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1/10

1993,南柯一梦

1993年,冬天,她在纽约曼哈顿安静辞世。

那年的12月,可曾大雪纷飞,或者风和日美。

已经不得而知。

当我初闻黄蕙兰这个名字,她已经开始衰老。

但我仍记住了她年轻时候的模样。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2/10

人间富贵花

明漪绝底,奇花初胎,1893年,伴着一声啼哭,黄蕙兰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呱呱落地。

她是血统纯正的中国人,那时印度尼西亚还名爪哇,父亲为东洋华侨首富,母亲则是爪哇中国城内第一号美人,还是在她祖父那一辈的时候,一家人便自北而来,爪哇岛上扎了根。

她的父亲子女极多,却偏爱这个嫡室所生的小女儿,命中注定,她含着金汤勺出生,要在爪哇那片热带土壤上长成一株奇美的人间富贵花。

小时候的生活奢华到繁复。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在她还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打破荷兰人禁令,举家从中国城迁出到了三宝垄欧洲人区的大房产里。

那是一片占地200多亩的大府邸,地板铺满意大利大理石,主宅自带花园,园中有假山凉亭,人工小溪与盆景,花园后面则是一个私人动物园,仅负责维护房子的佣人便40有余,维护园地的园丁头的手下更是用了50多人。

在她的晚年自传中曾提到,当她还不到三岁时,她的母亲便将一条带有一颗80克拉钻石的金项链围在她的脖颈上,只是钻石太重,在她幼嫩的胸脯肌肤上留下一条印痕,于是她的母亲吩咐佣人收起来,等她长大些再戴。

长大却也并没有再戴,因为又出现了更新的,琢磨的更好,更吸引人。

首富掌上明珠的身份与父母亲的溺爱,养成了她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惯,但财富赋予她的芳菲并不限于穿金戴银,华冠丽服,还有西方先进的教育。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她没有接受过学校系统的课程学习,却精通荷兰语,马来语,英语法语等六国语言,骑马,开车也未落下,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皆有家庭教师授课,更是信手拈来。

但她的年少时代还是有所缺憾,毕竟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财也没有办法填平父母感情不和的巨坑。

3/10

远居欧洲

当她的母亲魏明娘15岁之时,便被红漆描金的花轿接到了黄家,拜了翁姑,从此一生不可离婚,不可再嫁。

只是旧社会的习俗束缚了她,却放纵了她的丈夫。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父亲产业不断扩大,母亲仅生两个女儿,姐姐琮兰与她。

传统的习俗是儿子传宗接代,掌管事业,于是,她的父亲开始纳妾,这是家庭破碎的开始。

再回顾童年时,黄蕙兰只说:一家人生活的方式就像梦境。

而这梦境都是很短暂的。

因为明媒正娶的妻子实在忍无可忍,便带着两个女儿远居欧洲,他们一家人再也没有共同生活过。

最先是定居伦敦,那是黄蕙兰通宵达旦跳舞的城市。

她白天穿齐小腿的中裙,晚上穿齐踝的长裙,服装要在最受欢迎的伦敦服装师那里买。

剪掉已及小腿的长发,她从闺中名媛摇身一变成了时髦女郎。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时隔多年,回顾那段十里洋场的繁华光景,她仍然自信如初:如果你能想象一位中国摩登女郎的模样,那就是我。

那几年,她过的自在和宽绰,毕竟拥有父亲这个强大的财力后盾。

她要置办新潮服饰,买双座戴姆勒汽车,寇松街的小别墅,雇请侍女与厨师,如果负担不起,直接将账单寄给父亲便是。

频繁出入豪胄之所,她最赏识的还是公爵之辈。

她满怀憧憬的希冀未来,将来要和一位公爵结婚,那样可以在信纸上印上一个公爵冠冕,并且戴上公爵夫人的宝冠。

她并不缺钱,但缺名气,富裕有余,便求富贵。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i

4/10

她的往后余生

三年又三年,公爵迟迟没有合适人选,外交官却迎面走来一位。

占据她往后余生的那个人是突然出现的,两人从结识到结合,不过寥寥数月。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在黄蕙兰姐姐家做客,目光频频望向钢琴上那位少女的照片时,心思便不言而喻。

那是黄蕙兰的一张艺术照。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当她的姐姐写来约见信件,告知名誉全球的青年外交家对她一见钟情时,黄蕙兰正在摩纳哥爱丽丝王妃邀请参加的高级舞池中央蹁跹蝶舞。

那时候没有办法拨动命运的指针提前看到,此番走下意大利的考究舞台,会即将踏上另一个特殊的国际外交舞台,为期,三十年有余。

他们的初见是在1920年,黄蕙兰从意大利回到巴黎的第一个晚上,她的姐姐设了接风洗尘宴,顾维钧的座位就安排在她的旁边。

32岁的顾维钧适时新鳏,他的上一任妻子不久前因流感离世。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虽然黄蕙兰对第一次见面时顾维钧的穿着和发型始终持吐槽态度,但容貌总归是一表人才,因为顾维钧不仅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外交官,还是民国三大美男之一,另两位是梅兰芳,汪精卫。

宴会结束后,顾维钧作为驻美中国公使的第二代表,被安排到一处很漂亮的住所,位于钟情路。

坊间有戏言,顾维钧受到那所住宅的魔法,变得"钟情"起来,他或许有钟情的一面,但对象并不是黄蕙兰。

5/10

嫁作他人妇

见过面后的两人便频繁来往,黄蕙兰在传记中提到了她的两次心动。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第一次是在晚宴后第二天,他们结队去枫丹白露郊游。

顾维钧来接她,配有司机的轿车,是由法国政府供给,她也有一辆轿车,是自己花钱买的,可是政府提供的交通工具和享受特权的外交牌照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第二次是顾维钧带她去看歌剧,在歌剧院他们坐的是由政府保留的国事包厢,这也是她父亲都买不到的位置,因为是专门为要人们保留的。

顾维钧为了抱得美人归下了一番辛苦功夫,从不间断给黄蕙兰送糖果和鲜花,大忙人一个却能一天找她好几次,甚至为了见她而第一次去了美容院,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事实上,顾维钧用来赢取黄蕙兰心许的时间很短,短到只有一个为期几周的会议那么长。

会议接近尾声,便是顾维钧去往美国之时,聪明如他,肯定猜到,黄蕙兰最动心的是财富买不到的那一部分,白金汉宫,爱丽舍宫和白宫的世界。

所以他的求婚来的开门见山。

"我到那些地方进行国事活动时,我的妻子是和我一起受到邀请的。"

"可是你的妻子已经去世了。"

"是啊,而我有两个孩子需要一位母亲。"

"你的意思是说你想娶我?"

"是的,我希望如此,我盼望你也愿意。"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并不那么真诚的求婚誓言。

以至于后来者提起顾维钧与黄蕙兰,最先想到总是他们政治联合,各取所需,无关风月。

黄蕙兰是犹豫不决的,二十多岁的女生,渴望被珍惜被关注,她还在细细考量这门婚事时,她的母亲与姐姐已经有了结果并且统一了战线。

顾维钧具备了她母亲梦想中女婿的各种条件,并以能有这样一位乘龙快婿感到自豪,她的姐姐也和她说:顾维钧并非平庸之辈,往后你将成为"马丹,顾维钧",旁人都要称呼你为"高贵的夫人"。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也许是母亲和姐姐的推波助澜,也许是真心喜欢,黄蕙兰答应嫁给顾维钧。

持反对意见的只有她的父亲,糖王黄仲涵,但是抵不过她母亲的坚持,不满便表现在不来参加女儿的婚礼。

婚期定在1920年10月2号,仓促而隆重。

印尼糖王的爱女,嫁妆也自是华贵至极。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有最新款的水晶宫劳斯莱斯,还有一盒一盒的亚麻布枕头罩,每一副都钉上一套玫瑰花形的金扣绊,每朵花的中心镶一粒钻石。

订制的一套36件餐桌器皿来自摄政街,汤盘和菜盘都是全银的,沿口镶金,甜食碟和调味碟都是金的,水晶玻璃的香槟转酒瓶上装着金盖子,刀叉餐具也是金的。

并且特意从中国定做了金的座位名片架,錾雕着中文"顾"字,一面花纹是龙,代表男人,一面花纹是凤,代表女人。

人生可喜,黄蕙兰与顾维钧在布鲁塞尔的公使馆客厅里进行成婚仪式。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冠盖云集,宾客满堂,那时候想走的归途应该也是白头偕老。

嘉礼成,良缘缔,黄蕙兰对未来的一切充满幻想。

然而最先找上门的相处模式是顾维钧不解风情的面孔和永远停不下来的公务。

结婚当天夜晚,黄蕙兰特意换了一身晚装,关注工作的顾维钧没有抬头看过一眼,这夜也没有洞房花烛,因为婚礼结束他们便得乘夜车赶往日内瓦,顾维钧需要出席的国联大会就在隔天召开。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6/10

远东最美丽的珍珠

这是他们日后相处的常态,能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很少,顾维钧的日程填满了大会小会,在家需要亲自起草每天向北京汇报的电稿,或者则是向他的秘书们口授演讲词。

但黄蕙兰也并无太多怨言,因为很快,她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角色,作为"远东最美丽的珍珠"与国际接轨,她很快成为各个俱乐部的荣誉会员,亦是上层社会晚宴桌头的座上宾,终于有一方舞台可以施展她的交际才华,各种活动令她如鱼得水,乐在其中。

在社交场上谈笑风生时,她不拘一格的着装与居所,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茶余饭后之事。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有一次到了华盛顿,黄蕙兰住在中国使馆内。

她的卧室高贵考究,门漆成绿色,墙壁刷成淡紫色,天花板刷成鲜蓝色,铺上中国地毯,摆上中式衣橱,隔上中式屏风,绕室悬挂中国宫灯……

第二日,竟有很多女士与男宾皆为参观她的卧室而来,而且《生活》杂志还特意拍了彩色照片,不日发表。

她在外国的临时住所尚且如此豪华,中国更不必说。

他们在一个秋天细雨连绵的日子,登上凯伯尔号,回中国。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黄蕙兰在北京狮子胡同找到了她理想中的住所。

传说是当年吴三桂为陈圆圆所建。

那是一座占地10英亩的城内府邸,有200间房屋,一连串优雅的厅堂院落组成,每一处都用不同颜色的屋瓦盖顶。

顾维钧向一位前政府官员借来居住,黄蕙兰却不满于住借来的房子。

于是豪掷10万元买下府邸,并且用15万元加以翻修改造。

奢侈设施甚至包括一套新装的暖气系统。新式的浴室,跳舞厅,哈巴狗圈等一应俱全。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她的时尚能力亦是数一数二,堪称民国第一时尚icon。

听说当年宋庆龄住在黄蕙兰北京的家中,也要去看她的衣橱参考如何穿衣,正是受了她的启发,才开始穿旗袍。

美国《VOGUE》杂志评选1920-1940年代"最佳着装"的中国女性。

黄蕙兰力压一众名媛,夺得头筹,登上杂志封面。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2015年展览了一件她的中式旗袍,做工之精细,惊艳众人。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7/10

她便为潮流

关于她的美貌与前卫,也许你也听过几个关于她的故事。

第一个:

香港有些人把老式古董绣花裙子遮在钢琴或沙发上作为装饰。

就像一度使用马尼拉来的长穗披肩似的。

这些绣花幔子对家具并无好处。

它沾惹尘土,而且有一种小家子气,因为这种旧绣货到处都有,而且很便宜。

她买了不少这种老式裙子,常在晚上穿着。

后来她在巴黎穿出去,却引起了轰动,把它的价格哄抬得很高。

最后她在店里看到一件尺寸只够孩子穿,而且是经过不髙明修补的,居然标价300美元。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第二个:

有一年冬天她因为皮肤病不能穿袜子而光脚去了上海。

不过没有告诉别人原因。

于是上海的妇女便接二连三在大冷的冬天也把袜子脱掉了。

后来她的皮肤病好了,重行穿上袜子。

她在想这些人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吧。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第三个:

她刚回中国时穿西式服装,打扮时髦。

一些雅致的妇女们借鉴西装上衣和长裤的样式。

并且做西洋发式,上法国美容院。

而她则开始选用老式绣花和精致的丝绦,精美的中国绸缎,古色古香。

按照她的身材,服装交给一位上海裁缝。

后来上海漂亮的妇女们也处处效仿,丢了西服,宠爱旗袍。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8/10

让孩子在中国出生

但是关于她,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爱国故事。

第一个:

有一次,他们夫妇出使美国。

那里的波特兰使馆历经风雨飘摇,显得破落。

她认为中国的使馆代表了中国的门面。

于是请求自费修缮,并且购置新家具和办公用具。

各种整修工作她皆亲力亲为。

因为过度劳累,她在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却不幸流产。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第二个:

1921年,她陪同顾维钧参加华盛顿的一项军备限制会议,那时她已有几个月身孕。

1922年1月30日,星期天晚上她在摩兰楼生下她的第一个儿子。

她坚持在家中分娩。

因为摩兰楼是中国代表团的住所。

她要让她的孩子在中国领土上出生。

儿子降生的消息被写在纸条上从会议室门下塞进去传到顾维钧手中。

这次会议,争取回了被日本霸占的山东主权。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第三个:

有一年,北京一家报纸发表文字指责她养的狗太多。

本是刻薄之谈,一笑而过也无伤大雅。

黄蕙兰却真的卖掉小狗,用获得的钱加上喂狗饲料费用及3个养狗佣人的工钱在公馆大门外设了一所粥厂。

从早晨8点到晚上6点供粥。

在冬天给年老无靠的穷人发放棉衣。

还在北京城门外设了水槽供往来的马和骆驼饮水。

她维持这些慈善设施直到1936年离开北京去法国为止。

无疑,她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女性。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9/10

没有不散的宴席

她和她的丈夫成双出入社交场,配合默契,本以为应该同衾共枕,直至百年。

不过后来他们最默契的行为竟是共同粉饰太平,婚姻其实早已一地鸡毛,名存实亡。

1956年,长达十几年的分居之后,他们还是协议离婚。

1959年,顾维钧再娶。

黄蕙兰只此一婚,晚年,她一直固执的仍以顾维钧为丈夫,但是于顾维钧,朱砂痣也许已成了墙上一抹蚊子血,白月光成了胸口一粒饭黏子。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顾维钧留给四任妻子的评价分别是:

第一任妻子张润娥是主命(包办)。

第二任妻子唐宝玥主贵(总理女儿)。

第三任妻子主富(首富女儿)。

第四任妻子则主爱。

整整36年,他是否在意她,没有答案。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晚年的她独自生活,她的母亲与姐姐,还有一些好友皆先她而走。

少时的巨大府邸上了锁,鲜艳往事也在灰尘下褪了颜色。

她带着她的小狗,退了女仆,自己做饭,自己生活。

她会做蒸鱼,放上小葱、鲜姜,佐以豆豉。

豆豉像一颗颗小橄榄,是她单独在唐人街买回来的。

她会做鸡肉,配上青椒、玉兰片和香菇。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一人吃饭,以前的象牙筷子收了起来,也不再执着哪一件珠宝或翠玉。

她做简单的家务,去市场采买材料,每天在住所附近的小公园里遛狗。

生活回归简便,唯一不变的是她的优雅与精致。

岁月纷至沓来,她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体重,从不穿围腰。

每天早晨她会精神抖擞的做操,踢腿。

她还能非常舒服的在地板上打坐。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10/10

牡丹真国色

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晚年的黄蕙兰卸下公主担,修得女王心,生活平静而安宁。

但是拨开民国的雾帘,还是一眼便能看到她,即使芳华万千。

玩转欧美社交圈,教宋庆龄穿旗袍,最后却又为何孤独终老于纽约?

只有她是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