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前言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将小小的马其顿王国扩充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在扬名的同时,他的很多部将因为追随他征战,也名扬天下。比如,一直作为他坚强后盾的帕曼纽,在战场上一直勇往直前的"白发"克利图斯,还有被亚历山大授予监国重任的安提帕特等等。因为亚历山大的成名,他手下的这些众多部将也被人们熟知。

可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们追随他征战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毕竟东征是一件累人的活儿,还要面对波斯这样强大的敌人。固然通过东征能够获得荣誉,但是,东征如果不顺利,很可能把性命都搭进去,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可是,为何亚历山大大帝还有那么多部将追随呢?难道这些人都不怕死吗?还是他们疯了,觉得和亚历山大东征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画像)

当然不是!这些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之所以追随亚历山大,都有他们各自的目的和打算。尤其,当时希腊面对波斯的压迫,作为在希腊居统治地位的马其顿王国的继任者,亚历山大有责任让希腊摆脱波斯的控制,于是在继承王位后不久,亚历山大也便开始东征。而他的部将们,也抱有各自的目的,追随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最初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摆脱波斯人的控制,因为波斯帝国当时十分强大,势力已经扩充到小亚细亚,甚至古希腊。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不断,虽然在古希腊人顽强的反抗下,遏制了波斯人对希腊本土的操控。但是波斯人控制了希腊之外小亚细亚的诸多城邦,甚至希腊境内很多城邦与波斯人也有瓜葛。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影视形象)

希腊和波斯之间,已势同水火。马其顿王国在希腊崛起,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又死于暗杀,这让亚历山大,这位马其顿王国年轻的继任者,见到波斯如鲠在喉,其东征也就势在必行。而亚历山大东征只带了三万到五万人马,按照当时古希腊的人口来算,这些人马应该是古希腊大部分的精锐了。

但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主要还是依靠他年轻时的伙伴,以及他信任的众多将领,比如塞琉古、托勒密和欧迈尼斯等人。正是在这些部将的帮助下,在战场上,亚历山大才能从容指挥军队,灵活运用战术,击败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亚历山大和他的这些部将们,不止是君臣关系,更是亲密的伙伴和战友。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马其顿王国地图)

而他的这些部将,有热血澎湃的青年,为了荣誉和胜利,追随亚历山大。还有喜欢金钱和美女,想通过东征,大捞一笔。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野心家,为了权力和地位。总之,出于各种目的追随亚历山大。咱们就从亚历山大东征入手,看看亚历山大这些部将追随他的真正目的吧!

抵抗波斯人的压迫,为了生存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征战塑像)

古希腊与波斯帝国,真正势同水火。多次希波战争,波斯战败,没能吞并希腊,这对于骄傲的波斯皇帝而言,感到十分羞辱,对希腊的压迫也就从未终止。而面对波斯人,希腊各个城邦也一直当成大敌,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就如同一只老虎,虽然一时战败,但是会不断反扑,随时都可能将希腊吞并。

正因为面对波斯这个强大的敌人,亚历山大才会选择东征,主动出击,打击波斯帝国。而亚历山大的这些部将,也多是出自希腊贵族和豪门,他们与亚历山大一样,都要面对波斯这个强大的敌人。一旦波斯人杀到希腊,亚历山大这些部将所在的家族,同样难以幸免。正因为面对波斯这个共同的敌人,才让他们一起聚拢到亚历山大麾下。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波斯帝国地图)

毕竟,不打败波斯人,他们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为了生存而战,是亚历山大这些部将追随他的最大动力。可能亚历山大这些部将,包括亚历山大大帝指挥的军队,都很年轻,人数也远远少于波斯军队,但是,他们和亚历山大东征,属于破釜沉舟,除了东征能够取胜,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哀兵必胜吧!亚历山大和他的部将们,就像饥饿的狼群一样,为了生存,哪怕面对强大如狮群的波斯人,他们也只能奋起一搏,这也是亚历山大和他的部将们的无奈啊!

帮助亚历山大,为了友情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赫费斯提翁影视形象)

亚历山大的很多部将,都是他少年的玩伴,都和他有着深厚的友谊。而这些部将追随亚历山大东征,初衷只是为了友情。毕竟亚历山大才刚刚继承王位,也还只是一个热血青年,更需要这些朋友们的扶持。而青年人的友谊往往是很简单的,没有经过岁月的腐蚀,没有什么利益关系。

亚历山大的很多朋友都是出于友谊,成为他的部将,追随他东征。比如赫费斯提翁,他不仅是亚历山大最信任的部将,也是最重要的朋友。在战场上,赫费斯提翁是亚历山大最重要的后备军官,有他在,亚历山大即便再远的行军,也不用担心军队给养问题。而且赫费斯提翁还是著名的说客。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塑像)

很多时候,亚历山大远征不能运用武力,就需要赫费斯提翁出马,说服敌人投降。而赫费斯提翁会追随亚历山大,更多是出于友谊。与赫费斯提翁有相同想法的亚历山大的部将不在少数,还有如阿塔罗斯、塞琉古和独眼安提柯等人,他们最初追随亚历山大东征,也完全是出于友谊。

由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友谊的伟大,它能够让热血的青年不顾一切,这也应该是亚历山大的幸运,有这样一群朋友相助,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不会孤单!

利益的需要,为了权力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线图)

就像亚历山大东征,最初目的只是自保,可是随着东征不断取胜,亚历山大已由最初自保,转变为侵略战争。在高加米拉会战之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都已然屈服,可亚历山大依然要执意灭掉波斯,并且焚烧波斯皇宫,此后还入侵了埃及与印度。这个时候,亚历山大完全被自己的征服欲控制,他发动战争的目的已然改变。

而随着东征性质的改变,亚历山大这些部将出征的目的也随之改变。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战,也不再是为了与亚历山大单纯的友谊而战,更多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因为在东征的过程中,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权力、美女和金钱,至于会不会给征伐地区的百姓带来灾难,就不是这些人会考虑的事情了。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塑像)

关于此时的亚历山大,已由一头饥饿的狼王,变成了一头想要统治整个森林的百兽之王,而他的部下们呢?一个个野心和欲望膨胀,也就更多的开始追逐利益,至于东征的初衷,也早已改变。这让人觉得有些可悲,不论是亚历山大大帝,还是他的部将们,此时更是以侵略者的姿态来面对世界。

好在因为长期的战争,使得亚历山大很多部下也厌倦了战争,而亚历山大在征服印度以后,也因感染疟疾,在巴比伦病逝,否则亚历山大征伐的脚步仍然不会停止,而他的部将们野心和欲望也会进一步膨胀。而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家人也在部将们争权过程中相继被杀,这也是亚历山大当年没有停止侵略脚步,所带来的恶果吧!

总结

亚历山大东征为何有如此多部将追随:是千钧一发?还是破釜沉舟?

(亚历山大大帝塑像)

以上咱们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入手,探析了亚历山大部将们追随他东征的目的。其实,亚历山大东征,初衷是抵挡波斯帝国,可后期已然演变成为侵略战争,那时已然失去东征的意义。自然而然,亚历山大的这些部将们,追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目的,也就变得不再单纯,也更多为获取利益而战了。

可能很多朋友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持肯定观点,可只是看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功绩,没有考虑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所带来的灾难,仅仅因为一个人的欲望,要造成多少无辜民众和百姓的惨死。在击败波斯,解除了波斯帝国对希腊的威胁后,亚历山大大帝就应该停止东征步伐,因为后来攻打埃及、印度,亚历山大东征之战已演变成为侵略战争。

正因为如此,亚历山大的部将们才会有一大批野心家出现,比如镇守埃及的托勒密,留守马其顿王国的卡山德,和以后几乎继承了亚历山大大帝整个功业的独眼安提柯,这些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的部将,在他死后,一个个互相征伐,继任者战争发生,无数士兵和百姓惨死,就连亚历山大大帝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和儿子亚历山大四世,也都死于这些部将的权力纷争之中,不能让人感到悲哀了!

参考资料:(澳)A.B.博斯沃思 著,王桂玲 译.《亚历山大帝国》.青海

李怀国.论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主观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