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又说我坏话",那些情绪敏感的孩子,真的只是脾气太怪吗?

文/爸妈快来看

"哼,又在说我坏话",这句话是前些天小外甥女说的话,表姐的女儿小晗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小丫头,平时只要一听有人提到她的名字,第一反应就是敏感的"又说我坏话了",这个时候嘟着嘴、红着脸的小模样,仿佛要跟提她名字的那个人势不两立,有时候跟家人生气时还经常乱砸东西,本来大人是没说什么的,这一下子就有很多负面话涌出。

每当小晗情绪敏感乱发脾气的时候,表姐总是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怪像,我们什么都没说",但是在孩子看来"他们就是说了,并且说的坏话还都不少",在更加确定父母对自己说坏话的时候,双方之间肯定都是恶语相向,乃至最后的亲子关系非常不好。

实际上,像表姐家小晗这样心理脆弱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也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并且总是习惯性地扭曲别人的意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玩笑话都会难以释怀,并自我感觉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这就是大家嘴里常常说到的玻璃心孩子,玻璃心严重的孩子常常让家长们束手无策,就连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变得小心翼翼。

那么,遇到家有情绪太敏感的孩子家长们该如何平衡好教育问题呢?

很多人看到太娇气的孩子,都是"这么脆弱以后怎么适应社会,狠狠地打一顿就好了",可是把孩子狠狠打一顿的所谓听话真的是教育成功吗?作为一个二胎家长,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棒打教育并不成功,也并不会打出孝子",在孩子情绪敏感的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孩子为什么敏感,总是把一件事情负面化?

在敏感、负面化情绪的背后,有的时候我们还真是冤枉他们了,那些往往情绪敏感、动不动就乱发脾气的孩子,实际上是对自我评价感觉非常低的性格内向,也是从小缺爱或受到家人不公待遇的典型表现,当孩子对自我能力感到不自信的时候,他们对外界的声音就会格外关注,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的他们,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会格外敏感。

而那些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使人产生一些"别人是否说自己坏话"的想法,想的越多、就会单方面地把所有事情负面化,可以说那些拥有自我低评价的孩子他们是非常痛苦的,在不受待见的背后总是以敌意的方式去看待别人,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成功引起对方的注意,但是却产生了恶性的敌意循环,除了父母以外,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忍受这种怪胎行为。

所以,家有情绪敏感总是把一件事负面化的孩子一定及早纠正,让孩子有个良好的社交能力才是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财富源,而良好的社交是一定要建立在自我的高评价上,只有自我高评价的孩子,他们才会自信地主动和别人沟通交流,并收获属于自己的交友圈。

那么,该如何帮孩子找到良好的自我高评价呢?

1、告诉孩子:根据你自己的想法走

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之后他们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还会大方地拿去和父母分享,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想法不要急着否决,更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引导他们放弃操作,因为孩子对某件事情炽热感非常强烈的时候,他们是听不进任何劝导话,而父母所形成的劝导在孩子看来却是不信任的否决态度。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告诉孩子根据你自己的想法走,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也更积极向上一些,比如孩子在某公园看到有小朋友玩踏桥闯关的游戏,父母担心孩子会落水淋湿衣服而劝导孩子"不要玩了",这种劝导对孩子来说就是父母不自信。

孩子既然敢尝试、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落水的准备,公园敢搭设踏桥闯关游戏说明池水非常浅,更何况孩子的身后还有父母把关,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走,即便是闯关失败落水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险游戏,因为孩子已经克服了内心害怕恐惧的阴霾,未来再遇到此等困难的时候会更熟练、而距离成功更优秀的步伐也越来越近了。

2、及时引导孩子的失败态度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当孩子摔跤、做出某些尴尬的事情时可能会惹得路人哄堂大笑,这样一笑本没有恶意、可能是一种可爱的随心举,就像是小萌娃穿着熊仔衣服摔了一跤,给人展现现场"熊猫栽"的搞笑画面,而路人下意识的反应则是忍不住的可爱一笑,但天真烂漫的孩子却容易会错意,他们会把路人的一笑误解成嘲笑的恶意行为,这样的负面理解自然是错误的自我否决态度。

所以,当孩子偶遇路人的突然一笑时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的失败态度,比如孩子在玩踏桥闯关的游戏时不小心落了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安慰告诉孩子"你瞧,你的精彩落水表演把小朋友成功逗笑了,其他小朋友都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你是不是很棒呀!"

在安抚好孩子的失败情绪之后,我们还要明确告诉孩子,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比如你玩踏桥闯关落水的时候,有人看到你落水的精彩表演,有人看到你健强的稳重步伐,还有人看到你身上积极向上的勇敢力量……让孩子学会多方面分析思考,才能正确去认知自己、避免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也决断自己。

3、让孩子明白缺点是成功的兄弟

为了避免孩子养成自我优秀的自大性格,家长还务必要让孩子明白缺点是成功的兄弟,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努力奔向成功这个兄弟,所谓的缺点是成功的兄弟也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如何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这就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接受自身的缺点了。

比如,孩子不愿意穿鞋的各种撒泼闹腾让父母忍不住狠揍了一顿,当冷静后查找原因发现孩子不肯穿鞋是因为鞋里有小石子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承认自己冤枉孩子的暴脾气缺点,并刻意让孩子明白缺点并不是坏事的价值观,告诉孩子"的亏有了这次缺点提醒,这样爸爸(妈妈)就有了警惕性,可以很好地改掉自己的暴脾气避免以后再冤枉宝贝"!

当孩子意识到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的时候,他们就会以充满正能量的态度去看待缺点,尤其是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被爱的价值时,他们的正能量才能够强有力地战胜负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