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億元進博會總保額,看看背後的健康險力量

8848億元,這是正在進行中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的保險總保額數字。在保障進博會平穩舉行的背後,保險業無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太保是2019年-2021年進博會核心支持企業和指定保險服務商,旗下壽險、產險、健康險、養老投資等子公司共同組成了服務進博會的保險“天團”。在整個進博會保障方案中,除了傳統的產險和壽險之外,專業健康險公司在其中又承擔怎樣的角色?

進博會背後的健康險力量

在此次進博會的保險方案中,共分為兩層:以服務國展中心與進博會等核心主體為第一層需求;圍繞參展商、搭建商、運輸商等相關方為第二層需求。

針對這兩層需求,專業健康險公司能做些什麼?

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保安聯”)總經理陳巍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本次進博會中,太保安聯主要圍繞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提供支持,產品上,提供適合進博群體的高端醫療保險,服務上以“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服務。

“在大規模展會中,健康醫療方面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意外事故、交通工具意外以及疾病等因素導致的醫療行為。”陳巍表示。

陳巍介紹稱,針對進博群體,此次健康險保障方案中提供的是為進博會量身定製的團體和個人高端醫療險,其中前者年度保額最高2000萬元,後者保額最高800萬元,涵蓋公立醫院特需部、國際部、私立醫療機構,費用由保險公司與醫院直接結算。

“上述進博會健康險保障方案可以無縫對接境外就診體驗,幫助外籍人士克服語言障礙,更好地在本土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促進境內外貿易、投資和經濟交流,充分發揮進博會的‘溢出’效應。”陳巍稱。

處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此次進博會無疑是三屆中最為特殊的一屆。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大背景下,進博會的保險服務也從去年以線下為主的模式,升級轉變為“線下+線上”的綜合服務模式。

疫情推動需求,健康險中期目標可達

今年的疫情讓進博會變得特殊,同時也催生了健康險的熱度。在保費受到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下,健康險無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實現6666億元,同比增長17.4%,大大超過同期保險業總保費7.2%的漲幅。

在陳巍看來,疫情期間健康險行業發生瞭如下變化:人們的健康意識顯著提升;數字化進程加快;產品創新迭代加速,健康險逐漸向“價格更低、投保更便利、更有獲得感”的方向發展;服務生態多元化融合,在今年上半年互聯網醫院建設呈現井噴式發展的機會下,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和合作模式更全面地開展醫療產業鏈整合,基於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診前、診中和診後的一站式服務。

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等13部委發佈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對健康險行業給出了未來6年的發展目標:未來6年中國的商業健康保險要保持19%的年均增長率。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規模將超過兩萬億元。

陳巍認為,上述行業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2015-2019年健康險複合增速達到30.8%,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6年商業健康保險保持19%的年均增長率預估並不高。此外,2019年商業健康保險賠款和給付支出是2350萬元,僅佔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的3.6%,與發達國家相比還相距甚遠。加上近年來‘健康中國’政策、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疊加,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很可能會超過兩萬億元。”陳巍分析稱。

陳巍認為,未來重疾險將仍然以壽險的營銷渠道為主力,併成為健康險市場中絕對量增長最大的險種。而醫療險則將是未來五年增長最快的險種,也將是創新最多的領域。“醫療險的本質屬性,是‘服務’而非‘金融’。重服務屬性的產品,並不是要採用精算技術,以低保費、高保額形式贏得客戶;而是和知名消費服務機構一樣,靠批發零售、靠高效供應鏈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有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未來個人補充醫療險的迭代更替週期越來越快,各種新技術場景應用越來越多,將為保險公司帶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和創新機會。”陳巍表示。

除此,陳巍認為,與健康險相配套的健康管理設計要符合人性,要能給客戶帶來持續反饋,要和醫療系統深度綁定。

而科技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無論是人工智能在健康反欺詐領域的應用、5G時代下物聯網實現的醫藥供應鏈、大數據對產品定價創新的支持,還是區塊鏈建立互信連接跨領域合作等,科技將與健康保險穿插融合,充滿想象空間。”陳巍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