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分享是中國傳統的美德,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得同別人分享的(但這裡說的是合理分享,而不是強迫孩子貢獻),只是由於現在大部分的家庭結構都是獨生子女,家裡只有一個唯一的孩子,全家上下都是把她捧在手心上,擔心她磕著碰著。

這樣的環境之下所長大的孩子,都會有一個弊端,便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更別提和同別人分享了。家長也會覺得非常的疑惑,怎麼自己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呢?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案例:

朋友邀請了幾個朋友一起去他家裡做客,他的孩子現在正在學校裡讀幼兒園。這幾個朋友當中有一些也有孩子的朋友,想著等他們來了的話,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分享玩具。

但是沒有想到朋友的孩子死活都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拿出去,看到朋友要拿他的零食去分享給這些孩子的時候。朋友的孩子直接生氣的跳腳,最後把臨時搶在懷裡,把所有的玩具都帶到了臥室裡,然後把門一關怎麼都不願意開門。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這時候朋友覺得非常的尷尬,其他的朋友為了緩和氣氛便說沒關係的,我家孩子也不喜歡玩玩具。但是孩子這個行為也讓朋友覺得非常的丟臉,晚上質問孩子到底怎麼回事?怎麼這麼不懂事的時候,孩子卻說這都是我的東西,我憑什麼要分給其他的孩子玩,我就是不想。

孩子會自私,這應該是許多的家長都面臨著的一個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自私的表現呢?

1.受到自我中心思維的影響。

自我中心思維是皮亞傑提出來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幼兒都是會更加的關注於自己,而很少關注到其他人。這樣的一種以自我認知為中心,就會貫穿他們從小到大所有的思想領域當中。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也正是因為孩子的這種自我中心思維的影響,所以孩子才會出現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看起來自私的行為。這是因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他們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都是需要不斷的進行發展和逐漸完善的。

2.缺少同感心。

孩子本身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很多的孩子會變得自私,其實也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家長如果經常以自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沒有去體諒孩子的話,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孩子身上。兒童感情是相互的,父母如果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沒有這一份同感心的話,那麼孩子也自然不會抱著童感興趣體會父母的難處。

比如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當中,劉俊卿因為學習成績非常的好,所以他的父親認為他以後一定能夠當大官成才,所以不讓他吃一點苦,但是沒想到在這樣的保護之下成長的劉俊卿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後面做出了許多出賣民族傷害同學的事情。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3.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孩子不懂得分享,其實和家長的教育有記得孩子很多的品質都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都有很多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成績能夠優異,所以都把重心放在瞭如何去提升孩子的成績上面,並沒有注重對於孩子性格以及品德的培養,所以孩子才會變得自私。

4.父母的差別對待。

這也是大部分的二胎家庭當中會出現的問題,有一些家庭會存在著重男輕女思想,這樣的一種思想也會貫穿在他們生活當中,對待兩個孩子的不同表現上。這是因為父母對於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差別對待,才會讓某些孩子萌生出自私的想法。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孩子自私在生活當中都是有一些表現的,如果能夠看出他這一些行為的話,也能夠及時的去加以引導。

那麼孩子自私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1.特別喜歡依賴父母。

有一些家庭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會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自己幫孩子做的決定都是正確的,而孩子現在年紀小做出的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思考的。所以沒有給孩子任何的空間,而且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包辦。對孩子所提出來的各種要求也是無條件的答應,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對於父母有著很強的依賴感。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2.總是不分場合的亂髮脾氣。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熊孩子,他們總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到了哪一個場合,他們只要自己有不滿的情緒就會直接的去發洩。

比如有的孩子在商場,如果他們的父母不給他買他喜歡的零食或者玩具時,就會直接坐在地板上哭鬧。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他們的自私。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3.不懂得謙讓。

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隨著時間不斷髮展,孩子的意識也開始不斷地完善,到了三歲的時候就會有分享的意識了,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依然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話,很有可能孩子的性格已經朝自私的方向發展了。

父母會發現自己越是寵愛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自私。這都是因為父母缺乏對於孩子健康恥感的培養。

那麼什麼叫做健康恥感呢?

所謂的健康恥感,他其實指的是孩子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會擁有自尊心,在發生錯誤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愧疚的心理。而這種心理也可以幫助孩子品德的建立,也可以及時的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從健康恥感的概念也可以看得出來,孩子並不是天性自私的。只要父母能夠在生活當中給予孩子引導的話,都可以讓他們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既然如此,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去教會孩子付出和分享呢?

1.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既然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而孩子也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那麼在生活當中父母就一定要做到正確的模範作用。言傳身教,要想讓孩子懂得分享的意義。

父母不妨在生活當中也學會和別人去分享,比如每一次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時,可以選擇和鄰居分享。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吃飯等等,這樣的話,孩子也就能夠理解分享意義。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2.父母要正面回應孩子愛的表達。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的分享意識還有為他人考慮的意識也會萌生出來,比如很多的家長會感動的事情便是孩子在沒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之下,在父母生日時總會想要買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

在孩子做出了這一些為父母為他人考慮的事情時,家長也一定要正面的去回應。否則,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得不到回應的時候,他們就會忘記要去體諒別人。

父母越愛孩子,孩子越自私?或是“健康恥感”缺失,可從3步培養

3.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孩子如果在一個無憂無慮,父母和家裡的人都保護著它的環境之下長大,自然就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他們無法體會到別人的辛苦。所以家長不妨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這個過程當中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自然也就更容易體諒別人。

家長越愛孩子,孩子卻變得越來越自私,這就是因為家長缺乏了對於孩子健康恥感的培養,而掌握一些技巧的話,也可以讓孩子迴歸正軌。(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我是崔氏育兒堂,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