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你是否聽說過邵氏電影公司?可能很多人會說:no。

那你是否在"逸夫教學樓"中聽課抑或是自習?你是否在看電影時在片頭看見以下這個標誌?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如果有,就請和我一起,走進今天故事的主角:邵氏電影

百科:邵氏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總計已製作超過一千部電影,這個數字至今仍冠絕華語影壇。

含金湯匙出身名門,為夢想肯吃苦險喪生終獲成功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浙江寧波,沒錯,就是日後捐贈數座“逸夫教學樓”的逸夫。

父親經商,家有四子二女,邵逸夫排行老六,後來被尊稱為“六爺”

1914年,邵逸夫7歲,和大哥一起出門,半路遇見一位算命先生,拉住大哥說到:“邵老闆,我可要恭喜您,您這位六弟將來必成大器,富甲一方。”

家中對這位六弟寄予厚望,而邵逸夫也不負眾望,成績極好,而且對電影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

1925年,大哥邵醉翁緊跟時代潮流,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這也成為了邵氏的前身。大哥發掘了六弟對電影的興趣,便讓逸夫進公司實習。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1926年,從底層做起的邵逸夫幹遍了所有髒活累活,卻從未在哥哥面前叫過一聲苦,醉翁見其如此努力,便推出《珍珠塔》,讓六弟做執行導演,影片反響很好。

與此同時,同處於上海的幾家電影公司看不得“天一”一家獨大,便開始合力圍剿,兄弟二人只能暫時隱其鋒芒,奔赴新加坡開展新的業務。

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於新加坡成立,但隨著西方電影開始由“無聲”進入到“有聲”時代(在“卓別林”一文中有所介紹),電影行業也迎來了有史以來的巨大變革。

1931年,不甘落後的邵逸夫決定遠赴美國學習技術,途中遇險船觸礁漂浮一夜被救回一條生命。

在美國,邵逸夫見識到了好萊塢的宏大片場,各種高端先進儀器更是使他眼花繚亂,他帶回了前沿的技術,

邵氏兄弟一躍成為南洋大亨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時代潮流席捲而來,幾經周折邵氏終翻身

也是1931年,東北“九·一八”事變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使得中國各地區不斷淪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也相繼落入魔爪。

那個時期的邵逸夫是可憐的,被誣陷吃牢飯,與一同打拼的大哥失聯幾年;但他亦是堅強的,不管經歷什麼世事變化,他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捲土重來的勇氣。

1945年,日本投降宣告二戰結束,邵逸夫的事業重啟也即將來臨。

在新加坡回港之前,邵逸夫打定了主意,認為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扛起“國產片”的大旗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那時,經歷了幾番轉折的邵氏電影公司已人員零散,邵逸夫明白,現在開始培養人才肯定是最不划算的時間安排,也不利於公司快速發展。

於是,邵逸夫開始從“對手競爭公司、人才市場、星探發掘”等方式招兵買馬。從對手當家花旦林黛,到朋友推薦的鄒文懷,再到導演李翰祥。(談不上道德,只能說利益至上)

1958年,邵氏兄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第一縷東風就借了香港人的家國情懷,推出黃梅調影片《貂蟬》。自此,邵逸夫也奠定了公司的拍片風格:商業化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貂蟬》大賣,導演李翰祥一舉成名,林黛也成為邵氏的當家花旦,公司更是重啟雄風。

1960年,邵逸夫覺得賺錢不足以穩固公司的地位,想依靠獎項來給公司貼金。於是在李翰祥的建議下,大膽啟用新人拍攝“聶小倩”改名《倩女幽魂》,參加了戛納電影節。

預算超高,畫質精美,但並未激起什麼獎項的火花,這使得邵逸夫大為苦惱。

當時正值選美大熱,邵逸夫看準時機推出一部輕鬆搞笑的《千金小姐》,為戛納電影節的失利贏回了不少顏面。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巔峰發展二十載,70年代涉足電視圈

1959年到1979年這20年,是邵氏電影公司飛速發展的20年,幾乎是和30年前一樣一家獨大的局面。

1964年,彷彿老天都在幫邵氏,唯一與之抗衡的公司電懋,其50歲的老闆陸運濤和幾十名高管,在參加完亞太影展後,回港途中離奇發生空難,令人唏噓。

邵氏旗下有四大東南亞電影業名導演:李翰祥、張徹、胡金銓和楚原

50年代到60年代,李翰祥擅長文戲:風月片、喜劇片、劇情片等不同的類型。

60年代中期以後,胡金銓和張徹是以拍攝武俠片為主,80年代前後的那些武俠片基本都出自於這兩位之手。

70年代,楚原

“魔改”專業戶,擅長將古龍的小說進行二次加工。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演過楚原武俠電影的,不算電影演員。可見楚原在影壇上的地位之高。(下圖為楚原及其妻子)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1967年,邵逸夫入主香港無線電視臺(TVB),開始經營正迅速起飛的電視業,開設藝員培訓班,源源不斷的為邵氏娛樂王國輸送人才。

似乎也就是從轉型開始,邵氏的一家獨大局面開始慢慢改變。

1970年,邵氏首席執行官鄒文懷離開邵氏,帶走了何冠昌、梁風、陳自強等一批實力干將,另起爐灶創立了嘉禾電影公司

1971年李小龍找邵氏合作報價1萬美元片酬被拒絕,而嘉禾卻用1.5萬美元2部電影的價格簽下了李小龍。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1979年,嘉禾又以480萬港元簽下成龍

1980年,由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組成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創立。他們七人也出自於“邵氏子弟”。

自此,邵氏兄弟電影行業慢慢消沉。有人說是邵逸夫不看好電影行業主動退出,也有人說是邵氏自食惡果,當初自己重金挖牆腳,現在被自己牆角背叛另立門戶。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1987年,有江湖背景的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成立了永盛電影公司,也投入到影視江湖的鬥爭之中。

電視三足鼎立,電影四鼎見方

1975年,香港第三家電視臺佳視開臺,一時間,無線、麗的、佳視呈三足鼎立之勢。

電影方面,前文已經提到了,除邵氏之外,自己人分裂出去的嘉禾與新藝城,加上向氏兄弟的永盛,邵氏再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而邵氏集團,也逐漸走出了大家的視線。

1985—1994年間的十年,是香港電影最後輝煌的十年,也是最巔峰的十年。

邵氏雖然逐漸消沉,但並不代表不可以投資電影,影視齊頭並進。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1988年的《七小福》、1993年的《濟公》和1994年的《破壞之王》等,都有邵氏的出品。

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就是與無線合作的。

其實縱觀當時影視圈的當紅大佬,多少都和邵氏有一絲絲關係。如果邵氏想重回影視巔峰,不是不可能,但邵逸夫老先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事業上。

1985年開始,邵逸夫先生在內地投資興建逸夫樓;截止2014年,全國已有近3萬座逸夫樓,捐贈金額超30億。

邵氏電影:從香港影壇第一巨頭到被大眾“嘲笑”,它經歷了什麼?

截止今日,邵氏已出品超過1000部電影,逸夫教學樓近30000座。驚為天人,走進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