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A:利潤修復速度相對平緩,“賣子”增利影響短期難消除

近日,華僑城A(000069.SZ)披露2020年三季報,雖然營收同比實現增長,但歸母淨利潤仍為負增長狀態。機構預計,疫情後華僑城地產結算提速、文旅迎接復甦,全年業績有望延續平穩修復。但由於去年同期投資收益高基數(主要因出售子公司股權)的影響在短期內難以消除,可能會拖累其業績增速修復。

華僑城A:利潤修復速度相對平緩,“賣子”增利影響短期難消除

業績修復速度有限

今年前三個季度,華僑城業績雖然已回到了修復軌道中,並且實現回正。但其修復速度並未達到預期,明顯慢於此前幾年的增長速度。

10月26日,華僑城披露2020三季報,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33.9億,同比增長11.8%。對比今年上半年的情況,華僑城營收出現改善。根據8月19日華僑城披露2020半年報上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實現營收171.1億,同比下滑3.1%。

另據華泰證券研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華僑城地產及旅遊綜合項目實現銷售金額608.5億(前三大城市佔比:深圳25.1%、南京14.3%、杭州9.9%),同比增長11%。對比克而瑞研究中心公佈的百強房企榜單數據,可以排進前40位,較2019年的第45位有所提升。

但從目前來看,華僑城尚未完全擺脫新冠疫情影響,營業收入增速不及過往。西南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6-2019年華僑城銷售額由342億元提升至863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46%。可見,今年前三個季度11.8%的增速,對比此前三年的複合增長率,有著不小的差距。

此外,華僑城目前仍未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華僑城實現歸母淨利52.5億,同比下降12.5%;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50.0億,同比微幅增加0.8%。由此看來,至少在今年前三個季度裡,華僑城仍處於增收不增利尷尬境地。

利潤增速修復平緩

一度讓華僑城引以為傲的高毛利率,在今年出現了下滑跡象。雖然2020年三季度出現了改善跡象,並幅度有限。

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華僑城毛利率為57.21%,較今年上半年提升了2.33個百分點,略有回升。而實際上,近一年多時間以來,華僑城毛利率水平一直維持在60%以上。但稍有遺憾的是,這種態勢未能維持下去。

正是因為毛利率水平的下滑,導致華僑城利潤增速修復相對平緩。具體來看,受結轉結構和上半年文旅業務拖累(上半年共接待遊客829.7萬人次,同比下降53%),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5.4個百分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利潤增速。

此外,股權轉讓明顯減弱,前三季度投資淨收益大幅降至2.2億元,與去年同期27.7億元相去甚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利潤增速修復進度的後腿。

而此類影響在短時內難以消除。在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24%,對應每股盈利0.26元,也低於市場的預期。這其中,投資收益同比巨幅下降89.2%至0.5億,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上述種種因素,對華僑城利潤增速修復產生了不利影響,也是導致它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的重要原因。

負債規模仍在攀升

今年前九個月,華僑城在土地市場上表現得較為激進,因此也推升了其負債總規模。

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僑城負債總額達到3291.39億元,較上期末增加了95.69億元,負債規模進一步攀升。

其中,帶息負債為1455.99億元,無息流動負債1818.10億元。帶息負債比例為44.24%。一般情況下,有息負債比率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股東權益對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越高;而有息負債比率越高,帶息負債比率表明企業承擔的相關風險越大。不過,華僑城帶息負債比例並未高出警戒線。

負債的上升,意味著華僑城仍未放棄對規模的追求。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華僑城新增土儲100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1%;新增土儲總價351.2億,權益比81.2%。另有數據顯示,報告期末華僑城累計土儲建築面積5698萬平方米,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2879萬平,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80%以上。

當然,華僑城敢於進一步擴大負債規模,主要還是它目前仍處於融資新規的“綠色檔”,存一定的騰挪空間。華泰證券研報數據表明,報告期末,華僑城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69.6%,較2019年末微幅上升0.3百分點;淨負債率96.4%,較2019年末上升12.0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111.2%,較2019年末上升4.4百分點。對比融資監管新規“三導紅線”規定,華僑城三項指標均在安全線以內。

不過,這也並非意味著華僑城便可大肆舉債。目前,其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已經無限逼近70%,稍一不慎便會“越線”。而淨負債率距離100%安全線也已很近,同樣也存在超標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