校及來華留學生做好宣傳解釋,引導其作出相應工作調整。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與各方及時溝通,做到國內國外一盤棋。

  堅決維護留學人員正當權益。國內疫情發生後,德國先後發生多起我留學人員受房東歧視、在街頭因種族歧視而發生衝突及學生突發疾病事件。我們與領事部門密切合作,及時協助解決糾紛,同時加大對受影響學生關愛,幫助其緩解壓力,舒解情緒,恢復正常學習和生活。通過對學生領保實際行動,讓學生感到有依靠,遇事不慌。我們密切跟蹤德國政府、各高校、教育界對疫情的反應、採取的措施和相關輿論,及時與德國合作伙伴做好溝通工作,防止疫情期間出現歧視現象。針對歐洲及德社會發生的針對中國同胞的歧視個案,我們加大對德高校溝通協調力度,保障我留學人員正當權益。亞琛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等不少學校領導、校主管部門或教師出面,強調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呼籲社會理性對待疫情,消除偏見和種族歧視。我們與德國教育部門和高校保持密切聯繫,及時掌握德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疫情最新政策,多渠道第一時間彙總德高校推遲開學、停學停課的信息,引導、提醒中國留德學生及時應對。


踐行初心宗旨,落實落細留學人員健康防護

  及時發佈權威信息,以信息穩人心。我們通過網站主頁、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渠道發佈國內及德國疫情相關信息,讓廣大在德留學人員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不必要的恐慌。2月初至今,微信公眾號發佈、轉發信息40條,點擊閱讀量達10萬多次。3月初,我們還在官網開闢了新冠肺炎疫情專欄,至今發佈信息30多條,點擊閱讀達到1萬多人次。3月以來,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斷加劇,部分在德留學人員開始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特別是一些非德語專業的留學人員由於信息獲取滯後,精神壓力更大。我們及時組織編寫《留德疫情安心手冊》,指導大家保持健康心理狀態,克服焦慮恐慌。國內出臺針對海外留學人員心理健康援助舉措後,我們及時轉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健康指導手冊》,以及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等相應服務信息。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駐德使館教育處微信公眾號

  積極回應留學人員關切,緩解憂慮慰人心。駐德國大使吳懇3月底至4月初兩週內6次利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澎湃新聞、中央電視臺《今日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網以直播、錄播、訪談等形式,及時傳達習近平主席的殷切關懷,肯定留學人員為國內外抗疫工作所作的貢獻,介紹中國駐德使館為保護中國留學人員健康安全所採取的措施,引導在德留學人員理性看待德國疫情形勢,提醒其加強自我防護、減少外出、避免非必要的國際旅行。吳懇還與在德留學人員代表連線直播交流,專門錄製視頻答疑解惑,現身說法,結合自身留學經歷對他們進行精神安撫和心理疏導。圍繞中國留學人員“走還是留”,以及缺少防護物資等重點問題,吳懇強調減少流動是最有效的自我防護途徑,他向留學人員承諾:“中國駐德使館是同學們的家,是你們的堅強後盾,有困難可以隨時尋求工作人員幫助。只要我們有口罩戴,同學們就有口罩戴。使領館會與大家手牽手、肩並肩、心連心,讓我們一起努力,取得這場抗疫鬥爭的最終勝利。”我們在悉心做好在德留學人員日常服務的同時,也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途徑發佈工作信息,以公開信、通告等形式4次集中回應我留學人員重點關切,引導學生理性看待、正確對待疫情,積極抗疫,尊重中德兩國文化、體制差異,遵守所在學校和研究機構的規定和要求,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吳懇大使與在德留學人員代表連線直播

  加大關愛力度,以關愛暖人心。一是多渠道籌集並分批發放防護物品,為我留學人員提供防疫物資保障。使館積極響應中共中央號召,由吳懇帶頭,教育、商務、領僑、辦公室等各部門密切配合,多渠道籌集口罩等防護物品。各在德總領館也積極為中國留學人員籌集防護物品。目前,駐德使領館籌集口罩80多萬隻。我們與各總領館教育部門密切協作,統籌在德留學人員需求情況,按照“突出重點,優先急需;分批發放,廣泛受益;鼓勵互助、共保平安”原則分批以“健康包”等多種形式向我留學人員發放口罩60多萬隻,有效緩解其口罩等防護物資短缺狀況,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和強大。留學人員以微博、小視頻、朋友圈、推文等多種形式分享自己的喜悅:“祖國對遊子的關懷如同母親對孩子的呵護,令我情不自禁,潸然淚下”“怎能不引發我強烈的歸屬感”。柏林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收到“健康包”當天,寫下《祖國母親致遊子》小詩,表達對祖國的感激之情。

  二是全力幫助中國留學人員擺脫困境。獲悉德累斯頓2名中國留學人員的合租室友疑似感染新冠病毒後,我們與當地中國學聯及時與校方協商,反覆敦促校方做出妥善安排,最終使2名同學搬離原住所,入住學校安排的新住所。不萊梅1名女生出現了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後,我們與該學生保持緊密聯繫,每天瞭解其健康狀況,指導其按照當地防疫安排做好防護並及時就診,安撫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該生最終被確診為普通流感,現已康復。

  三是積極組織遠程醫療資源,協助緩解中國留學人員病情。4月初,我們積極支持廣東歐美同學會組織數10位國內及在德華人醫療專家開闢專門針對在德留學人員的義診遠程醫療群及心理諮詢群,持續為我留學人員提供遠程醫療、心理諮詢與疏導服務,為患病學生提供一對一實時診療和心理疏導,解決在德留學人員疫情期間就醫難題,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和消極情緒。

  四是倡導中國留學人員團結互助。在各中國留學人員社團中普遍建立起互助小組,相互關心,團結互助,共保平安。

  五是細緻做好國家公派留學人員服務管理。認真落實國家出臺的新舉措,細緻做好疫情期間公派留學延期回國及機票改簽手續。針對公派留學人員建立專門微信群,發佈疫情相關信息,答疑解惑,回應其關切,宣傳國家相應政策舉措,及時解決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公派留學人員理性認識國內外疫情形勢,科學防護,凝神定氣,專注學業,並結合留學人員具體情況按規定程序安排其有序回國。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順勢而為,積極引導留學人員樹立良好形象

  自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在做好我留學人員防疫抗疫和人心穩定工作的同時,積極將防疫抗疫工作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課,前期引導和協助中國留學人員社團募集防疫物資,與祖國同心抗疫。3月初,德國疫情暴發後,又引導我留學人員做好自身防護,配合和支持德國抗疫,傳遞中國的大愛情懷。

  心繫祖國,募集防疫物資支持國內抗疫。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留德學子社團積極行動,奉獻愛心,單獨或聯合募集資金和抗疫物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奏響一曲守望相助、同心戰“疫”的大愛之歌。我們積極提供有關物流通道、採購渠道及技術標準信息,協助他們辦理海關手續和捐贈手續,並主動聯繫國內相關單位和高校,落實國內接收單位、手續及國內物流,與中國留學人員社團共同應對貨源緊缺、物流緊張、通關手續複雜等多重困難,與時間賽跑,力爭用最快速度採購到醫療物資併發送回國。在此過程中,我們處理相關文件120多份,協助留學人員將價值80多萬歐元的各類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額溫槍、鞋套等防疫物品捐贈國內相關單位。在這場戰“疫”中,留學人員表現出心繫祖國、同甘共苦的愛國情懷和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的決心鬥志,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心有大愛,積極促進中德友誼。2月底3月初,歐洲部分國家疫情相繼惡化,在此情形下,我們積極倡導中國留學人員社團將尚未發送回國的前期募集到的物資轉贈德國醫療和養老機構,鼓勵他們積極為身邊的老人提供購物等力所能及的幫助。東南大學德國校友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德國校友會、山東大學德國校友會、明斯特中國學聯將前期籌集的25箱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轉贈給德國北威州海因斯貝格縣衛生局,支援當地抗擊疫情,這是當地接收到的第一批國外援助物資,在當地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克勞斯塔爾部分中國學生將手頭富餘的口罩贈送給鄰居,讓德國鄰居感動不已,在院子中掛起了中國國旗。在德醫學類學科專業的中國留學人員響應德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倡議,毅然跟隨導師及科研團隊投入到德國抗疫行動中去,受到高校、科研機構和導師的高度肯定。我留學人員科學防護、理性對待、積極幫助德國抗疫,樹立了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良好形象,傳遞了中國大愛,增進了中德兩國人民的友誼。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堅守正義,積極維護祖國形象。國內疫情暴發初期,西方媒體藉機抹黑中國,出現德國少數民眾針對中國人的歧視個案,引起廣大在德留學人員強烈不滿。我們積極引導留學人員立足身邊,立足當地,宣傳中國抗疫故事,消除偏見,爭取理解和聲援。大家紛紛到相關媒體的網站、推特、臉書等社交平臺留言、評論,澄清事實。斯圖加特中國留學人員與德國同學共同製作了“我是中國——世界病了,需要想想”“德國口罩斷貨的背後”“德國冠狀病毒研究專家和媒體解讀武漢新冠病毒疫情”等中德雙語系列視頻,理性客觀分析中國為防止疫情蔓延所做的努力,介紹海內外中國人同心抗疫及武漢抗疫舉措,呼籲人們共同抗擊疫情,抵制歧視,在多個平臺廣泛傳播,中國駐德使館微信公眾號以“我是中國”視頻素材編髮的信息閱讀量超過20萬,推特推文點擊閱讀近9000次。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全力做好留學人員抗疫工作

  保護我留學人員健康安全,在實現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成功留學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成功、成才,報效祖國,是我們的根本使命。目前德國仍處在疫情高發期,國內疫情防控任務也依然艱鉅,留學人員防疫抗疫和人心穩定工作依然繁重,我們將繼續踐行初心使命,更加細緻地幫助他們寬心、安心,引導其專心學業,全力維護其健康安全,傳遞好祖國的關懷和呵護,讓海外學子始終感受到我們作為留學人員之家的溫暖。(供稿/駐德使館教育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