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始终信奉这句话!也是这句话陪我度过次次难关!但这次……

这次真的头大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开过不少次小店,经历过不少的困境和磨难,虽说没做成功,但都觉得在可控之内,或说再大再多的困难,都有办法可想,都有扭转劣势的可能。但这次不一样,感觉自己已用尽了所有办法,对饭店却没起到一丝一毫的效果。怎么回事?搞不清弄不明!

同是做中餐店的老铁们,你们现况如何?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是命,是运,还是自身经营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从始至今梳理了一下,反思自己所做的,问题出在哪里?

当初开这个钵钵菜餐馆,就是觉得当地没有这种经营模式,再加上这种经营方式不但能节约人力,也可以提高上菜速度。特色经营,选址上也可以轻视点,认为只要做好宣传就不怕没客上门。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地理位置轻视了,宣传也因时间紧迫也不得不轻视了,本来不用菜谱,采用现场看着钵钵点菜,但开业生意太差,这种方法行不通,菜谱也轻视了,而采用手写方式。急忙中希望抓住大量打工人员回家的机会,开店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开业一个月,逐渐有所好转时,却因为疫情歇业,现在的我们也完全被顾客轻视了。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当接到通知餐饮业可以复工,我们就做好了复工准备,已经开门营业近二十天了,但大多数时间是无客上门现象,就算有客光顾,也是寥寥数人而已。这期间打折优惠,消费一百送菜品和礼品,直到后面点赞免费送套餐都没人回应。看浏览数据人数不多,是我店菜品不够吸引力?还是促销活动没吸引力?或者说大家都不关注朋友圈,或者说大家还是因为疫情不敢出来吃饭?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但看旁边火锅店生意还是比较好,有时甚至比年前生意都好。这个也可以解释为大家疫情期间在家,都在琢磨怎么吃中餐了,想换换口味,一旦餐饮业复工,大家都涌向火锅店也正常。我们作为新店,没知名度,地理位置不当道,生意差也正常,但我做这么大力度的活动,为什么没一点反应呢?是活动传播不够广?还是别人看了不想来吃?我思前想后,导致这个原因,除了疫情这个大的因素之外,也包含了众多因素,现必须想办法进一步加强、完善自己。

礼品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现在不做立马死,继续做是慢慢被折磨死!生意差,不但照常开支大,浪费大,而且原料难以保证新鲜,自己咋都吃不完不说,还会使自己逐步陷入恶性循环中。幸亏店面在菜市场边,但如不尽快想办法引进客源,也必死无疑。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这次开店打破了我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给了我不小的教训。以前给我的经验,总觉得开店只要有好的产品,哪怕地理位置差点,把宣传推广搞好了一样能做起来。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由于初期操作不够严谨,一场疫情加剧了事情的严重性,使饭店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做事一定要遵循必要的规矩,严格要求、认真做事,即使遇到难以预料的意外,也不会使自己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一、不该在这地理位置比较偏颇的地方开饭店,特别是针对毫无名气,又缺少客户资源的店铺

二、做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把前前后后的规划理清,并严格按计划行事,不能有马虎、遗漏,不能因时间紧迫而省略或放弃初始计划《特别是先前的宣传》,哪怕放弃开店也不能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难以自拔的境地

三、规模要与自身能力相符合,不能贪大,否则费力不好看

四、店里至少要有一至两个比较得力的人配合,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提高做事效率

五、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积极面对,不放弃,不气馁,不懒惰,只要方向对的,那就努力去找到问题症结,不断地寻求解决办法,总有出头之日。

死地求生,能否生?疫情后的中餐馆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