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文丨清淡的辣妈

导语: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儿童“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准备3-5岁儿童最喜欢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糖就只能吃一颗,但是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吃两颗。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观察实验室里的儿童,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表现:

01、不耐烦:虽然孩子很想吃两颗糖,但是只等了一小会就不耐烦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吃掉了眼前的一颗糖;

02、很耐心:少部分的孩子为了吃两颗糖,绞尽脑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希望能熬过这20分钟,并吃到两颗糖。他们有的闭上眼睛不去看糖果,有的开始到处走动、自言自语,甚至唱歌。以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去想和看软糖。最终顺利等待了20分钟,并心满意足地得到了两颗糖的奖励。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后来实验继续追踪到这些孩子的少年时期,经调查发现:那些没有耐心的“不等待者”的个性都比较孤僻、易受挫。而很有耐心的“延迟者”则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且拥有冒险精神,个性大都比较独立、自信。而在学业方面,后者的平均水平更是更胜一筹。

通过“延迟满足”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懂得自我控制欲望的孩子,在未来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以及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比“不等待者”更胜一筹。所以很多家长开始从孩子婴幼儿时期便着手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但是很多家长过于迫切,认为喜欢哭闹、总要抱抱、喜欢奶睡的婴幼儿就是缺乏“延迟满足”的培养。于是有了“孩子哭就不抱,孩子不哭才抱”的错误结论。目的是为了让婴儿知道:学会控制自己的哭闹情绪和欲望,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拥抱。但是这样真的好吗?绝不是!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3岁内的婴幼儿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哭闹、抱抱不过是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再加上对人物、事物的分辨和认知能力不足,遇到不明白和害怕的事物时,只会采用哭闹和求抱抱的方式,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保护和重视。

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子宫以外的声音、气味充满了恐惧,心理压力也非常之大,所以常常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自我缓解压力。此时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安抚和拥抱,尤其是母亲,因为宝宝对宝妈的气味和声音最熟悉。当他感到害怕和不适时,妈妈的母乳和拥抱就像一针镇定剂一样,让自己很快情绪稳定下来。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婴幼儿的生理需求要及时回应并满足,让宝宝感觉自己被重视。

三岁前的时光,是父母和宝宝建立安全感和互相信任的关键阶段,如果家长故意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去拖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宝宝可能会误以为爸爸妈妈不重视自己,比如:

01、口欲得不到满足:尤其是一岁内的宝宝,对世界的认知停留在口部,喜欢用舌头去探索事物,并且喜欢在自己犯困和需要安抚时,更是需要用吸吮来满足自己的口欲。这样宝宝才感觉自己是存在而且被大人所重视的。尤其是婴幼儿在夜里闹觉的时候,如果大人任凭宝宝哭闹假装听不见,宝宝的需求未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安抚,久而久之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可能会性格比较孤僻,甚至脾气暴躁。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02、喂养得不到满足:母乳不仅能给宝宝提供最营养、天然的食物,满足宝宝每日的营养所需,让宝宝健康的成长。在宝宝心情不好、身体不适、饿了、渴了,甚至在烦恼委屈的时候,也希望妈妈用母乳来安慰自己。因为宝宝总是喜欢躺在妈妈怀里,脸贴着妈妈身体的感觉,也是他和母亲建立相互信任和安全感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过早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误区及危害。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总在“温室”里成长,觉得抱着长大的婴儿不容易满足。所以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选择视而不见,等宝宝哭完了才去抱,目的就是为了让宝宝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但是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宝宝的未来性格形成和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危害。

01、正常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天生的,当宝宝感到害怕并迫切需要被保护时,如果爸爸妈妈此时选择拖延,可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发展。并且会削弱宝宝生存下去的动力,对宝宝未来的人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02、影响亲子信任感:如果父母长时间对婴幼儿进行“延迟满足”的方式对待,可能会失去在宝宝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久而久之,宝宝会渐渐对自己的父母失去信任,并把这种依赖转向给身边陪伴最多的人。比如80、90后的留守儿童,一年到头只看到在外打工的爸妈一两次,反而长时间是爷爷奶奶陪伴在身边,所以在心理安全感方面,反而更加信任爷爷奶奶多一些。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我家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我和老公也曾为孩子哭闹的时候抱还是不抱而纠结。甚至还怪罪于公婆平时抱孩子太多,所以夜里才喜欢闹觉。但是一段时间后,宝宝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控制,各种哭闹和脾气仍旧随时随地爆发,从我自身的带娃经历来看,“延迟满足”的能力培养并不适用于3岁内的婴幼儿。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写在最后:

每个懂得科学育儿的父母都是从新手慢慢磨练过来的,虽然我们总是听信各种育儿谣言来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们也正在这些误区中渐渐成长的。婴幼儿的世界只有食物、睡眠满足以及爸爸妈妈的安抚和拥抱,他们不知道昼夜变换意味着什么,所有一切的认知和能力都是经过爸爸妈妈的精心雕琢慢慢培养起来的。在前提都是在建立最基本的信任之下。

“延迟满足”好处多,却不适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爸妈莫要再狠心

关注@清淡的辣妈,一起讨论孕产、育儿、教育话题!

☞此文为原创,宝妈手打不易!欢迎个人留言、转发!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本人必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