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员提拔制度有何规定?礼部侍郎可直接提拔为礼部尚书吗?


绩效考核(KPI)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在历朝历代官员都有本朝官员的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的名目也比较繁多,涉及地方治安情况、赋税收缴情况、劳役派发情况、农业是否丰收,同时还有河道治理、漕运管理、盐务情况、军队训练和战争军功记录情况等。考核分为四大方向:治理才能、政务处理、道德操守、任职年限

清朝官员如果要提拔,就要通过考核,考核一般分为几个等级:特别优秀、优秀、中等、一般、劣等(类似),无论文官和武官基本是如此的,按照考核的等级,优秀者优先提拔任用,一般等级的官员基本是留用,劣等的要免职、降职、罚俸等处理。(其实古代王朝对官员也是绩效考核)

清朝官员“绩效考核”的两大体系。

清朝官员的考核制度,分文官和武官两大体系,最终考核的职能部门也不一样。

清朝文官的考核最终汇总到吏部的考功司,主管文官的处分和议叙,也即是文官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按照朝廷的制度,评价官员考核的等级,然后按照等级进行官员任职的处理。最终提交给皇帝或者主管的实权派人物进行最终处理。

清朝武将的考核按照文官制度进行处理统计,总督、将军、巡抚等汇总密报到兵部,兵部提出考核意见,交由皇帝或者亲王大臣讨论考核结果。一般情况下,军队的考核由清朝皇帝自己亲自担任,除非皇帝被架空的情况下才有其他人负责。譬如慈禧太后就把控了清朝后期军队高级军官的考核和任用。军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事清朝皇帝抓的最紧,一般不让其他人置喙。

清朝官员的考核内容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是体制系统来源。

清朝体制系统考核官员的内容主要由上级官员的考核评判和都察院系统的考核。都察院负责监督检查官员的贪污、渎职、施政能力等,一般分为中央部分和地方部分的监察,地方的总督一般兼任右都御史的职务,巡抚一般担任右副都御史,分中央和地方监察百官。

至于官员下级的考核,一般都有上级官员负责,一级一级的上报,最后汇总到总督或者巡抚手中,最后提交到吏部或者兵部。

另外一部分则是体制外的,主要由皇帝或者实权派人物(如慈禧)自己负责。主要通过其他官员的密报,和正规渠道互相印证。康熙皇帝时期有“十三衙门”、“密折”制度;雍正时期则加强了“密折”制度,同时也有“粘杆处”这样的机构,监察百官。这也是作为高级官员考核和升迁的重要指标,有时候比正规渠道的考核更重要,任命高级官员毕竟牵扯到王朝政权兴衰。(雍和宫图,雍正即位之后,一度是上虞备用处的中心,既粘杆处)

只单纯依靠体制内的体系来考核高级官员难免上下欺瞒以获得提升,因此有时候清朝的皇帝会抛开体系的考核,自己亲自主抓一部分高级官员的考核。

清朝官员考核的程序。

清朝官员的考核表格最终汇总到吏部或者兵部,考核主要分三大类:平常考核、年终考核、三年考核,平常和年终的考核最后累计成完整的三年考核内容。最主要的考核是三年的大考核,考核的官员按照中央和地方区分,京城官员三年一次的大考核被称作“京察”,地方官员三年的大考核被称作“大计”,这次考核完成之后对官员的升迁、处分特别重要。“卓异”则是最高等级的考核结果,类似于现在的特别优秀,是有名额限制的,这一部分人极有可能获得升迁机会。名额一般大都限制在中央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区间,地方则按照十五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的区间控制,毕竟高端的职位是少的。

三年一次的官员大考核尤其重要,地方上主要由总督、巡抚、将军等负责,中央则是六部尚书各自负责各自手下官员的评判。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般都是自己陈述考核内容,由王大臣或者皇帝负责考核。

汇总之后,吏部考功司则按照汇总的考核内容作出初步的处理意见。主要分:

一、议叙(也即是可以奖励的官员)

官员的小成绩,记录一次,可以是若干次;

官员的大成绩,加一级,可以增加若干级别。

按照记功劳的大小和等级,来决定官员评定的优劣,分特别优秀、优秀、中等、一般、劣等等级别。

二、处分。(官员惩罚)

对于犯错的官员,一般都要进行处罚的,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罚俸禄,从一个月到两年不等;

第二,降级,可以降低若干级别;

第三,免职,免除职务,成为平民;

第四,革职留任。职务免除,但是还干那些事情,类似于现在的戴罪立功。表现好的话,极有可能官复原职。

第五、犯罪则交由职能部门处理。这一处理一般都是由刑部等部门处理,未必在正常的考核时间段。

清朝官员犯错之后,但达不到犯罪的标准,是允许以功劳抵过错的,功过相抵看最终情况决定考核的等级。

三年大考核结束之后,皇帝一般要接见京官评为一等的和地方上评价为一等、二等的部分官员,这一部分官员皇帝要亲自召见,然后看一看是否属实,然后决定升迁与否。

文官主要由吏部尚书、吏部侍郎等引见给皇帝,有时皇帝未必全面考察,但是对主要职务的任命是要详细考核的。

兵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负责武官的引见,考核水平非劣等都有可能被引见给皇帝。

清朝后期腐败,有吏部官员、兵部官员向被引见人索取引见费的情况发生,后成为常态化。

另外,京官五品一下、地方官四品一下,初次做官,都要见皇帝一面,让臣子们认识一下皇帝,这是制度。


清朝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差评怎么办?

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小鞋穿,在评语里面给非常差的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呐?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事情比较少发生。

如果上级官员给自己的下级官员差评,这就有问题了。这样的评价一般都是要归档的,上报到吏部。一般清朝的官员,如果有同科人员或者花钱贿赂就可以知道上级对自己的评价,这对这个上级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让自己的政敌、监察御史等得知,有可能成为攻击自己的证据,会阻碍自己仕途发展。再者,给下属写劣等的评价让上级和皇帝知道了,并不是好事,被认为不能宽厚待人,施政能力欠缺等被诟病,自己升迁可能遭遇障碍!道德操守是一个评价官员的大方向。

因此,上级官员对下级再怎么不满,一般都不会体现在吏治考核之上的,会按照中等偏下的评语来评价。

礼部侍郎能不能担任礼部尚书?

这事可以有,清朝礼部侍郎是礼部的副手,正三品(后改为从二品);礼部尚书则是正二品(后改为从一品),按照清朝官员任职的要求来看是可以担任礼部尚书的。清朝官员的任用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署理。

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官员署任什么职位,如曾国藩在1849年署兵部左侍郎,这个“署”是指初次做这一官职,需要试用几年,试用合格然后转正。清朝前期是2年,后期改为3年。

第二,护理。

一般是指省级官员出缺,由副手代行一把手的职责。

第三,额外任用

指皇帝可以对某个官员进行特别任命提拔。

第四,革职留任。

这一任命则是指革除职务,但是还负责原来负责的事情。

第五,兼职、加衔

这是清朝比较常见的一种任职方式,很多总督、巡抚和军机大臣一般都兼任很多职务或者头衔。

如曾国藩在1860年2月,加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6月实授两江总督,试用期只有4个月,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

如此看来,礼部侍郎是可以担任礼部尚书的,一种是代理礼部尚书,试用期满转正;另外一种则是直接被皇帝任命为礼部尚书。

清朝官员任职的规避制度。

清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同乡为党,官员的祖籍和寄籍500里范围内不得任用官职,防止培养地方势力。在清朝官场体系之中,如果有亲属关系的人同时在一个体系之中做官,下级要回避,调到其他地方任职,防止裙带关系。(回避制度图,古代王朝基本都有这种制度)

清中后期之后,官员的考核流于形式,地方督抚的权力极度扩张,任人唯亲或培养地方势力成为潮流。


穿越再现彼岸


古代的官员选拔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常态的考课,第二是皇恩的简拔。清代由于文官体系的发展已经较为完备,所以这两点都是存在的。

首先是考课,也就是针对京官以及地方官政绩的考察,即文官京察、大计、武官军政。清代的考核制度主要是按照四格八法来进行,四格是考核官吏的内容,包括:守、才、年、政。八法是考察官吏的八类标准,包括: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大致说来,贪、酷、不谨、浮躁侧重官员操守,疲软、才力不及侧重才能,年老、有疾相对于“年”而言。官员所受处分多源于“守”,其次为“才”,次之为“年”。而“政”之优劣直接受守、才、年三格影响,故在八法处分中单纯因政绩不佳而受参罚者并不多见。八法处分侧重官员守、才、年尤其是守、才二格,体现了文官考核德才并重的特点。

第二类,就是皇帝直接加恩,超拔简任。这种情况一般是出于皇帝对于大臣的额外恩宠,比如明珠,高士奇,和珅等人都属于身兼多职,火箭式晋升的例子,都是皇帝的恩典所致。

清代以礼部侍郎升为礼部尚书的例子很多。比如恩格德于顺治十二年五月丁未由礼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渥赫于顺治十五年十二月乙酉由礼部右侍郎接任恩格德的礼部尚书一职。祁彻白再于康熙元年二月庚戌以礼部左侍郎续任礼部尚书。这三任礼部尚书全部都是由礼部侍郎官升一级接任,所以题目中描述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经典守望者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正国级】

从一品:【正国级减】

正二品:【副国级】

从二品:【部级】

正三品:【副部级】

从三品:【副部级减】

正四品:【厅级加】

从四品:【厅级】

正五品:【厅级减】

从五品:【副厅级加】

正六品:【副厅级减】

从六品:【县处级加】

正七品:【县处级】

从七品:【副处级】

正八品:【科级】

从八品:【副科级】

正九品:【股级】

从九品:【副股级】

未入流:【普通科员】

清朝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最主要途径是科举取士,但是任用官吏有资历限制,翰林院、吏部、礼部等部门的司郎官必须是科甲正途出身。清朝官吏出身有正途与异途之分,进士、举人出身者谓之科甲,与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萌生均为正途。但是,在正途出身的官员任用中,仍有甲等及科别的区别,例如,同为进士,鼎甲可直接授翰林院官职,“二甲、三甲进士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管官有差”。

此外,清朝为巩固其统治基础,网罗有用人才,还曾开设“博学鸿儒科”、“孝廉方正科”、“经济特科”等。此类招考皆由皇帝下特殊诏令,临时设置简单考试,以此招揽一些具有特殊才能或在社会上有声望者。已登科及在任官吏均可报考,考后该升迁的予以升迁,该授官者授予一定的官职,这称“制科”或“制举”,与科举一样,算作正途。制科出身的官吏,有时会受到科举出身官吏的某种歧视。

由捐纳或议叙等而得官的,称为异途出身。雍正朝宠臣李卫正是捐钠出身。另外世职和荫叙也是重要入仕途径,不做赘述。

清朝康熙年间,设立了对官员考察的制度,这是效仿明朝的官员管理制度而实施的一项对现任官考核的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对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对地方官的考核叫“大计”。

通过考核后,官员按照“称职”、“勤职”、“供职”三种等级,实行奖惩。并对被列入“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属“浮躁”“不才”者降级;“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尚书之首是吏部尚书。每部各设满汉尚书一名,侍郎各两名。尚书是主官(从一品),侍郎是副官(从二品),有实际例子,雍正年间礼部尚书吴襄(1661-1735)即在雍正十一年从礼部右侍郎晋升礼部尚书。

当然要从工部尚书晋升到吏部尚书要走相当长的路了,康熙朝一代名相陈廷敬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迁工部尚书,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才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历经十七年。

当然也有例外,乾隆年间宠臣和珅,在19岁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说明只要老大赏识,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