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后浪变战狼

就怕后浪变战狼

图:George Bellows

作者:吴主任


我当然也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毕竟少年强则国强。

但少年要是很糟糕呢?

从历史的发展轨迹看,很显然并非一代比一代强。社会整体倒退的现象很常见。

B站这次《后浪》传播话题性是很足,时间点也卡在昨天,五四青年节前夜。文案气势如虹,官方暗中划出很多“金句”提供给中年人们分享。

这是一次鸡汤的胜利,是“金句”的胜利,也是在态度上站队的胜利。明明是赞美年轻人的内容,分享的中年人巨多,大概是表示我们不是那种瞧不起年轻人的中年人,年轻人万岁!

作为鸡汤界的一枚新人,我对b站这次无原则赞美年轻人的鸡汤文案持保留意见。具体的文案就不分析了,里面有十分牵强的部分,比如说青春不再忧伤和迷茫。怎么可能,正如年轻人滚烫的欲望,年轻也几乎是忧伤和迷茫的。

不是乐观或者悲观的问题,而是年轻人优势明显,缺点更可怕。我自己毕竟年轻过,年轻人有过的臭毛病我全都有过。我认为年轻是他妈的一切,只不过是因为青春啊有很多失败的机会,没什么可损失的,勇敢去试。与此同时,也希望年轻人慢慢来,不着急。青春大丈夫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一个国家当下的中流砥柱一定是中年人,这也是中年人们的责任。未来的希望全看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是什么素质。但这不意味着好像年轻人天生就能扛起这样的重任。年轻人有很多来自生理上的优势,精力充沛,欲望满满,都是一种最强大的推动力量。问题在于,他们这股强大的力量会朝着哪个方向推?

电信诈骗都是骗老年人,革命理想主义的目标对象是谁呢?对了,永远是热血的年轻人。所以,年轻人如果在一个令人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很容易就变成某种虚幻的主义的炮灰。那些怂恿后浪去当炮灰的邪恶的前浪们也是经常竖起大拇指赞美年轻人。

今天互联网上那些热衷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应该是年轻人居多,各种乱七八糟的饭圈举报成风。就个人行为而言他们只是下贱,但放到更大时代背景下他们也是可悲的炮灰。他们当然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永远理解不了,如果今天能通过举报让有关部门干掉自己不喜欢的内容,这意味着自己喜欢的也随时会被剥夺。

这些年轻人不是天生这样的。人是文化的产物,是环境的产物,是教育的产物。

我以前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建国前出生的还活着的那批老人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社会,就是生产交换,就是私有财产,就是市场经济。这一点,相比前苏联,是中国的幸运,待到前苏联解体时,有正常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苏联人几乎死绝了。

环境和教育很重要,就怕后浪变战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