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一起旅行,会面临哪些习惯差异?

小泽健次


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差异

吃:照顾年纪大人的口感

住:简洁或豪华,大床或双床以舒适为宜,以父母习惯为准。

行:劳累,速度,攀爬,晕船,人数都会影响心情及体力。

游:景点类型是否适合父母腿脚,是否适合年龄需求。乐园类,逛街类慎选

购:看父母购物偏好 ,是否喜欢体验当地人市场商场,是否喜欢逛街

娱:刺激的不要,惊险的谨慎。

既然带着父母,就要首要关注他们需求。

以上是成年子女与父母同行得注意。

未成年与父母同行,一般就俩字:听话



旅游洪人


2018年冬天,难得休回假,陪着父母去了一趟厦门,在鼓浪屿呆了3天,逛了环岛路,胡里山炮台,看海,看植物园,吃当地小吃,住鼓浪屿民宿和双子塔,来回短短6天,父母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鼓浪屿很适合老人去,岛上风光秀美,环境静逸,特别是清晨的安静,与世无争,漫步小岛,心情格外的放松。

岛上各类建筑风格迥异,每栋建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充满着神秘,每栋建筑都值得驻足,去了解它的过去,去想象它身上发生的事情,细细品味,这个过程是很让人愉悦的。

陪母亲登上了日光岩(父亲腿脚不方便,在山下陪伴轮椅),日光岩是岛上至高点,可以俯瞰全岛,更可远眺厦门。对面的双子塔,如两把利刃对向“T岛”!

岛上景点很多,菽庄花园,风琴博物馆,最美转角等,非常美!海蛎煎等特色小吃值得品尝。

岛上呆了3天,轮渡回厦门,第二天看了环岛路,胡里山炮台,最美马拉松赛道,“一国两制”,环岛路有旅游观光专线,双层大巴,而且可以直通高崎机场,非常方便!厦门植物园里也很漂亮,特别是高大的仙人掌和巨大的仙人球及各种多肉植物都是我们在北方难以见到的。植物园里还有小平同志亲手植下的树,处处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好!

回到问题本身,和老人习惯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老人仔细,不舍得花钱,与我们有消费观念上的不同。

二是老人喜欢静,不喜欢太热闹和过于商业化的景点。

三是老人外出很“听话”,比我们小时候强[捂脸]

提示一下,腿脚不好的老人出行,要提前和航空公司或车站预订轮椅服务,免费现场找来不及。目前飞机和高铁的这项服务还是非常贴心的,的确给老人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










两杠三星的旅行


父母天天早起,已成习惯,这习惯也对,早去早回,不用特别拥堵,不用等黝黑才回来。

父母喜欢的和我们喜欢的风景可能不同,可以有选择的达成共识,我们毕竟年轻,最好遵从他们的选项。

饮食方面,除了多喝水,得随时询问父母是否劳累,比方爬长城那种高强度挑战,我们可能要挑战自己爬到顶峰 ,他们可能就劝阻不用上去了。

可能我们要拍摄大量有意义的照片,所以,难免东看看西看看,但是父母却很平淡,有时候觉得那是浪费时间。

饮食和消费方式也不一样,他们拿吃的拿开水,我们现场买吃的,买冷饮等等。

总之,和父母一起出去一趟不容易,尤其普通人家,尽量遵从父母意见,他们含辛茹苦了一辈子,让他们高高兴兴出一趟门开开眼界,是我们子女的最大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