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鄙視鏈

先科普一下金融業的本質,想必大家很多人都抱怨很多生澀難懂的金融專屬名詞,比如ABS、融資租賃、PPP等各種名詞(還不包括國外還有各種金融衍生品的名稱),但是總的一句話就是整個金融業都只為了做一件事——讓錢流向它本應該去的地方,創造利潤之後再流向另一個地方。所以整個金融行業也不用分什麼銀行、券商、保險、基金、資管、信託等。

金融圈鄙視鏈

大家只要記住三大類,買方市場、賣方市場、中介。買方市場說到底就是金主和資金方,手裡有錢需要保值甚至創造更高回報率的一方,其中就包括了銀行、基金、保險、信託等都是買方市場,只是投資的方向不同,主要包括兩大類即一級市場(股權)和二級市場(股票、期貨、固收等);賣方就是賣資產的一方,比如投行,在國內也可以說是券商,很多投行在幫助企業IPO後會承銷就是賣方的行為;中介就是服務於賣方和買方的橋樑,比如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給出真實的數據以及在IPO過程中配合另外兩家(券商和律師事務所)進行財務盡調。信息服務商比如說彭博和萬德,這些服務員在交易中幫助買賣雙方更好的完成交易和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其中買賣的資產可以是各種東西,比如說股權,債權,期權,ABS或其他金融創新產品等,由買方和賣方組成的中介想盡一切辦法讓錢去到回報率高的地方,通常也是最需要錢增長速度最快的地方,這就是金融業。

金融圈鄙視鏈

這三方的狀態是,買方大於賣方,賣方大於中介。首先,買方大於賣方。實際上,這是金錢重要還是資產重要的問題。您可能會認為現在的通貨膨脹是如此嚴重,市場上大量的資金在流動,但是根據統計市面上的資產總量遠遠高於市面上的資金總量,只能說市面上高質量的資產的確少之又少。所以通常在市面上是投資者選擇投資的資產,而不是資產者選擇接受的資金。當然,也存在特殊情況,即特產為明星資產(例如阿里和沙特阿美)。各種基金擠在了頭上,想進入並且進行股權投資,在IPO完成後分一杯羹。此時,明星資產可以選擇買家,同時,他們可以對買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更嚴格的投資條款,或者要求另一方帶動資源進行戰略投資,這種資源可以為市場渠道或關鍵技術等,但是這個市場確實可以成為資本市場中眾多生物中的明星資產。其中大多數是等待資本青睞的資產,這就是為什麼賣方經常稱呼買方為金主爸爸的原因,同時對於賣方從業者這是十分痛苦的,總的來說可以看做是高端銷售員。

金融圈鄙視鏈

但是賣方還不是最慘的,底下還有中介接著,曾經有幸作為律師事務所的人員做過幾個IPO的主板項目,大致給大家講一下具體的情況,基本所有的項目都是由券商主導,律師和會計師跟著保代到處跑,為什麼?要接單要賺錢啊,券商選擇和哪家律師事務所或者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有很大的話語權,具體其中的道道我就不展開來講。而且在工作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券商的主導地位,比如需要材料,法律方面的律師明天出方案,財務方面的會計師明天出報告,而券商主要是和買方進行斡旋和溝通,同時在費用方面也能明顯的看出,比如曾經做過的一個十分複雜的IPO項目,現在應該還未申報,券商要價1200萬承銷費另算,律師300萬,會計師350萬,看出來了嗎?

但是這三類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和他們的地位排名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收入排名和地位排名不顯著相關。

金融圈鄙視鏈

先說買方,因為你們最關心商業銀行,舉一個身邊朋友的例子,先稱他為A吧,在深圳四大行當大客戶經理4年,由於最近經濟不景氣工資被下調至6000,前段時間出來吃飯據說想轉行跳槽了,但是手裡有幾個長期維護的客戶又不捨得,據說績效應該能有8000多,那麼總的加在一起1 W出頭吧,工資高嗎?所以說買方市場主要靠業績說話,業績好了步步高昇,主管,副行長,行長其實都不是事,主要看關係。

金融圈鄙視鏈

買方還包括基金,保險,資管等,這些一般應屆生入職都是分析師或者行業研究員,聽起來高大上的買方現在入職也沒有多少錢,北京的數據是這樣,南方基金,入職第一年加完獎金,分析師16w(稅後),行業研究員21w(稅後),華安基金入職為助理行業分析員,入職第一年加完獎金12w(稅後),嘉實基金入職第一年加完獎金行研本科15(稅後),研究生18(稅後),這些數據都是關係跟我比較好的在職員工告訴我的,所以你們就別質疑真實性了,他就真是這麼低,而且這幾家基金都是行業排名比較靠前的了,另外資管和保險的買方分析師或者行業研究員也都差不多,有些國資背景的可能還更低,因為他給解決戶口,我沒有這個需求,所以沒有去了解過,這些可以解決北京戶口的金融單位和職位具體待遇是怎麼樣。

金融圈鄙視鏈

再說賣方,首先國內的投行,或者是券商的投行部門,應屆生第1年的收入和買方差不了多少,可能要少一點,但是第一年過後,基本工資會根據職級逐年遞升,而且你會逐漸融入項目並參與其中,獎金收入就會提升很多,未來根據你所在行業的不同,參與項目的不同,每個人的獎金會有巨大差異,因為投行員工的收入,和自己當年做過的項目類型,完成質量,市場環境,有巨大的關係,投行按照一定比例從項目中收取佣金,這部分佣金就會進入你們項目團隊的獎金池,那到你們年底分獎金的時候,你們團隊或部門的總獎金池,和你在團隊中的貢獻和地位,當然就決定了你的總收入,而像大項目,比如南北車合併,或者是像某國有銀行赴港上市這種項目,動輒百億千億,它本身的體量帶來了大量的獎金池,所以其中項目成員拿到四五十個月工資的獎金,光獎金就能破百萬。

金融圈鄙視鏈

再說工作強度,投行員工的生活就是永遠在路上和永遠在熬夜,根據你項目地點的不同,全球到處飛,天天倒時差,而且基層員工有大量的材料工作,我們也管他叫dirty work,同時還有非常瑣碎的聯絡和協調工作,精神和肉體的考驗疊加在一起,對一個人綜合抗壓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你們也會看到一些投行員工猝死的消息。很多人離開投行,也是因為受不了巨大的工作強度,而賣方投行員工經常跳槽的地方就是上市公司,經常有在投行做了幾年然後跳槽到之前自己cover的公司做董秘或者證代,或者去初創企業,負責資本運作,其次再說研究部門,研究員剛入職和IBD,就是投資銀行部,收入差不多,但是工作壓力比投行員工還要更慘,大量的研究和數據工作,平時已經基本沒有什麼睡眠,碰到業績發佈期,那工作量真的是能讓人猝死,但是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獲得了快速的成長,所以這些研究員很多最後都去做投資了,就是去買方了,留下來成為中層的在年景好的時候也能做到年薪百萬,再其次是銷售部門,有的可能叫市場部或者是財富管理部,這些銷售的收入完全取決於他們所持有的資源的質量,所以很多銷售都是帶資進組,他們的收入更不具有普遍性,有的每天中午到公司下午三四點就走,一年也能掙個100多萬,原因就是他背後的大金主,也有勤勤懇懇,每天工作14個小時,到處拉關係的銷售,可能一年也就掙十幾萬,而這個崗位的彈性也比較強,你努力就多賺點,不努力就少賺點,沒有到猝死那個級別,最後是中後臺部門,就包括財務人力It運營等等,中後臺部門的獎金非常少,但他們基本工資也能有一兩萬,工作壓力雖然有,但是相對輕鬆,因此這些部門的員工成長速度就沒有投行他們快,所以員工流動性也沒有前臺部門強。

金融圈鄙視鏈

買方和賣方都說完了,最後說說金融服務部門,作為律師方舉一個做過的IPO事例來講吧,可能更利於大家理解,這個IPO項目是由券商營業部開發,然後由券商營業部引薦給該券商的保代,保代再找到我們律師和會計師(基本都是固定團隊,合作默契配合度高),我們三家一起到企業端溝通,經過初步溝通了解到企業端有個大問題,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有36000名股東,企業端擔心由於這個問題會給IPO造成實質性的阻礙,券商直接交代沒事這種我們能做放心,私下裡交代我說趕緊查查和梳理下相關案例,明天出個報告。我梳理了一晚上整理的解決方案,第二天券商拿著報告洋洋灑灑的開始吹牛逼,我們另外兩家就聽著,這算是把企業端拿住了接下來談價格吧,由於按照報告的解決方案工作量會很大,因為涉及到36000名股東股份的確權和登記,就算這麼大的工作量我也才要了400萬,其中100可能還要給出去,隨後就是按部就班的籤合同,盡調,開會,整改,股改等一系列流程,而且所有的盡調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有可能都要被券商拿去參考。總的來說不論是會計師或者律師在工作上都是被賣方壓榨的對象,但是大家都互相理解,畢竟他們是掮客我們是工具,這沒什麼好講的。

金融圈鄙視鏈

投行我也從感性方面聊聊吧。在投行就如同躺在鐵軌邊上,聽見中國經濟呼嘯而過,經常回頭一看就發現身邊在短時間內發生了鉅變,那年整個世界都對中國的未來抱有前所未有的樂觀情緒,每個人都在算中國人每天要打幾次出租車(滴滴合併項目),中國人要穿多少內衣(都市麗人項目),用多少電(中廣核項目),坐多少火車(中車項目),吃多少外賣(美團項目),喝多少牛奶(聖牧有機項目),在網上花多少錢(阿里巴巴上市),看多少綜藝(芒果臺項目),發多少快遞(順豐快遞項目)。也有就見了幾次面的上市公司高管,沒幾句話就撮合了一單大宗交易,十幾個億的項目竟然是躺著用微信語音聊出來的,再有就是像中廣核、中國中車,阿里IPO這些項目,覺得參與了可以吹一輩子,現在回看,也就那麼回事,我們只是順應時代趨勢和大政策做了應該做的事,從早期的環保、消費、互聯網,到現在的AI、5G,新能源,投行生涯就是一個被高度濃縮的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史,我彷彿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戲,我見過親手上市的企業半年內就被人收購,我寫過MEMO的收信人後來進了監獄,曾有項目失敗後CEO出家信佛的,還見過上市第三次失敗的公司,最後還是不甘心上了新三板,曾經躺著完成了規模可觀的大宗交易,也曾經被老闆或者客戶罵的體無完膚不敢說一句話,這一切猶如幻燈片一樣在我大腦中閃過。

金融圈鄙視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