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专栏5折优惠券

王医生,我让你给我测血压,而且必须用水银血压计!

我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因为上门诊的时候,常常会有护士,先给大家用电子血压计测量一次血压。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可是总能遇到一些人不相信护士,也不相信电子血压计;只相信医生给他用水银血压计测量的血压。

当然,这个要求很正当,我也会亲自用水银血压计给这些患者测量;所以我门诊的时候常常备用两个血压计:一个水银、一个电子。

那么这个电子血压计真的不值得信任吗?真的不准吗?

一、水银血压计即将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王医生不得不告诉大家,几乎所有的水银血压计都将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无汞医疗的到来,以后我们就只能更多的依靠电子血压计了。

这是客观存在的,更何况医院现在大部分都在使用电子血压计,那么大家怀疑电子血压计准不准到底,以后没有意义了,因为以后只有电子血压计。

首先,这种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朋友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常常两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差别非常大,这难免让人怀疑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

但是,客观实情就是以后都是电子血压计,再一个实情就是医生护士不可能陪着您,跟着您给您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而监测血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能依靠自己。

还有就是,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也会导致误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朋友相信医生,不信护士;其实护士比我们测量经验丰富,护士每天都给很多住院患者测量血压,而我们医生只有没有护士的时候,才会自己测量。

二、电子血压计到底怎么样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1、原理:电子血压计采用的是示波法,示波法是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来得出血压值的。

2、数值:电子血压计则是测出什么值就显示什么值,精确到个位,不像水银血压计只会读出偶数,没有奇数。

3、优点:新型血压计,测量方便,任何人均可操作,本人操作也方便,无水银泄露风险。

4、缺点:确实有质量不过关的血压计,确实给大家带来困扰,导致大家不信任电子血压计。

三、电子血压计测量方法: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1、先休息5-10分钟。测量血压时,安静、舒适地坐好,两腿自然分开,全身自然放松。

2、脱去上臂衣袖,气囊袋紧缚于上臂,其△标记应对准肱动脉处;袋的下缘应在肘窝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不宜过松,以可插入一根手指的松紧度为宜。

3、上臂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颤抖。

4、上臂周经>32cm,应换用16cm×65cm的大号气囊袋。

5、自动测压过程,患者不能有动作,否则因肌肉运动出现的假波,使测压失败。

6、两次测量中间间隔3分钟以上,并且部位、体位要一致。

四、电子血压计不准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理论上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应该一样,至少相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大家总觉得自己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和医院用水银血压计测量不一样呢?有这么多困扰呢?

1、仪器本身精确度问题,购买时最好选择大品牌,好口碑的产品。

2、使用者操作问题,操作不当会引起数值较大的出入。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卷绑得不论过松、过紧都有会使血压测量值偏低,合适的程度为袖带卷绑后,袖带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头。末梢循环系统障碍者 (一般可由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 其手腕与上臂的血压测量值可能有较大误差 , 建议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而不是腕式血压计。

3、人为因素

如果方法不正确,即使选择哪种血压计都不准,水银血压计更不准,为什么呢?你想想,水银血压计是人听的,误差本身就大,其次这是个主观数据,您根本看不到,听者说多少就多少。而电子血压计不同,显示的数据我们都能看到。

4、其它影响

我们的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血压计问题,不仅是测量者水平问题。

还包括很多因素,下节会提到。

五、手腕式和指套式血压计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专家分析完这5点,找到原因!


一般不推荐用于检测血压,这主要是因为手腕式检测时低于心脏水平,而指套式受动脉弹力回波的影响明显,致使这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够准确,其手腕、手指同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较大(10毫米汞柱)。

目前市面上可以公开销售的电子血压计一般都是经过了国家标准验证的,应该说其准确性是比较高,当然最好是大公司的更好。

建议选择臂式血压计,不建议腕式血压计。

最后,要说一句话:即便是市面上销售的血压计都是正规产品,但王医生始终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还要期盼我们的监管部门能够给力,把好关!

#健康科普排位赛###423知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