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众安原CEO陈劲入职美年大健康系,探路中国凯撒模式?

独家丨众安原CEO陈劲入职美年大健康系,探路中国凯撒模式?

文丨秦桑

独家丨众安原CEO陈劲入职美年大健康系,探路中国凯撒模式?

一入江湖梦五年,再看风物故依然。


去岁新秋,众安在线一纸公告宣布,陈劲卸任公司总经理兼联席CEO。


今年初夏,《今日保》独家获悉,陈劲已经正式入职美年大健康母公司——天亿投资集团,出任执行总裁。众安在线2020年一季报信息显示,陈劲仍在众安董事序列。


必然之中有偶然,偶然之中有必然。如今健康险风生水起。美年大健康作为体检医疗机构,从未改变向上游保险业延伸的战略,此前更是屡屡宣称,探索中国的凯撒模式。陈劲的加盟,无疑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


风卷江湖,四山声作。

夜阑风雨,铁马冰河。


这一次“钢铁侠”陈劲,踏上了大健康的征途。


1 “钢铁侠”,踏上大健康征途


“钢铁侠”,是陈劲多年的绰号。


在陈劲曾经的办公室里,除了成叠躺在办公桌上的书籍,一个金红拼色的钢铁侠模型格外惹眼。在这里,陈劲带领众安走过了5年的路程。


在入职众安之前,陈劲曾在中信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基金等众多公司任职,有着20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


2014年6月,陈劲出任众安在线CEO。作为金融业资深人士,跨界加盟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在当时引起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领域的关注。


彼时,正值互联网金融勃兴,一批传统金融高管纷纷加入大潮。陈劲更是其中的代表。


“三马”联手的光环之下,众安保险自成立以来便备受瞩目。在陈劲任职众安CEO期间,见证了这家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重要成长过程,同时也创造了其在互联网保险公司中独树一帜的业绩。


从2014年众安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的8亿保费,到2018年的113亿,众安在阶层固化的财险业走出了一条互联网保险之路,打破行业格局,成为近年来唯一保费规模达到百亿元的新生代财险公司。


且在2017年登陆港交所,成为保险科技第一股。上市初期,众安保险股价一度近百港元,总市值逾1100亿港元。


但作为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的众安保险,成立以来一直备受业界和市场关注:科技、保险两个领域迥异的天然属性,如何融合?


对于众安而言,或许是2017年上市后的连续两年亏损,但这一切在2019年后改善,保费规模之外还迎来了利润的上升。


2020年一季度,众安保费增速33%,跻身行业第十一大财险公司。利润方面,2019年实现盈利后,2020年,一季度实现3.3亿元盈利。而之前跌跌不休的股价,也一度实现了50%的反弹。


2019年7月,达成百亿保费规模后的陈劲,或许已经完成了他在众安的阶段性任务,卸任公司总经理兼联席CEO,仍保留董事席位。


众安保险表示,陈劲的工作重心及职责会逐步从众安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公司战略,未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与金融科技产业相结合的前沿领域,更好推动众安以及金融科技生态的发展。


这一次,“钢铁侠”转战大健康平台。


2 天亿集团,是谁?


提及天亿投资集团,或许无甚名气,但这家公司有一家极为有名的子公司——美年大健康。


根据其官网介绍,天亿投资集团成立于1998年,定位为中国领先的以医疗健康事业为核心的产业及投资集团。


创始人俞熔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早年投身房地产,后成立天亿投资集团,开始布局医疗健康和体检行业,方才有了美年大健康,并将之定位为天亿核心产业平台。


观察美年大健康的做大路径,除了较早的市场先发优势外,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与三起并购和一部借壳上市是之做大的路径之一,跻身行业龙头型企业。


美年健康创立于2006年,2011年与大健康集团合并为“美年大健康”,并于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登陆A股巿场。上市同年,美年大健康合并收购另一行业巨头“慈铭体检”,2016年又收购国际品牌“美兆体检”。


随后几年,大健康产业成为全国性热潮,美年大健康先后引来阿里巴巴、上海国资平台的战略入股,市值一度超过700亿。


先后的历次并购,令之基本实现了中国大陆市场(除港澳台地区)全覆盖的机构布局:在294个核心城市布局703家体检中心,年服务规模超2000万人次。


健康产业布局之外,天亿集团尚有诸多健康产业相关联的资本布局。如旗下还拥有中卫、中孵等多支产业基金,专注投资于医疗健康领域。根据其官网介绍:2004年以来,这些产业基金已经成功投资20余家IPO上市企业,布局生态圈企业总市值已突破800亿元。


3 大猜想,互联网时代的凯撒梦?


从诸多光环下的众安,转身加盟天亿集团,为何?


“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做好一个企业还是不够的,我希望让这个生态、行业能有更好的发展。”陈劲曾如是表示。


庚子年初夏,52岁的陈劲与深度布局健康产业的天亿、美年大健康将产生何种的化学反应?带着过往的经验,带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又将缔造一个怎样的大生态?


走过14个年头的美年大健康、22个年头的天亿集团,有着700多家体检中心,年服务2000万人次的数据,及“中国最大的专业体检和医疗服务集团上市公司、全球最具规模的预防医学平台和健康需求入口”的定位,这一平台显然不满足于体检,当有着更大的布局。


早在2015年10月,美年大健康披露与唯品会、盛大网络等公司发起申办了“中国第一家基于精准数据的互联网健康保险公司”。


2016年,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也曾公开表示,将参考美国凯撒医疗集团模式,进入保险行业。“未来我们的想法还是做闭环,已申请了保险公司(牌照)。”


虽然,牌照至今没有落定,但是美年大健康作为体检医疗机构,从未改变向上游保险业延伸的战略。


俞熔认为,医疗服务离不开保险业,早晚保险这个行业会慢慢渗透到医疗服务里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想法还是做闭环,联合一堆伙伴来提供服务,最后有保险,可能不光是一家保险公司,大家来提供支付的保障,这就是凯撒的模式。”


这一观点与陈劲以往的阐述,异曲同工。


陈劲曾经表示,“保险公司不仅要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也要通过不断地连接,打通健康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从疾病预防、跟踪干预、健康改善、健康管理、到医疗保障服务的闭环式解决方案。”


进军保险业的路径,俞熔也已有规划。他表示,未来美年大健康保险模式可能很轻,有点类似于互联网保险的模式。而挖角最具有互联网保险经验的陈劲,无疑是个最优的选择。


保险市场板块分类繁多,而美年大健康瞄准的由始自终,都是最热的健康险。


近年来,健康险一直是保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众安的健康险板块保费曾经实现飞速增长,从2015年的1338万元到2018年的23.65亿元,翻了近182倍。


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原保费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12.17%,而健康险原保费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29.7%。


2020年初,疫情下的保险业前两个月保费收入11768亿元,同比仅微增1.1%,而健康险保费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22.1%。


去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可见未来5年健康险复合增速将达到20%左右。


现有的市场环境无疑加快了美年大健康向健康险领域延伸的速度。


回首众安在线的七年岁月,最为市场熟知的创新当是百万医疗的推广,且令之成为行业的爆款,亦是互联网保险真正意义上的爆款,或许也是唯一。


彼时,众安已尝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开发与用户需求更匹配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通过连接,让产品服务能够增强增厚,以此来推动商业医疗险与医疗、医药版块的联动。


此次入职健康产业平台,陈劲如何带领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健康领域后起而上?


后记:风口之外


万亿大健康市场,机会纷纭,静待起飞。


健康险领域,摆在陈劲面前的,除了风口,还有未来的三大难题:


现在疫情增强了大众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对健康的风险保障意识。健康险,成为疫情期间更是少数实现逆势增长的险种,也被业内给予行业“反弹”的厚望,由此也引来资本相继布局。


如何在已成“红海”的健康险领域,奋力搏杀,异军崛起?


如下难题,必将成为拦路虎。


其一,如何加强服务?


公众对健康险的需求不仅停留在保障医疗费用上,更深层的需求是通过健康服务提升健康水平。《“7595”健康风险与保障绿皮书》显示,“服务”超过“产品”成为1975年―1995年出生的人群选择健康险时最关注的因素。所以美年大健康需要将保障前置,在健康服务上的竞争可能改变行业格局。


其二,如何提升科技水平?


疫情期间保险线下活动都受到影响,技术加快行业格局重塑。健康险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结合,可以有效挖掘保险的潜在场景,增强保险的社会功能。


其三,如何攻克下沉市场?


疫情期间,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保险意识被唤醒。有报告显示,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订单量增长幅度超过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本身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可以从下沉市场破局,或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赢得新发展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