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还是自住?价值观选址

在选对城市的基础上,只要照着这三处方位来买房,未来10年或仍可“躺赚”:

第一个:靠近优质学区(中小学)的房子

物以稀为贵,稀缺的又是刚需的永远都有价值。我们说过很多次,在中国房子并非刚需,因为买不起完全可以租,解决居住不一定非要“占有”。那为何那么多人挤破头也要买房,说白了更多的人买的不是房子,而是依附在房子上的各种资源。教育资源就是其中之一——教育就是刚需,而且很多城市好的学校都必须要求有房才能上。

事实上,过去20年中国各大城市房价升值最快的也就属学区房,尤其是双顶级中、小学学区房,房价涨幅绝对是一骑绝尘。优质学区的重要性,其实中国所有的父母最有切身感受。拿合肥举例,合肥2019年均价1.65万/平,但庐阳区的南门小学学区二手房19年底时已经卖到了最高5.5万/平。是这些房子居住环境和房屋本身的装潢有多高档吗?不是,是它所在的学区南门小学早就成了富人追逐争抢的对象。

有人说,有学区也没用,房价下跌时,学区房也会跟着一起跌。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学区房已经有了它自己的独立行情,纵然整个城市的房价都在下跌,但是只要是优质学区地段内的房子,房价都很难下跌。尤其是那些顶级双学区房,任何时候房价都不受市场行情影响,因为这些学区房的价格是一个城市所有的有钱人的“钱包”在支撑着。

至于现在的父母为何喜欢买学区房,道理不说大家也都懂,一方面是其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大了说教育是强国之本,小了说教育是作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没有谁想自家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而花高价给孩子买学区房就成了父母爱子的最直接体现。

投资还是自住?价值观选址


第二个:靠近轨道交通的房子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近年来流传于市井民间的顺口溜,绝非浪得虚名。大类虽然说的是“靠近轨道交通的房子”,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绝对不是靠近火车站、铁路旁的房子,相反因为噪音污染,这类房子不仅不能作为买房首选,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敬而远之。

高铁决定了一座城市是否值得投资,而地铁则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哪些区域值得投资。地铁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临近地铁”已经成为每一家地产商推广项目必用的广告语,可见一斑。“临铁”作为质优盘标签,在不少购房人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学区”,但是又远超其他商业类配套。

地铁的修建开通,实现了板块和城区从无到有的对接,而且相较于地面交通工具它能大大缩减人们的通勤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地铁无疑是高房价的支撑。

地铁房到底该如何选?戴维森曾发布了一份《商业地产地铁效应专题报告》中显示,地铁开通前1年和通车2年,沿线区域房产升值速度最快。但也不是离地铁越近越好,业内普遍认可的标准是,房屋距离地铁站点700米,步行五分钟内可达到为最佳。

第三个:靠近地方行政机关的房子

潘石屹曾说,十多年来,只投资市中心房子。因为城市中央区域永远属于稀缺资源,投资一定是看涨的,而且即使房价不涨,房租也永远是涨的。

市中心其实指的就是一个城市地方行政机关的中心。过去不同于现在,过去的市中心基本都在老城区,现在的市中心基本都在“新区”,很多地方也称为“政务区”。毕竟老城区受制于拆迁扩大规模的可能性太低,发展的潜力也受阻。

靠近行政中心的房子为什么有购买的价值,一方面行政区域内的公务人员要居住,他们或分配或团购的房子就在旁边,这注定了这里的配套资源肯定不会差,其中道理我不明说,大家也都懂;另一方面,这些区域一定是政策扶持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更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商业、休闲、娱乐、交通、医疗,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资源都会向这里倾斜,自然也会吸引大开发商来拿地开发,通过过去十年我们对各二线城市“新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这里的房价涨幅和配套落地的兑现较其它区域都高很多,这也直接带动了周边房价的上涨。

可能很多城市也会有一些不靠近以上三处的房子这些年升值的潜力也很可观,这个我是承认的,城市不同、区域定位不同、板块不同、甚至是开发商建房的质量不同都可能影响房价的走势。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买房靠近以上三个地方,未来10年升值的潜力绝对比其它配套的价值更巨大,买房“躺赚”的机会更大,这是无数人买房后的经验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