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當我第一眼看到《立春》的海報時,心裡閃過一個邪惡的念頭。

這尺度削微有點大啊!

看完後發現,原來顧長衛也是一個封面黨。

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這張圖電影裡的確有出現,但絕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立春》講了一個叫王彩玲的女歌手,她一心想成為中央歌劇院的女高音,但因為相貌醜陋,再加之只是普通家庭,屢屢進京、屢屢碰壁。

最後,一生不服輸的王彩玲還是倒在了現實的洪流之下。

當她帶著自己領養的孩子到了天安門廣場時,以前所有的一切都已化為烏有。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這話不是我的首創,是我在看電影時,彈幕裡閃過的一行字。

我覺得很貼切。

王彩玲是什麼樣的出身?

李光潔飾演的是黃四寶什麼出身?

就算是出身最好的胡老師,他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粒。

有哪一個走到了最後呢?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王彩玲一生未婚,雖然領養了一個孩子,但她是否會多多少少後悔自己沒有一次真正的婚姻呢?

黃四寶一心想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可最後呢?竟然成了一個靠坑蒙拐騙謀生的無賴。

胡老師一直被當做另類,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鋃鐺入獄。

高貝貝算是最成功的一個,參加了歌唱比賽,獲得了第二名,可這一切還是她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這估計是很多家長規勸孩子們的一句話。

年輕氣盛的小孩自然把這些話放在一邊,個個認為自己是貝多芬投胎,梵高轉世。

可最後呢?

一個個都得走向平凡人的那條大路。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這是現實教會我們的真理。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窮人家的小孩學藝術的一道坎:怎麼與根深蒂固的思想作鬥爭。

中國人一直以來,講究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越窮的地方越是如此。

翻開厚厚的歷史課本,記載的人物最多的是政治人物,其次是文學人物,畫家還算有幾個,音樂家就寥寥無幾了。

高中時,有這麼一層鄙視鏈。

學理科的鄙視學文科的——就連文科班的老師也經常這麼說:“你們不是文科特長,而是理科特短,所以才選擇到這兒的。”

理科和文科一起鄙視學藝術的。

那時候的主流觀點,學藝術就是不入流,而且還有一個刻板的印象,學藝術的人大都作風不好。

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總的來講,這種觀點根深蒂固,絕非短時間之內能夠破解的。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你也許會說,第一道坎只是一個無形的牆,那好,第二道牆絕對有形,而且有形的讓人窒息。

——經濟實力。

學藝術除了有天賦,那也得有金錢啊!

文化課和藝術課相比較,那一個更費錢,我相信從高中時代走過來的人都心知肚明。

況且學完藝術,很有可能面臨的就是失業。

富二代們家裡有些許資產,耽誤個三年五載的,完全沒有關係;

可窮人家的孩子,耽誤的起嗎?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上兩條件都符合,社會環境的壓力很有可能是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電影裡的胡老師,他只是一個熱愛芭蕾的男人,可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

賈樟柯有一部電影《站臺》。

一群文藝青年為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各個村落,走街賣藝,結果到頭來還要被人當作流氓。

農村因為長時間的思想閉塞,對待藝術、對待另類的容納度完全不比大城市。

這也正是為什麼許多在外求學的青年不願意再回到家鄉的原因之一。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不用看藝術的金字塔上有多少草根出身的名家。

看看今天的中國娛樂圈,又有幾個是從農村打拼一直出來的呢?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當然我說的是80後的明星,再往前倒,大家都差不多。

有人分析,楊超越為什麼會那樣火:她身上是不是承載著是無數窮人家孩子的夢想呢?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有過這麼一段談話。

每當有人準備出櫃時,就會來諮詢他。

他說,從感性的角度,他一百個支持,他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和他一起承擔責任;

可是從理性上來講,他還是會攔一下,因為他自己知道,這條路有多艱難。

今天窮人家的還要不要學藝術。

當然,我可以口頭上為你打氣,把堅持、夢想、不放棄這些詞彙說上一百遍;

但如果你是我的親人朋友,我還是會說,算了吧!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窮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藝術?

不可否認的講,在今天,不僅僅是藝術行業,各行各業中,窮人家的孩子越來越難出頭了。

寒門出貴子,早就成了一句毫無道理的屁話了。

窮人家的孩子,還配有夢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