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先養神、醫病先醫心

人體是一部有靈魂的機器,因此,要養護也這副機器就不止像愛護一般機器那樣,單純地進行“機械性保養”,而是要以“養神”和“醫心”為第一要務,即進行積極的精神和心理的調治,才能“以神與心養身”的目的。

人體的精、氣、神,其中的“神”也是指人體的心理狀態。《黃帝內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包括了人體之心理和精神活動,而中醫論述人的心理活動,概括為喜、怒、憂、思、悲、驚、恐“七情”。

“七情”本是人之常情,但必須是適可而止,過分了就會發病,這就是精神影響人體臟腑器官的重要表現,分別為: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思傷脾,過悲傷肺,過驚恐傷腎。

為了防止“七情”傷害人體臟腑器官,就必須用良好的精神和心理,對以上過亢的情志加以制約:即當人體有喜事時,要加以控制,在出現狂喜時,可以利用中醫五行相剋理論,用一樁讓自己驚恐的事“以水制火”(即腎水克心火)來嚇嚇自己;當人體因一些事情被激怒時,要加以控制,在出現暴怒時,可以利用中醫五行相剋理論,用一樁令自己感到悲傷的事來緩解盛怒(即肺金克肝木);當人體因不順境而憂思不解時,要加以控制,在憂思過度時,利用中醫五行相剋理論,用一樁令自己忿怒的事來激發自己的心志(即肝木克脾土);當人體因遇不幸的事而悲痛時,要節哀順變,在發生過度悲傷時,要利用中醫五行相剋的理論,用一樁讓自己高興的事來使自己悲傷解除(即心火克肺金);當碰到一樁讓自己受驚的事,要加以控制,如果驚嚇過度了,就必須用一樁讓自己憂思的事來加以鎮靜(即脾土克腎水)。以上利用中醫五行相剋的原理進行“養神養心”的方法,是中醫養生和防治疾病的妙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