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學區房的邏輯徹底變了

從今以後,學區房的邏輯徹底變了

對關心學區房的人來說,昨天又看到有一個重磅消息,北京西城區近日出臺新政,宣佈實行“多校劃片”入學。

根據新規,新購房者子女入學,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而一個學區房,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登記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簡單來說,以前買學區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實行多校劃片後,房子和學校不再是“一對一”的關係,而是“一對多”的關係,你的房子具體對口哪個學校,是隨機派位的。

而且,一套房子六年內原則上只允許登記一個學位,相當於限售六年,這大大降低了學區房的流通性和投資屬性。

而在此之前,海淀、東城、朝陽等教育強區也實行了多校劃片。北京是我國教育資源最強的城市,“多校劃片”在北京全面推行,信號意義明顯,這意味著“多校劃片”是鐵板釘釘的大趨勢,每一個關心學區房的人,都必須接受。

當然,這不是說學區房的價值就完全歸零了,以北京西城、廣州越秀為例,這些片區名校眾多,教育資源比較均衡,即使實行多校劃片,也不用擔心派到太差的學校,而那種名校較少、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片區,多校劃片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所以,學區房的概念並不會真正消失,只不過大家以後買學區房的思路徹底變了:以前只需要關心具體的學校,未來則要關心一個片區整體的教育水平以及成長性。

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分析片區呢?下面我以廣州為例來分析這個問題,我相信這個邏輯同樣適合其他大城市。

01.

買學位房就像炒股,最重要的是判斷趨勢。有些牛校就像垃圾股,曾經不可一世,現在星光黯淡。有些學校則是潛力股,過去不咋地,但越辦越牛。

那麼,該如何識別學區房中的垃圾股與潛力股?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回顧一下廣州學區房的兩次變遷史。

從1994年開始,廣東省教育廳開始把全省的中小學校分為三六九等。現在所謂的“省一級學校”“市一級學校”“縣一級學校”,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評的。

當時有媒體把這種做法形容為評“星級”。如果說省一級學校是五星級酒店,那麼市一級學校就是四星級酒店,區一級學校就是三星級酒店。連區一級都評不上的菜小,就好比是馬路邊的快捷酒店。

1994年7月6日,廣東省教育廳公佈了首批省一級學校名單。入選最多的城市,毫無疑問是省會廣州。廣州入選小學最多的,是傳統教育強區越秀,共有三所:文德路小學、舊部前小學、東山培正小學。

1995年,第二批省一級小學公佈,越秀區又有一所入選:朝天小學。

越秀區最早的4所省一級中,有3所集中在越秀西部。不難看出,在1990年代中期,越秀西是廣州乃至廣東的教育高地。如果說越秀區是廣東基礎教育的喜馬拉雅山,那麼越秀西則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珠穆朗瑪峰。

02.

但隨著廣州城市發展重心的東移,廣州基礎教育的高地也出現了位移——從越秀西移向越秀東。

東風東路小學直到1996年才評上省一級,比文德路小學、舊部前小學整整晚了兩年,這說明東風東一開始並不是最牛的。

鐵一小學和農林下路小學更是到2005年和2006年才分別評上省一級,比越秀西的傳統牛校晚了足足十年以上。

但比照一下學業成績,越秀東的小學明顯後來居上。

從2008-2017這十年間華羅庚金盃獲獎人數看,東風東小學以180人遙遙領先,鐵一小學118人,東山培正小學79人,農林下路小學75人。

再來看看越秀西的“老資格”:文德路小學112人,朝天小學68人,舊部前小學40人。

雖然從廣州全市範圍來看,越秀西的傳統強校依然很強,但毫無疑問,它已經被越秀東全面反超。

03.

如果說從越秀西移向越秀東是廣州基礎教育中心的第一次位移,那麼第二次位移則是從越秀到天河。

天河從前就是大農村,基礎教育非常薄弱。2000年以前,有且僅有緊挨著越秀的先烈東小學評上了省一級。

但隨著天河北和珠江新城的強勢崛起,天河基礎教育水漲船高。2001年體育東小學評上省一級,2003年華陽小學評上省一級,2006年華景小學評上省一級。

2006年以後,廣東省教育廳取消學校評“星級”,所以龍口西小學至今還是個“市一級”。2002年創辦的駿景小學好像連市一級小學都不是。但這並不影響兩所學校的口碑,由於二者對口的小區居住了大量優秀的新廣州人,生源質量好,硬是從普通小學變成了名校。

天河的小學起步雖晚,但進步神速,學業成績大有反超越秀之勢。依舊從2008-2017這十年間華羅庚金盃獲獎人數看:華陽小學122人,華景小學113人,龍口西小學113人,駿景小學88人,體育東路小學82人。

對比一下越秀的名校,天河充分詮釋了什麼叫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

如果算上位於天河的那些高校的附小,天河的成績更是觸目驚心。華師附小有多少人獲獎呢?401人!比越秀第一牛校東風東(180人)和天河第一牛校華陽(122人)的總和(302人)還要多出近100人。

一馬當先,一騎絕塵,一覽眾山小!

04.

明白了廣州學位房重心的兩次位移,我們或可預測學區房的第三次位移即將出現。

前兩次位移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經濟重心的位移。所以下一次位移也一定會遵循這個規律,經濟重心去到哪裡,教育重心就遷徙到哪裡,只不過後者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在此意義上,我們預測,黃埔、南沙這兩個產業較新、財力充沛的開發區,基礎教育會突飛猛進,大幅縮小和中心區的差距。

而在中心區,越秀除了東風東、培正等少數名校,其他名校會陸續被天河名校趕超。而在天河區,伴隨著珠江新城的強勢崛起、天河北的日漸沒落,體育東、天河一小遲早會超過華陽。

海珠區的話,以琶洲為核心的海珠東,也會很快超過海珠西的教育圈。

教育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無非兩條:師資、生源,具體來說就是老師的水平、家長的層次。

經濟發展好了,就有錢從全國各地招攬名師。比如深圳中小學這兩年就從清華北大招攬了一大批高材生:

從今以後,學區房的邏輯徹底變了

與此同時,深圳還從全國各地虹吸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很重視教育。學校有一流的老師、家庭有優秀的父母,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差嗎?

事實上,最近20年來,深圳基礎教育的確突飛猛進。從高考成績來看,無論是重本率還是一本率都已經非常接近廣州了,而國際教育更是超過了後者,每年被常春藤等名校錄取的人數都位居全國前列,和北京、上海、南京一個梯隊。

應該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倘若15年前,誰要說深圳基礎教育能這麼快趕上廣州,那簡直是痴人說夢。深圳基礎教育的巨大進步,再一次詮釋了“好師資+好生源”的重要性。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北京回龍觀,原本是個城郊睡城,但隨著程序員的聚集,生源越來越好,然後硬生生地把這個片區考成了學區房。

所以,我們判斷一所學校好不好,固然要看它的歷史業績,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未來趨勢。未來行不行,關鍵看兩條:老師的水平,家長的層次。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特別是教育,不要總是抱著老觀念去做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