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吸取前朝經驗,北宋在軍權的控制方面做足文章

北宋作為統一五代十國封建割據形態的又一箇中央集權王朝,實際上在封建層面的各項制度上,都做了進一步的改革,以此來進一步穩定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維護統一局面。

政治上確立了士大夫政治,將富有忠君愛國思想的文人,填充至統治集團,以此保障北宋皇帝對於封建官僚的把控,防止武將專政現象的再度出現。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與此同時,出於對唐末、五代十國以來藩鎮軍隊的跋扈割據,導致政治局面混亂的教訓吸取,北宋建國之初,便將軍隊的管理之權全部收歸中央。

皇帝實際上掌握著北宋禁軍的最高統兵和調兵之權,這就將皇權政治進一步推進到了新的高度,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軍隊作亂,穩定了封建政權的統治秩序。

眾所周知,北宋一直存在嚴重的三冗問題,即冗官、冗兵、冗費,這造成了北宋政府每年大量的財政支出。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由此使得縱然商品經濟空前發達的北宋,依然處於積貧積弱的狀態,冗兵的意思就是北宋王朝,實際上擁有一支數量非常龐大的軍隊。

這支軍隊主要由禁軍和廂軍構成,從《水滸傳》中林沖曾經擔任過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影視劇情境,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宋的軍隊體量規模非常之大。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北宋王朝一經建立,便十分注重對於軍隊的掌控,但是又為了防止邊兵數量過多,重蹈唐朝時期藩鎮割據的覆轍,因此北宋將大量軍隊全部收歸為禁軍,受到北宋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以此加強政府的管控能力,抑制節度使軍事專權局面的出現。

實際上北宋的這一做法確實有效抑制了武將跋扈,藩鎮割據局面的出現,由皇帝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實際上有效保證了軍權的集中化管理。

人數陡增,軍人待遇嚴重下降

北宋軍隊發生大規模擴軍行動,實際上是在仁宗時期,這時候北宋的內外局勢,出現了非常顯著的變化。

一方面党項人宣佈脫離北宋王朝的控制,建立了獨立的西夏政權,並且頻頻對宋夏邊境地區訴諸武力,對於北宋便民的生活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此時北宋還要時刻面對遼朝契丹人的軍事進攻,因此北宋軍力十分吃緊,不得不選擇擴大禁軍、廂軍規模,增強軍隊實力。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另一方面北宋內部的社會危機也在不斷加重,地方的社會動亂,特別是流民起義不斷加劇,這令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十分頭疼。

為了能夠限制流民勢力的擴大,北宋開始以軍隊招募的方式,將這些失去自己生產資料和經濟基礎的流民,吸納進軍隊當中。有的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禁軍、廂軍,有的進入到了州府下轄的鄉兵集團。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如此一來,北宋的軍隊規模便呈現出了空前擴張的趨勢,根據史料記載,仁宗時期北宋王朝光是禁軍和廂軍的數量,就能夠達到驚人的140萬,而整個北宋王朝登記在冊的戶籍人口也不過幾千萬而已。

佔國民數量比例如此之高的軍隊,實際上使得北宋在軍費支出方面大幅度增加,使得整個王朝的經濟壓力陡然上升。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宋史》載:"泗州等軍,去歲虜掠人移,未曾耕種。且近淮北流移之民稍多,米價突長,極邊之地,販運不通,將本軍米斛比市價減半,置場出糶,每日糶及五十碩。"

對於禁軍和廂軍的軍人待遇,實際上北宋政府是有著明文規定的,從紙面上的條令可以看出,其軍人待遇還是比較優厚的,特別是禁軍系統。

但是這在軍隊規模尚且可控的範圍內還可以推行,一旦軍隊人數大幅度增加,遠遠超越北宋政府的軍費預算,那麼軍人的待遇馬上就下來了。

原來的明文規定,也只能夠變成一紙空文了,此後北宋軍人的待遇急轉直下,這也成為了北宋人為何不願參軍的重要原因。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政府募兵安家費毫無保障和信用

北宋王朝實行的是募兵制,這項招募士兵的政策實際上在唐朝玄宗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而募兵制的出現,實際上也一直被歷史學家們認為,是中國封建歷史時期軍事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要革命。

募兵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原來百姓的封建兵役廢除,原則上不是每個人都有必須當兵的義務,而在募兵的過程中,由政府出資,進行所謂的軍人招募,以此來完成軍隊系統的構建。

北宋時期的軍隊主力實際上是禁軍和廂軍,像什麼鄉兵之類的只是歸地方州府管轄,實際上只是民兵,負責日常的基層社會治安罷了。

而禁軍和廂軍則是由北宋政府直接統轄的,這兩個軍種中,禁軍是主要負責打仗,衝鋒陷陣的,他們士兵身體素質強,受到極為專業和嚴格的軍事訓練,具有優良的作戰能力。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而廂軍主要負責軍隊的後勤管理,很少去前線作戰,他們日常工作是進行軍事屯田、輜重運輸等等,為禁軍的前線作戰進行充分的後勤供給。

北宋在招募禁軍和廂軍之時,在招募費上,也就是我們說的安家費,也因為兵種的不同,從而出現多少之分。

“工資”少,危險係數高,綿薄的待遇下,北宋人民越來越不願從軍

《宋史》載:"不應充軍者,於法逐便者,且追納元請投其軍例物訖,上報合屬去處,給公任憑放逐便。若非品官之家者,且無例物回納,宜願依舊充軍者聽。"

禁軍的安家費比較高,一般來說為每人10貫,其實還是比較豐厚的,對於廂軍的招募一般都針對受災民眾,因此安家費也就要比禁軍低得多。

不過隨著北宋軍隊數量的增加,在招募進行安家費發放時,北宋經常沒有足夠的錢,因此政府不得不以布帛進行代替。安家費的不足額情況愈發嚴重,代之的布帛實際上經常是積壓已久的庫存,質量很差,這也導致了人們更加不願意從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