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杜牧是晚唐時期最著名詩人之一。他因與李商隱齊名,一個地氣騰騰入凡塵,一個婉約飄飄整不懂, 人稱“李杜”。

又因在他們之前已有李白杜甫的“李杜” 組合, 杜牧他們的組合又叫“小李杜”。潮落水低,杜牧被人稱為“小杜”。

小杜擅長寫作七言絕句,以此排名,完全可以冠名“七絕王”。

他的七絕膾炙人口,大俗大雅,猶如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絕招無形, 任意出手都是絕招。他的七絕“上善若水”, 於無聲處聽驚雷, 簡直絕了。

各種版本的“唐詩幾百首”, 標準雖然不一,但露臉概率高的, 不外乎那麼多,“七絕王” 佔得几席, 略微展示便知。但, 哪首是他的第一詩呢?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詩境如畫,讀進去常常不能自拔,繞詩三個時辰,尋找詩裡詩外的酒氣。沒酒在詩,也是興在心頭口難開的感覺。

若是讀杜牧的酒詩呢,肯定會根據不同節奏和境況扒出醉相。那年,杜牧在池州任刺史,詩人張祜前來拜訪。

他倆屬於詩酒相投的好友。正逢重陽節,他倆攜手登上齊山,賞菊對飲, 都以為各自是經世之才, 卻無大用場, 同病相憐相惜卻用酒說話。他倆越喝越動感情,怨慨滿腔,又化為詩語。

張祜寫沒寫詩無從記載,杜牧吟出《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 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何必獨沾衣。”

酒喝乾,詩吟完,杜牧洩空了鬱積的憤懣,釋然又曠達,似乎將那些煩惱沉鬱拋到牛山之外。他在勸導張祜, 又何不是自我安慰?讀著這詩句倍有氣場。

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這首詩是酒中寫酒感受,好是好,但由於用了典也非七絕,俗氣略微少了些,不易於背誦。

那就當個小插曲,再牽出首七絕《江南春》,讀者們應當有些印象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此詩有酒勝無酒,相比開篇那幾首無酒的門戶詩,應當毫不遜色, 當面旗幟未嘗不可。

確實是不太可。《江南春》描寫的是酒繁榮景況,還有一首《泊秦淮》, 則抒發杜牧的別樣緒懷, 簡直是站在《九日齊山登高》的對立面, 反思飲酒作樂的惡果。

他寫道:“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並非一味地嗜酒, 他會在不同場合表達不同飲酒感悟, 既有及時尋歡且為樂的“醉”意,也存酒乃禍水的酒清醒。

詠史七絕,堪稱杜牧看家本領,絕對是絕活之一。

上面兩首就是明證,只是也注入了典故,多少有些費解,在傳播普及的層面上,還是稍遜了些。

無奈呀,繼續搜尋“七絕王”的第一詩。

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杜牧出身名門,出手不凡,出仕較早,出官有限。怎麼講呢?

他祖上出了若干個大官,祖父杜佑當官當到唐朝宰相、岐國公,他體內流淌著“官基因”,是典型的“官三代”。

他十幾歲註解《孫子兵法》,二十來歲寫過治國策論諮文,並獻計平定外敵。當今高中課本的保留篇目《阿房宮賦》,也只是他 25 歲所作。

出手夠不凡的。

他 26 歲進士及第,同年被授弘文館校書郎,可謂青年有成,出仕真挺早的。

但各種因素累加在一塊,前“三出”並沒給最後“一出”帶來轟動效應,杜牧始終徘徊在秘書之類的幕僚隊伍,最大的官也只“出”到刺史。距離他加入當朝權力核心的治國夢,還差老大些火候。

杜牧仰仗自己的先天優勢,覺得自己能,覺得自己成,覺得自己該。什麼叫能,什麼叫成,什麼叫該?你的“官遇”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說你能你就能, 說你成你就成, 說你該你就該。可若是不遇呢?沒人正面說你,相反卻說不,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杜牧沒有釐清自己“裹”職不前的主因,卻責怪命運不濟,埋怨皇帝和朝廷不公。他又無處發洩,便去酒色裡找寄託,慰藉抵消失衡的心態。

尤其在揚州那段時光, 他追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當掌書記, 常常晝伏夜出,尋芳獵豔喝花酒,簡直玩嗨了。

老牛心知肚明,卻不想點破,又擔心杜牧惹上麻煩,便派兵卒暗中跟蹤保護他。杜牧儘管盡情地耍,其實並不明就裡。

直到朝廷一道文件下來, 杜牧被任命為京官監察御史, 臨行前老牛為他餞行,才揭開謎底。

老牛本來不想過分刺激杜牧,在恭賀祝福的同時,敲打他要“節儉風月情懷”。

杜牧卻不領情,嘴很硬地回答,他很自律、很本分。

老牛笑了笑,隨手打開一個書匣,遞給杜牧看究竟。原來,裡邊全是兵卒的密報:“今夜,杜大人去誰家,無恙。” “某夜,杜大人在某處宴請誰,無恙。”

杜牧見狀,無比汗顏地低下頭,又捧杯單敬老牛,表達感恩和謝恩的深情。

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多少年後,杜牧回憶那段放浪縱情的酒色生活,寫下史詩般的《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此詩基本沒用典,讀起來朗朗上口,五遍之後準能記住。莫非,這就是杜牧的“七絕”第一詩。

非也。

文已至此,杜牧壓箱底子的“七絕”快要展示絕了。也許,也許不。但至少還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七絕”,尚未閃亮登場。

大概讀者已意識到了,是她,是她,就是她。

杜牧任池州刺史的某年清明節, 獨自外出行路, 誰知遇到了細雨紛紛。這天的氣場特別陰鬱, 加上細雨騷擾, 杜牧的情緒變得十分低落, 好像落魄斷魂般遊走。

何以解憂去愁,唯有酌幾杯小酒。

杜牧不知哪裡有酒家,酒興卻不依不饒地襲擊他。

他求酒心切,正巧碰到一個放牧的孩童,便上前詢問哪裡有酒家。牧童笑而不答,而是遙指杏花村方向。

杜牧謝過牧童,急急地趕到杏花村。進得酒家,眼睛一亮,他認出當壚的老闆娘,幾年前竟在城裡開過酒家,杜牧是那裡的常客。

老闆娘也認出杜牧,心照不宣地陪杜牧對飲。杜牧觸景生情,舉杯吟出一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乾淨直白的文字,一個生僻的字都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卻言出酒醉成自然的小寫意。

雖大俗,卻大雅,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如此格律對仗工整的絕句, 酒中有詩, 詩中有酒, 酒詩或詩酒緊緊擁抱在一起, 誰不把她定位成杜牧的“七絕”第一詩,杜牧會半夜敲誰的夢。

杜牧,第一詩就這麼定了。


杜牧回憶放浪縱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寫就史詩般七絕《遣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