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喜歡看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對於天龍八部中的一個地名應該印象深刻,那就是雁門關,小說裡面的好多大事件都發生在雁門關。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萬里長城上,有許多關鍵性的關隘要塞。其中,有9座關隘要塞被稱為“天下九塞”,即今天的雁門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紫荊關、楚長城、黃草梁、井陘關、句注塞、平靖關。

在這9座關隘要塞裡,又以雁門關為首。雁門關因此被稱為“中華第一關”。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歷史最為悠久、戰爭最為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廣的關隘要塞,經歷了數千年的風吹雨打,見證了從西周以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因此人們說“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

遙想3000年前,周穆王即位之初,雄心勃勃地四處征伐。為了對北方遊牧民族形成威懾力,周穆王還花了兩年時間,行程35000多里(古裡),對邊疆地區進行巡視。周穆王巡視的地點之一,就有雁門關。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戰國時期,雁門關一帶屬於趙國管轄。趙武靈王繼位後,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推動趙國日益強盛。趙武靈王在打敗了林胡、樓煩的入侵後,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隨後,名將李牧奉命鎮守雁門。他率領精銳的騎兵部隊,以誘敵深入之策,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嚇得匈奴十多年不敢南侵。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著手反擊匈奴,派蒙恬率30萬大軍進行北伐,向匈奴發起主動進攻。蒙恬從雁門出塞,將匈奴打得落荒而逃。匈奴騎兵被迫撤退700裡,逃到陰山以北,從此不敢南下進犯,即“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蒙恬收復了整個河套地區,又駐守邊境10多年,使得匈奴不敢來犯。

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0萬大軍,出雁門追擊韓王信和匈奴軍隊。匈奴軍隊使用誘兵之計,將劉邦大軍重重圍困在白登山,長達七天七夜之久。幸好謀士陳平出了一個計策,收買了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劉邦才得以脫險。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漢武帝繼位後,對匈奴展開反擊。一時之間,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在雁門內外多次擊敗匈奴軍隊。李廣擔任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

無休止的戰爭,給民眾帶來了深深的災難。於是,漢朝、匈奴和親了。年輕貌美的王昭君,從雁門出塞,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昭君出塞”,換來了較長時間的和平。雁門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前有“昭君出塞”,後有“文姬歸漢”。東漢末年,兵荒馬亂,一代才女蔡文姬被俘虜至南匈奴,成為左賢王的夫人。曹操知道這件事情後,派人帶著禮物到南匈奴,要將蔡文姬接回來。左賢王不願意呀,但又不敢違背曹操的話,只好將蔡文姬放回中原。蔡文姬從雁門入關,回到了離別多年的家園。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歷史總是在不斷重複中前進。615年,隋煬帝意氣風發地開始了他的北巡。可是,當他來到雁門一帶時,遭到了突厥大軍的襲擊,危在旦夕。就在這時候,隋煬帝採用了當年劉邦的老辦法,走了“夫人路線”,派人向始畢可汗的夫人義成公主求救,這才使得突厥退兵。

隋朝壽命太短,還沒來得及向突厥報仇雪恨,就在此起彼伏的起義浪潮中覆滅了。

“鐵打的雁門,流水的王朝。”唐朝建立後,依然面臨著突厥的威脅。唐朝不修長城,卻在雁門一帶修築了一道險峻的關口。這道關口之高,連大雁都飛不過去,因而得名“雁門關”。

雁門關,成為唐朝興衰的見證者。老將郭子儀,出雁門關,平定了“安史之亂”。名將薛仁貴長期駐守雁門關,防範突厥騎兵南下。僅僅是唐朝,雁門關一帶就發生了40餘次戰爭。

金戈鐵馬,催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歌。有“鬼才”之稱的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就寫了一首《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國史

宋朝時期,宋朝與遼國在雁門關多次展開拉鋸戰,湧現出以楊業、楊延昭為代表的楊門虎將。

元朝時期,雁門關一度被毀壞。到了明朝,吉安侯陸享在雁門關附近重新修建了一座關城。

在和平年代,雁門關記錄的是官員治理。當年,雁門關兩側時有老虎出沒,傷及百姓和商人的性命。鎮守雁門關的官員叫馬公。他弟弟毛遂自薦,要剷除老虎,為民除害,沒想到反而被老虎傷害。馬公悲憤交加,為弟報仇,終於將老虎殺掉。當地百姓捐資了一塊“馬公殺虎處”碑,並將他弟弟的遺體埋葬於碑旁。

清朝時期,由於邊疆穩定下來,雁門關逐漸失去了邊關的作用,城牆逐漸荒廢,任風吹雨打,無聲地訴說昔日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