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美國金融市場與悲觀的美聯儲——金融真的可以與經濟脫鉤?


火熱的美國金融市場與悲觀的美聯儲——金融真的可以與經濟脫鉤?


昨天(4月30日)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比特幣暴漲,一度大漲20%,最高到達9458美元,雖然其後進入深幅調整,發文前看了以下在8700美元左右浮動。從3月12日底部3800美元,最高漲幅幾乎達到了250%,完全是一波小牛市,更有人論斷大牛市還在其後,當初預計的二次調整,幾乎已不再有人提起。

比特幣是個小眾市場,僅僅1500億美元的市值,使得它對於大資金來說,易於操縱。這幾天的走勢,就很容易地打破了所謂技術理論的藩籬,不管是任何的阻力位,在暴力拉盤之下都是渣渣。暴漲的當天回檔最低到8539美元,回檔了超過900美元,高達10%,單單從回檔幅度來說,也可以稱得上暴跌。暴漲20%,再暴跌10%,走勢很奇葩。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莊家資金跟得上願意拉,明天又可能是豔陽天。

比特幣固然如此,美國股市近期也表現強勁。在前期的暴跌中,從29568點一路暴跌到18213點,跌幅超過11000點,而經過1個月的反彈,目前點位已經超過24000點,反彈幅度超過6000點,從技術性熊市迅速進入技術性牛市,收復了半壁江山。而且最近很明顯,美國疫情毫無拐點之勢,確診人數超過1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6萬人,但每天的利空似乎已經司空見慣,構不成下跌動力。反而

任何利好,哪怕是不那麼靠譜的,也會推動市場小漲。例如這兩天的瑞德維希藥物,雖然美國的報告認為對新冠疫情有效,但中國報告是否定的,而且《柳葉刀》等行業權威明顯偏向中國報告的立場,但市場就是認為這是利好,小漲了一波。


火熱的美國金融市場與悲觀的美聯儲——金融真的可以與經濟脫鉤?

所以很自然地,很多人認為市場已經消化了疫情和經濟下行的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好。比特幣固然作為小市值特殊市場,前階段與美股的強相關似乎正在弱化,大有走出獨立走勢的態勢。反過來看美股,似乎也很有重新走強之勢。那麼,市場真的已經見底,開始重新走強嗎?

反過來我們看經濟的基本面,美國惡化的程度卻正在加深,而美聯儲則表現得更加悲觀。4月30日凌晨,美聯儲宣佈維持聯邦利率區間在0%-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新冠病毒的爆發正在整個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造成巨大的健康危機和經濟困難,4月份製造業可能下滑更快,二季度經濟活動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滑。重新開放雖然會促進消費,但不會達到先前的水平。總體上,鮑威爾將經濟前景描述為巨大(tremendous)的經濟艱難(hardship)。其次,從時間的判斷上,美聯儲認為

至少在中期內,都將帶來巨大的(considerable)風險。注意,美聯儲所謂的“中期”,是指一年時間。這一次的美聯儲會議,美聯儲用詞之悲觀,大大超過了上個月的表述。

如果是從前,美聯儲這樣的表述,市場必然巨震和下跌,而這次,基本上是波瀾不驚。很自然,一個巨大的疑問產生了,美股這個金融市場,難道與美國經濟和美國公司的基本面脫鉤了嗎?明明現實和前景堪憂,市場卻幾乎沒有反應,仍在反彈中,難道真的是市場已經充分消化了經濟基本面的不利信息?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4月3次發表言論。第一次4月8日,認為美元將貶值、現金是垃圾。美元短期的強勢最終會在年度現原形。第二次4月16日,認為持有美債是瘋狂的,世界進入一場接近1930年代的大蕭條,歷史又一次重演。而這一次貨幣政策(資金大放水)將不會有多大作用。第三次4月24日,在領英上發表2萬字長文,強調了這一波的世界秩序(1945年二戰結束開始)和經濟週期(以美元為主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已經接近尾聲。整體看來,

達利歐對於美國市場是悲觀的,傳聞中橋水建立美股的空頭頭寸恐怕也不是空穴來風

達利歐以前的業績再輝煌,他也不是神仙,但他的意見仍然值得重視,因為他足以代表美國的一個圈層,頂級投資機構的圈層。


火熱的美國金融市場與悲觀的美聯儲——金融真的可以與經濟脫鉤?

所以綜合怎麼看呢?藍調以為美股現在的強勢是一個時間被拉長了的暫時托住的市場。托住的原因有3個。

一是無限QE之下,市場流動性充裕,美聯儲甚至直接下場買買買,自然一時跌不下去。二是疫情造成的美國人恐慌情緒,短期得到釋放,實際上不是不恐懼了,而是短期麻木和認命了,所以短期對於股市拋售的壓力不重。三是前期大跌非常急促,本身有修復性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股強勁反彈。但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這10天來美股的上漲動力也開始不足了,畢竟嚴重的經濟現況下美國企業和公眾缺乏信心,再拉拉不起來了。現在狀況是漲一天跌一天,或者直接不漲不跌橫盤

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會如何呢?一個被拖延的問題,債務將逐漸凸顯了。這一週《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文章就是

《疾病之後,債務撲面而來 》( After the disease, the debt)。即使是政府提供的資金也不可能是送的,只是暫時借貸來幫助上市企業渡過難關的。美股上市公司大量通過發行CLO(抵押貸款債券)來募集回購資金,過去沒所謂,但現在則成了大問題,而二季度除了醫療股和少數互聯網平臺(例如亞馬遜)外,其餘行業業績必然慘不忍睹。企業債務問題將變得凸顯而嚴重。業績、估值和債務,很可能成為壓垮美國股市反彈的最大動能

久盤必跌、久橫必跌。藍調是不相信在美國經濟不斷惡化的發展下,美國股市還能長期撐得住。無限量的資金大放水,暫時托住和避免了美國股市的立即下跌,卻不可能長期維持這種態勢。二季度當上市公司市盈率調整(將從疫情前的16倍增加到至少25倍以上),而每家公司季報出臺,投資機構不斷計算企業估值、市盈率和債務負擔水平的時候,巨雷就將不斷引爆。

所以藍調對於美股的二次探底深信不疑。無限量資金托盤可以暫時穩定股市,卻不可能長期維繫。而那個時刻,美股的動盪自然也會影響比特幣市場。

以上就是藍調對於美國經濟持續惡化下美國股市和比特幣市場發展的相關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