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作者:常青,人文醫學博士,維克森林大學訪問學者


2018年8月,我到了美國的維克森林大學做訪問學者,直到今年8月才結束。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在上小學,另一個才兩歲,他們都跟我到了美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他們能更好地學英語,我和丈夫都對自己學習多年的“啞巴英語”(懂英語,但是有口說不出)深感慚愧。他們漸漸突破了語言的障礙,還有很多其他的收穫。


▌自由是把雙刃劍


入學之前,第一次去小學參觀,我和兒子看見學校操場上一個披肩長髮的男生。兒子跟我耳語:“媽媽快看,那是男生還是女生?”很快,我們就確定了那是男生。當時兒子對理髮還很抗拒,我跟他說:“你可以留和他一樣的長髮。”他卻回絕了我,說那個髮型頭髮太長,別人會以為他是女孩子。


在網絡上,有很多文章都在描寫美國教育環境的自由,這也確實是他們的日常,比如上課可以隨時舉手發言、可以吃東西、可以染各種顏色的頭髮……這種自由非常吸引我,因為我似乎從來都不曾擁有過,曾有一度,我也認為這一切都美好到毋庸置疑。直到我見到了鄰居家的孩子。


鄰居家的孩子和我兒子在同一所小學,每天坐同一趟校車去學校。有一次我去學校當監考志願者,發現這個孩子需要在單獨一個老師陪伴下才能完成考試,否則就會搗亂。雖然我們是鄰居,但我從沒見過他的父母陪他在戶外活動過,他總是無所事事,偶爾騎著一輛兒童摩托車在樓下飛飆,每次見到他哥哥也都是在樓下拿著手機玩兒。


問題就出在這裡,學校自由的教育環境並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因為這種教育體制不能更好地向家長傳遞如何自律的信息。兒子班裡有一個同學常年帶著手機上學,還玩一些暴力遊戲,偶爾還會說髒話。但是老師並不管這些,因為在美國,如果法律沒有特別規定老師必須就某些情況進行管理,老師一般都會尊重孩子和家長的做法,當然後果也需要他們自己承擔。


在我看來,美國的教育法會設一些底線,例如不能暴力對待孩子、不能在12歲之前將孩子單獨留在家裡。除了這些,其他都是個人的自由。而學校裡那些表現得很自律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自由的教育體制對家庭教養的要求反而更高——讓孩子學會在規矩和自由之間保持平衡。


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造就了一些自覺性很高,各方面都很自律和優秀的人,但這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自由且資源豐富的學校教育環境,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家庭教養環境。然而,這種自由也成為一些家長放棄管教的正當理由,一些孩子既沒有學會規則,也無法真正享受自由。高中時期的孩子受此影響更大,他們必須面對青春期、性關係、吸毒和霸凌等問題,主動或被動,如果不夠自律,整個人生將從這一階段就開始陷入困境。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 作者的孩子所在學校的圖書館,正在開會舉辦活動。 © 常青


▌僕人領導者


“僕人領導者”是由格林裡夫(Robert K. Greenleaf)在他的專著“Servant Leader”中最先提出的,他認為僕人領導者應該以僕人的身份自居,服務他人是工作的第一要務。


判斷這種領導力的關鍵在於:被服務的人,是否有尊嚴地成長。


第一次讀到“僕人領導者”理念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兒子的小學校長。有一次我去學校,她在辦公室門口就認出我來,知道我是誰的家長。據我觀察,她幾乎知道這所學校所有孩子的名字。


她給我的衝擊還不止於此,作為校長,她會在清晨舉著牌子引導車隊或者告訴大家下午會早放學;會在節日期間穿厚重的卡通服和孩子們互動;疫情期間還一個人上班給孩子們分發在線學習用品;與此同時,她也會在公眾媒體上解說學校的方針政策;參加各種教育會議,傳達各種會議精神……在她那裡,“僕人領導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謙卑是“僕人領導者”最為重要的核心詞。在美國,我的大學導師會對全班同學說:“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兒子的老師也會經常對他們說,哦,對不起。謙卑的好處在於能經常性掏空自己,隨時隨地從他人那裡學習,同時還能兼顧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控制自己不正確的想法和不恰當的情緒。這不禁讓我想到,教育培養的人的價值是什麼?是強大自己、掌控他人,還是各有所長、取長補短服務他人?任何一種職業的目的都是為了服務他人,“僕人領導者”最終的導向是服務他人,其中也帶有管理的智慧,但一定不是掌控或者操控他人。


▌社會責任感


來到美國,如果沒有疫情,社會活動多到參加不過來。學校也是如此,每年都會開放各種各樣的免費活動給學生和家長。出於好奇,我們一直都很喜歡參與。一方面是免費,另一方面也給自己提供一個體驗美國文化的機會。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 臨近聖誕節周的學校活動安排。 © 常青


我發現,這些活動其實是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的主要方式,進而建立社區和維護社區穩定。在教育方面,就體現在他們更看重人際關係和團隊精神的建立,而不是聚焦在成績是否優異的比較上。在學校發來的郵件中,我常常讀到“家庭”(family)一詞,學校將孩子和家長視為學校的“家庭”成員,希望每個人都有參與和表達自己的機會。他們有PTA(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類似於家委會,學校經常會與家長開一些會議,商討學生教育和學校發展問題,而家長們也都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PTA是需要註冊的社會組織,捐款進去可能會有一些退稅,除此之外,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實質性的好處。PTA成員在活動中不僅要出錢,還要作為志願者出力,考試、秋遊、春遊、戶外運動會、電影之夜等等活動裡,都會有很多志願者的身影,而這進一步發展了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閱讀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因為喜歡讀書,所以我一到當地就關注那裡的圖書館。我所在的Forsyth縣圖書館眾多,一般開車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去到最近的圖書館,而且藏書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從搖籃做起”。在圖書館,不僅可以看到媽媽給嬰兒讀書的畫面,還會看到帶著氧氣插管或者拄著柺杖的老者,還會看到需要他人照護的精神障礙患者。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 福賽斯縣(Forsyth County)的公共圖書館。 © Google Streetview


不僅如此,圖書館還備有多種服務,除去週日上午很多人要去教會禮拜之外,每天上午都有給低齡兒童講故事或者韻律訓練的活動。還有臨時會議室、兒童樂高活動、免費觀影,以及各種語言或者職業等各類培訓服務等等;另外到了暑假一般會有暑期閱讀活動,到了寒假節日比較多,會根據各種節日舉辦如手工活動、募捐活動、烹飪活動、小型音樂會演出活動等。


在疫情期間,我發現線上服務也很豐富多彩,如預約取書服務、免費電腦指導服務,以及各種線上培訓服務等等。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去的圖書館沒有想要的書,只要可以找到這本書的資料,就可以進行預約,然後圖書館會從其他縣、州配送回來借,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借還網絡系統。而且,這一切服務都是免費的,只需要辦理一張小小的借閱卡就可以實現。


除了有豐富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兒子的小學也有圖書館,佔地面積大約一個籃球場大小,學校還有相應的專業老師定期給學生講故事。一年兩度的圖書節(Book Fair)是重大的節日,孩子們可以購買各種免稅書籍和學習用品,其中利潤的一部分會捐給學校作為經費。有時候兒子回到家,書包裡就會拿出一兩本老師送的書,甚至還給孩子弟弟送過書。平時他們一般都會有日常讀書計劃,要求親子共讀,大概一天二十分鐘左右。寒暑假會制定假期讀書計劃,會發一份假期讀書名單,也會有一些有趣的讀書活動,班級之間也會有一些關於閱讀的趣味競爭。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 學校2020年暑假讀書活動海報。 © 常青


老師們非常強調閱讀的同時,對閱讀的材料也有一定的建議,如老師就強烈建議我們家孩子在有了一定閱讀基礎之後,讀一些非虛構作品。有一段時間,我家孩子的閱讀家庭作業是圍繞種族歧視的,問孩子對種族歧視怎麼看?有沒有遇到過同樣的情況?遇到了怎麼應對等等。又比如學習了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會問孩子這艘船沉沒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船長會怎麼樣?另外還包括:兒童該不該玩電子遊戲?如果給你一筆錢,你要怎麼花?等等都要進行討論。提問題的關鍵在於回答,而不在於是否正確。有一次我家孩子回答如果他變成億萬富翁,他的選擇是和國王吃頓飯,因為那一定很酷。這種回答在老師看來完全沒有問題。


閱讀是一切的基本,但是會提一個好問題才是閱讀的昇華。兒子不愛多說話,老師有一次問我,他一個問題都沒有提,是因為全部聽懂了嗎?答案當然不是,只是他已經養成了不願意質疑的思維習慣。儘管之後他仍然不愛多提問,但已經開始具備質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提的問題經常讓我們目不暇接,無法應對。例如他最近給我提的問題包括:為什麼人性本善,卻要做壞事?宇宙有多大?為什麼我不可以多看電子產品?你是大人,難道我就需要聽你的嗎?你以為你就全對嗎?……


▌語言的奇妙作用


在日常中,如果我想要拿一個東西,它就在我愛人旁邊,我會直接說:“哎,幫我拿這個工具過來。”但是換成英語就是“could you help me to take that? (你能幫我拿一下那個嗎?)”


這裡有一種微妙的語言差異,中文裡往往是祈使句,而英文裡則往往使用商量口氣的疑問句與人交流,甚至已經決定的事情,仍然會使用疑問句得到想要的回答。這讓我經常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身上的問題,我常常會說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好像作為父母就無所不知,可以居高臨下發布命令,從來不問一下孩子是否願意,以及他們能否說不。


我的小兒子在兩歲時去當地的幼兒園上學,有一天我送他,照例把他綁在安全座椅上,綁完他看著我說:“Appreciate(謝謝)。”當時我就驚到了,因為我們感謝別人只說Thank you,很少說Appreciate。這個詞顯然不是來源於我們的日常英語對話,而是學校。


在和美國的一些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往往會被他們自信、禮貌、不卑不亢的平等對話形象所折服。有一次,我們在公園玩,一個小女孩也想跟我們玩,就問我叫什麼名字。我告訴她我叫什麼之後,又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兒,她還不忘誇我名字好聽和說謝謝。“請”、“對不起”和“謝謝”這樣的詞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而在我熟悉的語言體系中,這種語言被認為過於客氣而沒有必要。而實際上語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


自從生完孩子之後,我就發現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學生。在去美國之前,我比較崇尚自由與愛的教育,但其實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享受自由並沒有清晰的認識。那時候的問題是: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在美國兩年期間,我常常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問題,現在的問題則變為: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回到國內,我的大兒子將面臨很大的學習方面的挑戰,在回國之前,我們就開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可以順利地融入國內的學習生活。在開學前一天,我仍不放心,打開電腦,給他寫了來自父母的第一封“人生勸告書”,裡面有一些關於學習和生活的規則,也有一些是希望他能保護自己、能更自由地做選擇。


最近開學了,我們每天都奮戰在寫作業上面,有時候孩子也會跟我抱怨甚至生氣。在保證他睡眠時間和我們親子關係基礎上,我會幫助他儘可能多得完成作業。寫不下去的時候我經常會說,“life is not easy(生活不易)”,希望與他共情。他打起精神又開始寫的時候,我又說,“life is not easy, but not always(生活不易,但也不總是很糟)”。


有一天兒子寫英語作業,是寫關於媽媽的內容,其中有一項是個性,我說你可以寫我難搞(tough)或者邪惡(evil),他笑著搖搖頭說:“才不是,you are my nice mommy。”



*寫給孩子的勸告書《Yes and No》(可做的事和不可做的事)


Yes and No
Yes

  1. Helping people when you are available, because there is an open secret that in fact every job is to serve others, not to lead others.
  2. Please, Thank You and Sorry are amazing and awesome words, using them always, you can say them in English if sometimes you feel difficult to speak in Chinese.

3.Respecting the differences in others, do not judge people. Smile respectfully if you don’t agree with others.

4.Be patient, focus on what you should do. Waiting is a life lesson. Train yourself at every opportunity.

5.Crying is allowed as a man. Crying doesn’t mean you are weak and a loser. The true loser is the one who has no hope for his/her future.

6.Be honest, but choose your words wisely when you open your month. Words can encourage people, and it can also destroy people.

7.Making one or two best friends, even that is not easy, but keep trying.

8.Be serious about your homework. Guard your good habits and manage your time effectively.

9.You could ask your teacher and me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or questions. I always have free time for you.

10.Be humble, that is the source of confidence. If 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is humble, think of an empty container and be ready to fill something in it.

11.There are both good and bad in the world. But be careful when all people around you say it’s good or bad. Prove it by yourself. Keep DEPENDENCE in thinking.

12.You don’t need a reason to do anything, but you need to explain it clearly when people ask you why. 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bout it over again when you cannot explain it CLEARLY.

13.Keep being curious and keep trying new things, no matter you believe it or not, it is the source of sense of safety.

14.Keep a sense of humor.

15.Keep exercise.


No

  1. No laughing at anybody. No one deserves to be ridiculed by others.
  2. No quarreling when others laugh at you, because no language is perfect, but it’s a good time to listen. People often say the opposite.
  3. No shifting blame on anybody.
  4. No game, no PC, no iPad, limited time on listening to book and story,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during the weekdays.
  5. No comic book. no game book.
  6. Don't compare your strengths with others' weaknesses,it doesn’t prove you are better than they, it means nothing. Of course, if others do that to you, it means nothing either.
  7. No fighting unless when necessary. Protecting yourself is your first responsibility. That’s one of the reason that you need to do some excise everyday, because I hope my son is the winner. and of course you can flee away when you think you are not the winner. Be smart.
  8. Do not roam out of our sight, let us know your whereabouts when we are outside.
  9. Last but not least, we are not perfect parents, but you are our perfect kid. we are so proud of you and will love you forever.


可做的事和不可做的事
可做的事

  1. 幫助他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公開的秘密是任何一種工作都是為了服務他人,而不是領導他人。
  2. 請、謝謝和對不起是非常有用的語言,要經常使用,如果說不出來,可以說英文。
  3. 尊重他人的不同,不要論斷人。不同意他人觀點的時候保持尊重地微笑。
  4. 耐心專注於你該做的事情。等待是一生的功課,利用每個機會訓練自己。
  5. 男人可以哭。哭不代表你脆弱,也不代表你是一個失敗者。真正的失敗者是對生活失去盼望。
  6. 保持誠實,但是要注意你說的每句話。說話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掉人。
  7. 交一兩個好朋友,雖然有點難,但是要不斷去嘗試。
  8. 認真對待你的家庭作業。好習慣要堅持,時間要管理。
  9. 你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問老師和我,我的時間隨時為你準備。
  10. 保持謙卑,這是自信的來源。如果不懂什麼是謙卑,那就想像一下自己的腦袋空空如也,隨時準備裝東西進去。
  11. 世界上總是有好有壞,但是當所有人都說好或者壞的時候要小心,保持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12. 你不需要對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說明理由。但是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這樣做,你需要給一個清楚的回答,如果不能,那你就要重新想一想了。
  13. 保持好奇心,嘗試新事物,不論你相信與否,這是安全感的來源。
  14. 保持幽默。
  15. 堅持鍛鍊。


不可做的事情

  1. 不可嘲笑他人。人本身不是用來被嘲笑的。
  2. 當別人嘲笑你的時候,不需要爭辯,而是可以把這當作一個很好了解他人內心的機會,要知道人們往往說反話。
  3. 不可推卸責任。
  4. 工作日沒有遊戲、沒有電腦、沒有iPad,可以適度聽故事,中英文兼可。
  5. 不可讀漫畫書和遊戲書。
  6. 不要用你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比,那並不代表你比別人強,甚至什麼也說明不了,當然,別人那樣對你,也什麼也說明不了。
  7. 不要打架,除非有必要。保護自己是第一要務。這也是為什麼你需要鍛鍊的原因之一,我希望你在打架中可以贏,如果不能贏就要跑。這是聰明的表現。
  8. 在戶外活動必須在我們視野範圍內,如果去任何地方,你需要告訴我們。
  9. 最後,我們不是完美父母,但是你是我們完美的兒子,我們以你為驕傲,也永遠愛你。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