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貴在堅持

每次長假過後,大家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時是不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

心理學·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貴在堅持


有人說,這是典型的“節後綜合症”,也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

這不無道理,“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

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飛輪開始轉動時需要的能量,其實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積累。這是在為了形成屬於自己的體系而做準備。一旦體系能夠彼此支撐,那麼它的運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寫作文,最難的是開頭;造房子,最難的是打地基;準備迎接新的挑戰,過了心理的難關,之後的問題總會迎刃而解。

有人不信,說“反正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最後結尾難”。可若是開頭不奮力一搏,連看到中間的機會都沒有。

心理學·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貴在堅持


所以,我們不用因為前期的挫敗感就輕言放棄,“飛輪效應”並不是說追求一勞永逸,而是在一開始,和自己的打退堂鼓的心理打個架,別讓它拖住我們前進的步伐。正所謂滴水穿石、積沙成塔,等我們達到臨界點後,我們就會和飛輪一樣,快速不停地轉動。

萬事開頭難,當我們面臨新的挑戰,第一步一定要紮紮實實,一點一點地開始。此時,會進入一段“快感虧欠期”,這是最辛苦,最容易放棄的階段。因為開始時的收穫和進度都很小,越學越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自己能力不夠,我們可能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每當有這個思維的時候,一定要再堅持一會。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就會到達一個關鍵的“盈虧平衡點”。隨著不斷的探索和深入,經驗越豐富,限制就會減少。獲得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多,成就感和優越感逐漸爆滿。這時候,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就變成有趣且輕鬆的事情。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飛輪開始旋轉了。

正如我們的工作一樣,外部環境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對於我們來講也是全新的挑戰,因為需要我們打破已有的模式或習慣,需要足夠的能量推動“飛輪”進行轉動。正所謂不破不立,當可以克服掉“開頭難”後,迎接我們的希望和朝陽。

注: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文章、圖片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心理學·飛輪效應】萬事開頭難,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