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编辑| 步叔

字数:2107 | 预估阅读:16分钟


人生就是这样,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谁能努力坚持到最后,谁就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那些选择了坚持的人,他们坚信,只要是在朝着实现心愿的方向走,当下的所有努力就都是值得的。


有人问涵哥:

“涵哥,为什么你的主持功力那么深,临场反应能力那么强?真羡慕你有这种天赋!”



汪涵笑着回应说:

“很多人以为我是凭空变成这样的,其实我背地里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

我大概从十几二十年前,就从来没有进过练歌房,我也从来没有去泡过吧。

天天躲在家里不断地看书,而且经常是从夜里九点看到早上七点。

我还会把我认为最好的句子,或者是最感动我的一些思想,不断地在自己内心咀嚼。

有的时候我甚至还对着镜子去重复练习,就是为了自己在说的时候更加自然。”


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汪涵在主持方面与生俱来的天赋。


然而,汪涵却打破“天才”的说法:谁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那些看不到的默默努力和咬牙坚持,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所以,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努力。然后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01

成功没有捷径,全凭下笨功夫


胡适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聪明人因为出色的观察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许多“捷径”,于是毫不犹豫地转投捷径的怀抱,但是时间一长,捷径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发现走到尽头是堵墙,却也已经很难回头。


捷径看似便利,省去了很多弯路,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磨练的机会,更无法辨别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朋友立冬是个记者,每天外出采访撰稿。专业出身的她,深知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多的信息量,也就是说要采访很多人,然后整理资料,提取出可以采纳的部分。


但是,这实在是太累人,在最初的热情消退之后,立冬逐渐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她慢慢开始尝试寻找一些新的捷径。


无疑,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在文字方面也颇有天分,用文字写作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对她来说并不难。


立冬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于是随着入行的时间一长,还真叫她发现了一些“捷径”。


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信息的数量不够怎么办?花了这么多精力采访又有多少转化率?她自我反问着。想到这些,她便理直气壮起来,想着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文采来补充信息量,她这样对自己说。


正如她所想的,她对文字的掌握很娴熟,即便没有事实,只坐在电脑前也能写出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的文章。


她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报社悠闲地工作着,每天看着同事们风吹雨打地出去采访,暗自有些得意。


然而,一年过去了,她发现自己在表达方面没有任何进步,她不得不用更加激进的语气去撰写文章,有时甚至还伪造资料来源。


由于她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文章也开始被人说是花拳绣腿。


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而那些在她看来有点“笨拙”的同事,却已锻炼了文字的表达能力,再加上自己充足的信息量,他们总能写出引起讨论的文章。


此时,她才后知后觉地开始有些后悔,但因为长久的习惯已经形成,她很难再做出改变。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所以,肯在背后默默下笨功夫的人,才能真正夯实内功,从而,走得更快。


02

做人没有高招,唯有朴拙二字


做事要脚踏实地,舍得下笨工夫,做人要有朴拙态度。


所谓朴拙态度就是凡事不要处处走捷径,不要处处争先、便宜占尽。


听说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对精英夫妻,一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一位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在国外有前景很好的工作,但是二人不好好工作,却喜欢走捷径,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内部信息,非法交易股票获利,被查后获刑,不但丢了工作,还要缴纳罚款,甚至被驱逐出境。


他们可谓不是不聪明,而是毁在太聪明上了。


有一句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如此。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其实更应该懂得,守拙的真谛所在。


钱钟书是公认的“聪明人”,许多人说他记忆力特强,读书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罢了。


我加班领导都看见凭什么不是我升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暗处努力!


他读书时,总是要做笔记,一本书会读很多遍,笔记也会不断地添补。他做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他一般把书读完了,就会送人,家里存留的只有笔记,也因此,他虽然学富五车,家里的藏书却只有一个书架。


用这样“笨拙”的办法记笔记,正是钱钟书成为“聪明人”的原因,也是他持续创作的源泉。


成功没有捷径,任何人想要成功,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03

写在最后


我们平时做事情,总觉得那些踏实下笨功夫的人太死板了,殊不知,在别人下死功夫走上坡路的时候,你却还是原地踏步。


其实,踏踏实实做事,不走捷径,不耍小聪明,看起来有些笨、有些拙,却是最聪明的做法。


真正的努力是无声的,虽不说,但心里有力量,有朝一日,不鸣则已,鸣则惊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