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一份检察建议催化三项工作落实

“职务犯罪案件也能与社会治理相融合,此次发出检察建议,旨在维护校园舌尖安全,筑牢放心校园根基;强化校园拒腐防变、自我净化能力;源头治理粮食浪费,吹响厉行节约的冲锋号,实现以‘一’推‘多’的办案效果。”承办人张红雨阐释检察建议发出的目的。


第二检察部在办理一起军供粮油中心工作人员贪污案时,发现一些行政单位在推动校园“放心粮油”计划过程中,对后勤人员监管不严、财务制度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粮食浪费,危害在校师生舌尖安全,加剧校园贪腐恶行滋生风险。承办人以高度的职业敏感性、社会治理融入意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送检察建议,指出潜藏的风险与问题并提出可行化举措。


针对检察建议中提出的落实后勤财务管理与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人员培训及责任追究机制等具体整改举措,相关行政单位高度重视与配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整改任务,先后召开领导班子会、机关干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财务监督检查的责任机制,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开展自查整改,明确财务监督检查第一责任人,形成不敢、不能、不想腐理念;强化后勤管理监督职能,定期在学校醒目位置公开公示食堂存货、采买情况,内部节约与外部节流相契合,实现源头节约模式。


将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是检察监督职能的具象化体现,是实现三个效果统一的渠道之一,是推进司法为民“八件实事”工作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两法衔接”平台工作开展的新突破点。第二检察部在后续工作中,将推动检察建议、“两法衔接”等制度多维度融合,让司法为民“八件实事”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