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第一顆AI芯片亮相,張建鋒稱平頭哥的萬里長征第一步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我手裡的這款芯片真的很大,性能非常好,” 9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CTO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2019杭州雲棲大會上發佈AI芯片——含光800。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用了自己的硬件架構,集成了阿里算法到芯片裡面去,也是互聯網公司研發的第一款大的芯片。

過去半年,平頭哥先後發佈玄鐵910、無劍SoC平臺,隨著含光800的發佈,平頭哥端雲一體產品系列初步成型。

張建鋒稱,我們用硬件的能力、互聯網公司的速度,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設計、驗證一直到流片。“在全球芯片領域,阿里巴巴是一個新人,玄鐵和含光800是平頭哥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十年前,阿里開始第一次構建完全自主可控的雲——飛天系統,在雲棲大會第一次的主題也定為“飛天”。兩年前,阿里成立了達摩院為了進一步探索未來的科技,建立了四大實驗室、機器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自動駕駛。而後在一年時間之內阿里組建了量子實驗室。

爆發前夕

當今正處於數據大爆炸的時代,數字經濟已成為非常重要的話題,數據就相當於工業社會的石油,算力就相當於工業社會的發動機,這兩者有效結合才是真正能夠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

而最終數字經濟會達到怎樣的規模,據張建鋒據估計,在若干年後,數據或將會達到175ZB規模,現在是很難想象這個規模到底有多大,“阿里的經濟體數據在3000PB左右,這與未來數據規模相比還是非常小的。”

阿里第一顆AI芯片亮相,張建鋒稱平頭哥的萬里長征第一步

“我並不認為今天真正到了一個完全數據化、數字化時代,我們將要去未來還有非常長的路走。”張建鋒說,現在數據的增長率、規模,包括我們來支撐數據的處理能力,都是處於爆發的前夕。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新增長量中67.9%是由數字經濟驅動,這相當於每增加一塊錢的新產值,數字經濟大概會有0.67元。

張建鋒回憶,此前的經濟驅動三要素是土地、資本、勞動力,到現在為止,經濟越來越依賴於技術、組織、機制的創新、新要素增長。“增長的主要特點就是靠創新、靠提升效率,而不是靠簡單資源的疊加。這裡面最大的變量就是數據,就是怎麼樣去實現智能化。”

“從潮鞋風潮到潮鞋櫃,這都是新的需求。”張建鋒稱,數字經濟發展不僅要有新的需求,還要需求表達的通道,通過互聯網平臺,使生產製造環節能夠理解到這些新的需求。然後再通過生產環節的數字化、個性化產品,這被稱之為C2B。

“雲+大數據”需要頂層設計

從去年開始,阿里雲升級成阿里雲智能。張建鋒在會上還總結了構成數字經濟的四項核心技術:IT系統雲化、海量的數據、智聯網、移動化。他還以阿里的業務為例講述這四項能力的變化。

目前阿里雲計算業務已堅持走過十年,使得現在IT設施雲化。“原來都是單個服務器,我們叫做信息化、自動化,到今天我們第一次進入雲的時代。”張建鋒說。

對於企業上雲的過程,張建鋒稱,有了大數據和雲之後,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則是它需要頂層設計,“今天雲做得好不好,關鍵看有沒有頂層的統一設計,雲就是打基礎。”“

在大數據方面,其與雲關係很微妙。張建鋒認為,雲+大數據才是構建很多行業的基礎。在數字政府方面,記者瞭解到,浙江省是阿里推動數字化經濟一個較好的典範,目前浙江省歸集了172億條數據,42個廳局的系統已經上雲。張建鋒說,“原來政府辦事情需要各種證明,如A部門需要B部門的證明,A部門和B部門數據都在自己系統裡,但有了雲和數據的打通, A部門要的數據可以直接問B部門要,不需要用戶從A部門打印出來都交給B部門去錄入。根據浙江省政府披露的消息,一個月有900多萬次數據的調用,意味著不用900多萬份證明了。”

在杭州200多家醫院也實現了“先看病後付費”。張建鋒說,“從浙江的實踐來看,1萬多筆醫院的就醫費用裡只有2筆沒有在規定時間內付錢。從原來信息化社會變成數字化社會,最終變成一個信用化社會,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談到AIOT,張建鋒稱,怎樣把原來離散的設備變成在線的智能設備,這就需要AIoT,需要把原來像停車位、窨井蓋、路燈、滴灌系統、生產設備全部在線化。數字化技術應用之後,很好提升了監管執法水平,也很好提高了服務水平。“杭州大概有幾十萬個車位都智能化。智能化之後車開到哪裡,你知道哪裡有空的停車位。更進一步講,可以把監管柔性化。今天你在路邊違停,第一次、第二次不處罰,會馬上給你發一個短消息,車停在不是停車位上。第二步會告訴你,建議附近哪還有空餘車位。”

談到移動化,阿里從釘釘為代表的移動協同和移動辦公舉例,張建鋒表示,移動已經深刻影響了消費領域,但今天移動化正在進入企業的組織。釘釘現在有一千萬家組織,而淘寶大概超過一千萬賣家,這相當於阿里淘寶幫一千萬個品牌實現了電子化,釘釘平臺幫一千萬個企業實現了組織的在線化和移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