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详细的眼保健操教学吗?求科普?


今天和大家分享眼保健操,一起来保护心灵的窗口~眼睛。 眼保健操必须经常操练,做到动作准确, 并持之以恒。一般每天可做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眼操前奏

轻闭双眼,身体坐正,双腿自然放松,双手自然搭在腿上,放松肩部,放松面部肌肉。 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第一节 按揉攒竹穴

穴位位置:双眉头凹陷处。

操作手法: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弯曲,指尖抵在前额上。

节奏:随音乐口令,每拍按揉一圈,连做四个八拍。

力度:适中,轻微酸胀感为宜。



第二节 按压睛明穴

穴位位置:鼻骨两旁近眼内角处。

操作手法:用双手食指螺纹面轻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

节奏: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共四个八拍。

力度:适中,轻微酸胀感为宜。



第三节 按揉四白穴

穴位位置:下眼眶边缘下方的正中。 将两手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按在鼻翼两侧,大拇指并在下额凹陷处,随后放下中指,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四白穴。

操作手法: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大拇指抵在下额凹陷处,其余四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

节奏: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力度: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第四节 按揉太阳穴 刮上眼眶

穴位位置:太阳穴,在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3厘米处的陷窝处。

操作手法:先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弯曲。

节奏:随音乐口令,每拍按揉一圈,连做四拍。然后,大拇指保持在太阳穴位置上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到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力度:适中,轻微酸胀感为宜。



第五节 按揉风池穴

穴位位置:在颈后枕骨下,也就是两侧大筋脉外侧凹陷处。相当于耳垂水平。

操作手法: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然后把螺纹面按在风池穴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

节奏: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力度:为保证按揉的舒适度,头部可稍微前倾。



第六节 揉捏耳垂 脚趾抓地

穴位位置:耳垂正中,脚趾。

操作手法和节奏: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揉捏穴位,每拍揉捏一圈;揉捏的同时,双脚的全部脚趾跟随节拍作抓地运动,每揉捏耳垂一圈,作抓地运动一次。连做四个八拍。

力度:适中,轻微酸胀感为宜。



温馨提示:眼保健操最初诞生于1963年,已经将近60年的历史了,是根据中医穴位理论创建的。好的护眼方法要坚持长时间练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也要注意用眼卫生,平时注意保养和预防相结合才能使眼睛更健康。

解 读

第一节: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

通过对头部、脚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使人全身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调节眼部的目的。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按揉太阳穴”部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从原先的“轮刮眼眶”改成了“刮上眼眶”。 “在上眼眶的位置上,有攒竹、鱼腰、丝竹空等穴位,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用食指也比较容易刮到。而下眼眶的位置上,穴位相对来说比较少,也不容易被刮到。因此,新版中就取消了刮下眼眶这个动作。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按揉“四白”找对穴位最重要,与旧版眼保健操相比,第三节的动作没有变化,依然是按揉四白穴。“做这节操,最重要的是找准穴位。四白穴位于眼眶下方的凹陷处,在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的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子1/2的位置上,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

第四节: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用手摸上去,就是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中,其位置则与耳垂齐平。 由于按揉风池穴具有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的作用,不但对眼睛有益,还适用于颈部疼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

第五节:按压头部督脉穴。

督脉穴是从面部人中穴到脊椎,考虑操作方便,该节只按揉从前额到脑后发髻处的一段。 “督脉是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处。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阳脉之海’。督脉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经常用手指按揉,可以疏通经脉,达到保健的作用。


注意 事 项

◆做操时身体要坐正,自然放松,肘关节不要放在桌子上。

◆全程闭目。

◆指尖不能触及穴位,应用手指的罗纹面按揉穴位。

◆按揉穴位时按揉面不要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