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文/陳俊明


五年規劃在國家的運行過程中是個很重要的事。迪慶也在謀劃下一個五年,一片大好形勢裡,有人說,應該找找迪慶的短板?說出來,看今後能不能去補齊。

無須到處瞧,眼前就有一塊短板,迪慶的企業和企業家,在迪慶的整體發展木桶裡,已經短了三十年,大家都知道。

屈指算來,除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幾個個體戶,迪慶企業的發展開端,大約就是三十年前。遺憾的是,三十年來,迪慶名聞遐邇,只可惜沒有成長起來幾家像樣的企業,也沒有幾個方方面面能讓人看著服氣的企業家。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迪慶的工作報告,相當長的時間裡,談及產業和企業,點名最多見的就是香格里拉酒業。不知道這應該算香格里拉酒業的光榮,還是算迪慶自己的悲哀。雲南省連續八年舉行了民營企業百強發佈,前幾年迪慶香格里拉酒業曾有過一席之地,這兩年也不在榜單了。還好同樣是這個酒業的老闆,另外整了個賣全國名酒的銷售企業叫華致酒行,總部設在迪慶經濟開發區,雖然沒賣迪慶的酒,但人家用實力並借用迪慶的政策,在深交所敲鐘上了市。近兩年,全靠華致酒行,勉強幫助迪慶在榜單上保住了唯一的面子。2020年,雲南民營百強上榜門檻年營業額是9億元,距離有多遠,其它迪慶民營企業可自個兒掂量一下。

不僅僅是民企,如果雲南搞一個國企百強名單,迪慶國企估計也沒戲。

迪慶邊遠,有差距屬正常。難受的是,差距拉大了還看不到希望。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迪慶冒出了一批企業家,就個體綜合素質而言,有一小批人堪稱翹楚,無論膽略氣質還是執行力都很強,這些人撒在哪個市場上都會野蠻生長起來。但最近十幾年,眼看著一個個在市場裡苦苦掙扎、一個個偃旗息鼓沒了聲響。我在想,是他們的錯還是環境的錯?

培育產業年年都在說,迄今為止,除了礦產和水電業被央企控制著還算健康發展,旅遊業中的大多數小微企業反反覆覆在被折騰中還勉強活著,野生的松茸被網絡微商們前赴後繼做成季節爆品,葡萄酒有些規模有些銷量。除此以外,看不到有什麼東西會被演變成全省名品、全國名品。三十年沒成功培育出幾個產業,這是時間的錯還是空間的錯?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三十年前,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三者關係,因為大家都弱,彼此還相安,沒有互相瞧不上。三十年來,政府越來越全能強大、包打天下;金融機構越來越嚴謹規範、喜公厭私;只有民營企業多數在原地踏步。既搞不清也跟不上政府的想法,還進不了金融機構伴隨規範水漲船高的門檻。三撥應該緊密相關的人逐漸尿不到一壺,平等也做不到了,三角關係裡,小微企業對金融機構一廂情願的年年單相思,金融機構卻只會對政府項目拋媚眼訴衷腸。這是人的錯還是職業選擇的錯?”

二十多年前,雖然相較於去企業工作,大家還是喜歡去公務員隊伍裡,但畢竟還有一些人選擇主動去創業。二十多年後,一到公務員招考時間,才發現有成百上千個年輕人,不是窩在家裡備考公務員、就是在去公務員培訓的路上。2020年更是個重要節點,不少家長說,一場疫情,不用家長再做說服工作,學生們普遍都認為,還是公務員的鐵飯碗好、端著踏實吉祥。我搞不懂,幾十年的所謂市場經濟和國際化進程,年輕人還擁有這樣的普遍認知算是進步還是退步?

迪慶的最弱短板,毫無疑問就是產業的健康發展,產業發展離不開要扶持培育一大批企業和企業家群體健康成長。迪慶的欣欣向榮裡,許多人不相信最短板竟是這個。

支持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必須動真格了,一般的支持猶如一般的用藥是補不了這個短板的。

過去許多年,忽視了對迪慶企業和企業家群體的培育,直觀暴露的就是營商環境差,產業發展一直停留在小、散、弱。做企業的找不到當官的,從政的不屑於與企業家交朋友,從政者和企業家,各自套著一張皮,互相不來往,都在辛苦搞發展。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營商環境不屬於創業幹事者,因此,看見逐漸老去的那批企業家在唉聲嘆氣並慢慢銷聲匿跡。原本對一撥二代青年的創業寄予厚望,現在發現,環境沒改變,而他們倒有被環境同化淹沒的極大危險。

近幾年進入公務員隊伍的青年是一個精英群體,他們都是從一大堆競爭者裡廝殺出來的,整體素質毋庸置疑。因此,將來迪慶官員的整體素質不用擔心一定會超過現在的。然而,同時期,到企業去尤其是到民營企業去幾乎是青年們最後一個無奈的選擇,甚至寧願閒著也不選擇,年輕人都想端鐵飯碗,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所以,從人的整體素質也能窺見迪慶民營企業的未來沒法樂觀。客觀上存在這個短板越來越短的風險。

發達地區的領導人說營商環境用語很形象,營商環境差的地方,官員升不了官,老闆發不了財。

迪慶這種地方卻很幸福,發達地區領導人的推論不適用。二十年前國家開始轉移支付時財政自給率是8%,二十年過去了,財政自給率仍然不到8%。92%以上的支出一直靠國家轉移支付支持,似乎也無須擔心國家會不給。有人戲言,官員培育地方產業費時費力馬上又見不到效果還有風險,增加一兩個百分點對地方也不起作用,一切都不如往上要的來得快。辛苦培育產業和張嘴向上要的時間成本和工作效率孰高孰低傻瓜都能看明白。所以,二十年來,面對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正確旗幟,不少官員卻在實踐中慢慢將其演變成只道貌岸然說穩定、小心翼翼避做任何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感覺旗幟舉歪了些,但官員本身的確毫無風險。最終老闆發財的不多,來來去去官員升官的卻不算少。

木桶能裝多少水通常是做木桶的人引以為傲的資本,大家知道木桶能裝水的高度取決於短板,因此能裝多少水事實上也取決於木桶的短板。但許多人不一定明白,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這隻木桶要裝多少水。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國家的發展常常是在動態裡尋求平衡,哪裡弱了,就強制性運動式的去補一下。這些年,迪慶已習慣了轟轟烈烈的抓穩定,維護穩定的力量自然也得到空前加強;有一段時間習慣了熱熱鬧鬧搞教育綜合改革,將近一個五年計劃時間,項目資金多投向了教育的硬件設施;最近五年習慣了全心全意抓扶貧,全社會就向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上去發力。看到這些被習慣加強的領域會生豔羨之心,有時痴想,不知會不會出現政治號角一響,全國一盤棋支持企業做強產業做大企業家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

寫文章有時是個推理過程,推理會遇到又討喜又窩心不願承認的結論:迪慶未來的正常高速發展腳步不會停下來,因為這些年負責率領迪慶州向國家和省溝通的領導者一般而言絕對會有各自的過人之處,而這麼多年來,國家的各種政策環境對迪慶這樣的州市實在太偏愛,所以迪慶是一定會高速發展的。但發展依賴於國家投資一架馬車拉動的局面長時間不可能得到根本轉變,因此迪慶的企業和企業家這個發展短板一段時間內還不會被補上。

是否有超常規的方式能把三十年來累積的短板在五年內補上?理論上有,實際也很難做得到:

今後五年的規劃編制中,民營企業的產業發展支持資金和項目要與民營企業在迪慶GDP和財稅收入的比重相匹配;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整個能力體系(擔保、增信、貼息、風險補償、發展基金等等)必須健全並實際服務於小微企業;國家及省一級大項目,無論央企、國企和民營企業,要努力去爭取一視同仁,最好能要求一個項目利潤的比例保證用於在迪慶範圍內的產業投資和消費;鄉村振興的這一輪五年產業規劃,如果願意承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主已成為我州發展大局裡的弱勢群體,而且決心補這個短板,那就從規劃編制開始,產業發展資金的支持必須大力匹配到相應做實業的民營企業;今後幾年,過去精準扶貧怎麼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鄉村振興就怎麼幫扶建檔立卡企業家。

以上這些,說容易,做到難。

迪慶短板——企業及企業家

稿件:香格里拉陳俊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