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导语:

由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欧洲文化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几乎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当很多人的思想联成一线时,新的思想潮流便随之形成,从而促生出令人耳目焕然的新文化。当然,新文化的产生,也不过是为了迎接更新的文化出现。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文艺复兴——自由思想油画

古典文化复兴和理性主义回归

在大多数欧洲文学史的爱好者看来,欧洲古典文化的复兴,至少要到公元15世纪才初露端倪。其实,自从古典文化形成之后,它便始终没有完全灭亡,只不过这种文化在社会上的流传和影响程度存在很大不同。比如在最式微的时代,古典文化可能仅仅是一些不入流学者的业余研究,但是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并且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社会文明,古典文化的火种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这样直到社会发展再次陷入茫然,大家重新对历史走向展开思考的时候,古典文化也就适时回到了历史舞台。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古典主义油画

众所周知,罗马帝国不仅大举继承了希腊文化,还进行了罗马式的改造和发扬,从而形成完整的欧洲古典文化。后来基督教盛行于世,一度掌控整个欧洲社会,但是他们对于古典文化的处理,也仅仅是去除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成分。至于其他一些中立元素,尤其是有利元素,以及一些不具思想倾向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基督教还是予以了很大程度的保留。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油画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由于社会陷入一团混乱之中,古典文化在西欧遭到严重毁坏。但是很快便由查理曼开创了帝国基业,尽管后来一分为三,社会秩序还是得以基本维护,古典文化也得以持续生存下来,至少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流传了下来。而且,知识分子在古代欧洲毕竟处于社会精英阶层,由他们所产生的历史思考,往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尤其是以蛮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知识分子往往会成为高级顾问之类的国家官员,他们对于古典文化的延续作用更大。

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化学者多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成果,同时又在新的时代面前展开了自己的思考,其中很多人甚至还是十字军的后代。他们从祖辈那里听到了宗教和政府之间的权力之争,同时又目睹了宗教和政府的奢靡,以及底层民众的劳苦悲惨,思考问题的角度便逐渐离开了宗教和政府利益。何况当时的社会学者大多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宗教信徒,尽管他们对两者并不反感,但是已经开始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注,由此所

产生的文化自然也开始回归理性层面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理性主义思想建筑

与此同时,意大利富庶的社会经济仍然在持续发酵之中,除了最先出现的佛罗伦萨之外,威尼斯、米兰、乌比诺和罗马等城市也纷纷出现和兴起。由于加入了资产阶级这一社会力量,宗教和政府势力逐渐趋于世俗化,神灵和国王的地位都开始直线下降,个人的地位却随即稳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西欧文化仍然把人性和神性结合在一起,但是人性显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东罗马帝国的沦亡和欧洲社会的统一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欧洲大地上,主要活跃着三股势力,即传统的宗教组织和政府势力,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这三股势力分别组成了自己的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始终没有停止过,而忍受苦难最深重的当然还是底层民众。因此,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民众都在热烈祈盼和平年代的到来,所谓"乱久思治",三大利益群体的领导阶层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选择和平相处。

公元13世纪,虽然有些残忍,上帝还是给了欧洲人契机。这一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并且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占领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正式落下帷幕。此举当然也触动了整个基督教世界,以至于教皇[插图]立即号召基督教国家再次组成十字军,共同抵抗奥斯曼帝国的侵入。但是教皇心中也很清楚,此时的政府势力未必听从自己号召,新兴的资产阶层更有可能不买自己的账,所谓再次组成十字军的的号召,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由于充分认识到了这种情况,教皇并没有举起基督教的旗帜,而是抛出了"欧洲"的概念,从而最终取得欧洲各国的响应。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查理曼大帝

在这个过程当中,欧洲的文化自然也取得了融合与进步。当时,在奥斯曼帝国的武力威胁下,大批东欧古典学者逃亡意大利,这些学者为西欧带去正宗古典文化的同时,自然也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文化融合。再加上东欧古典学者早已大批进入意大利任教,古典文化在意大利的传播已成潮流,整个西欧社会的文化也在一步步趋同。这种情况,正是教皇、国王和资本家所乐于见到的,因为文化上的统一必然有助于国家的统一,从而促成整个欧洲的统一,如此也就促成了以上三股势力的和平共处。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浮雕

这一时期,虽然欧洲社会的三股力量各怀鬼胎,甚至都想吞并其他势力而一家坐大,但最终还是陷入了相互制约的局面中。值得庆幸的是,此次社会潮流歪打正着地促成了欧洲社会文化统一,并且找到了古典文化这一共同立足点。公元1438年,希腊正教会和罗马公教会在佛罗伦萨举行首脑洽谈,基督教世界的融合随即取得实质性进展。而这种宗教上的融合,自然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欧之间的社会文化交融,尤其是以东欧为正统的古典文化,大幅提升了西欧社会的文化高度。

后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性主义

公元15世纪开始,欧洲各领域的艺术家都开始感觉到一股时代新风的来袭,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沐浴在一片万物新生的欣喜中。当然,这里所谓的新生,并非完全从无到有,而是一种脱胎换骨和吐故纳新后的成长。其整个过程不仅充满创造性,而且丝毫不失理智,是为古典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更为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建立在旧有知识上的创新,其精神内核与文化基础是不变的,只不过在适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必要的调整,这就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大背景。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后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壁画

据史料记载,理性主义的发展首先起源于知识分子阶层,继而扩展到建筑、雕塑、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并且以美术成就最为突出。在此,当时学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评判标准都能够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更加准确,这便产生了和理性主义并驾齐驱的经验主义。在这种文化氛围的促使下,欧洲社会各领域知识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今天为人们所熟悉的飞机和坦克,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理论建设。

为了创造出更加繁荣的文明,意大利学者不仅穷经皓首地研究古典文学,还开始对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物进行发掘,并最终衍生出了一门全新的考古学科。如此一来,大量历史文物纷纷出土,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从而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原貌,同时也让古典文化更加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以人体雕塑艺术为例,中世纪时期的作品多数比例失调,看上去艺术感极差,而古典时期的作品不仅比例协调,而且经过了近乎完美的艺术处理,看上去美感十足。

然而,艺术表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虽然不像宗教规则那样死板,但是作为一种美的标准,同样具有强制性。对此,欧洲学者认为,艺术虽然源于现实并且基于生活,但同时又必须高于现实和生活。所以,

艺术并非生活的再现和具体化,而是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艺术作品。这在宗教主题作品横行的当时,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理性主义的深刻影响。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欧洲的文字

与此同时,欧洲社会也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语言文字视为重中之重。在当时欧洲学者看来,只有精通了语言文字,才能深入学习古典文化,并且和当代学者进行顺畅沟通。在此基础上,情商也是一名学者走向成熟的必要素质,因为文字和语言信息的真意往往在于弦外之音。如果天赋不够,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以期在量变的促使下完成质变,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学者,这些都是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意大利和整个欧洲

公元15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巅峰世纪,但是随着经济力量的削弱,意大利文艺复兴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物质基础,因此文艺复兴也开始走向末路。具体来说,当时的伊斯兰国家陷入一片战乱之中,直接导致意大利赖以生存的交通线和经济区遭受毁坏,与之相关的经济来源也随即断绝。其次,欧洲各国的主要经济对象开始转向北非,这样一来,意大利的"贸易中转站"地位终于不保,地理位置所造就的商业优越性也随之丧失;再者,随着新航道的开辟,欧洲人的海上贸易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意大利海上地理位置的商业优越性也随即消失;最后,荷兰的制造业水平在当时后来居上,从而使意大利丧失了最后一点商业竞争力。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发达的荷兰航海运输业油画

综合上述原因,在各方面占尽优势的法国与荷兰开始崛起,并且迅速赶超意大利。紧接着,新兴势力开始争夺和瓜分意大利,如公元1494年的法国军队侵入,以及公元1527年德国雇佣军的入侵,都将意大利推向了毁灭的边缘,甚至连当时的意大利和整个欧洲中心——罗马城,也遭到侵略者的攻陷和毁坏。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并且一直延续到公元1660年,只可惜欧洲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早已不保。

与此同时,西班牙由于获得了美洲殖民地,而迅速提升了国力;德国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因商业文明的发展而经济繁荣;英国因为纺织业发达而步入富国行列;荷兰也因为粮食资源充裕而大发欧洲各国的灾难财。就这样,在经济条件得以充实和稳定之后,以上国家纷纷上演了和意大利如出一辙的文艺复兴运动,并紧随其后取得了思想上的划时代进步,从而大举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古典主义文化复兴基础上促成了社会统一

具有典型象征的欧洲基督教文化建筑

在宗教方面,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开始走出修道院,到普通民众活跃和聚集的地方去传教,传统的基督教修行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基督教高层虽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但是迫于历史潮流的强大压力,最终也只能选择不断妥协。如此一来,基督徒便以个人的形式开始在民间广为传教,从而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传教方式,史称"现代虔诚"。在当时,德国与荷兰都游走着大量这样的基督徒,他们的做法也直接影响到了正统基督教的权益。

作为文艺复兴的一部分,这些基督徒同样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他们不仅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而且还将基督教著作中的一些问题发掘出来,从而促使基督教完成历史性转变。基督教高层很清楚,这批基督徒远比科学家更可怕,因为科学家虽然否定基督教,但是他们的理论太艰深,而当时大多数社会民众连字都不识,所以对基督教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有限。而这些基督徒不仅深谙神学理论,还扎根市民阶层,所以非常易于笼络人心,这最终造成了正统基督教大量流失信徒,双方势力也就此站在了对立面。

结语:

古典主义的文化复兴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加之文艺复兴的催化促使了欧洲文化进行了一次大的融合与发展。这一次的文化大融合与民族大交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欧洲长期分裂的矛盾为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欧洲文化学术的大繁荣时代的提前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