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最近,疫情逐渐放缓,报复性的"离婚潮"却悄然来到。

根据新闻报道,自3月开始,各地婚姻登记处的离婚预约人数都已经爆满,有的地方甚至预约到了5月份。

朋友花花就是这蠢蠢欲动中的一员,她受够了生活琐事和感情不和的苦,本想要干净利落地离婚走人。

但是,考虑到8岁的女儿,花花还是犹豫了,鼠标一直停留在"预约离婚"的网页处,迟迟不敢点下去。

因为,她担心:父母离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一、离婚会影响孩子成长吗?

父母离婚,确实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电视剧《小欢喜》中,父母离婚,就是乔英子患上抑郁症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父母离异的孩子能够成长得很健康。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李嫣患有先天的唇腭裂。许多身体残疾的人都会比较自卑,但李嫣却能在护肤视频中,自信地说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完美的,那是因为我比较会打扮"这样的自信话语。

你看,12岁的她,在星光熠熠的巴黎时装周上,走起秀来,云淡风轻,落落大方。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所以,我们只能说,离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这个影响究竟是好是坏,以及影响程度多深,没有完全一致的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尽相同。

二、离婚是怎么对孩子造成影响的?

其实,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效,主要取决于大人对待离婚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重视程度。

有一些人离婚后深陷在自我情绪中,无法看见孩子的需求。这时候,孩子就被迫卷入了夫妻间的纷争,成为了"报复性工具"。

表姐和她的校园初恋领证结婚了。婚后,她全心投入家庭,甘愿"为君洗手作羹汤"。5岁的儿子小飞活泼可爱,生活甚是美满幸福。

哪能想到,在这而立之年,丈夫竟然向她提出了离婚!

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那样,表姐因为丈夫的外遇,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但她却又没有唐晶那样的挚友和贺涵那样的"白马王子"。于是,得不到救赎的她开始变得阴阳怪气起来。

为了报复丈夫,她故意不让孩子与爸爸见面,有时候甚至在孩子面前讲爸爸的坏话,比如"爸爸有了新的家庭"、"爸爸不想来看你"……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这些话,我们大人都听着刺耳,纷纷劝表姐"放手吧""想开点"。可她却像是走进了死胡同,自己永远拐不了弯,也出不来。

当小飞被迫卷入大人的纷争时,他开始承担大人的"情绪重量"。平日里闪亮的双眼逐渐黯淡下来,失去了光彩,整个人也垂着头,没有了往日的活力,真叫人看了心疼。

显然,夫妻之间这种相看两相厌的态度以及不断抹黑对方的行为,才是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的最大缘由。

苏芩在《女人越独立,活得越高级》中提到:"即便有新欢,也不要把旧爱说得太过不堪,感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任何'果',都是两个人种下的'因'。"

所以,如果离婚了,请注意不要让孩子卷入你们之间的纷争。

三、离婚后,请把养育孩子当成双方共同经营的事业

也许,你正迫不及待地期待着终结这段婚姻的终结。但是,由于孩子的存在,离婚并不是真正的终点,而是另一段关系的开始——你们需要共同养育孩子,请把它变成一项双方共同经营的重要事业。

在这一合作事业中,有以下几项建议可供你选择:

1、主动宣布离婚消息

当父母决定离婚时,第一个要面对的难题,就是怎么跟孩子说清楚这件事。

与其让孩子从别人口中得知这则“天崩地坼”的消息,还不如家长自己直接向孩子宣布离婚的消息。

堂弟壮壮曾经跟我描绘过,他得知爸妈准备离婚时的心理想法:心里先是"咯噔"一下,继而大松了口气。

据他所说,此前家里的气氛就像是拉满了的弓——紧张异常。他就已经隐隐约约地猜到要有事情。

所以,当爸妈坐下来,准备好好谈论"离婚"这件事的时候,壮壮反而感觉松了口气。

你看,现在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成熟得多,也厉害得多。我们可以相信他们的反应力和抗挫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宣布离婚的原则是——只对孩子说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必要展开离婚细节。具体来说,像是"妈妈受不了你奶奶的冷嘲热讽"、"爸爸有了新的朋友"这类话语就不用说了。

当然,向孩子开口说出这一事情并不容易。在向孩子宣布之前,请花时间讨论、准备、演练。

2、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因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他们可能会认为每一件事情都和他有关——爸妈离婚是他造成的,是他的错。

这时候,父母需要及时帮助孩子理解缘由,并且强调"这不是你的错"。

在电影《克莱默夫妇》里,有这样一幕场景:

孩子在妈妈离开后,小心翼翼地问了爸爸这样一个问题:"妈妈的离开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乖?如果是,那爸爸会不会也离开?"

看着孩子诚惶诚恐的表情,父亲沉思了一会,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比利,妈妈很爱你,妈妈走不是因为你。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懂不懂,但我尽量解释。妈妈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一直想让她成为我想要的那种太太,她一直在努力使我开心。


当她做不到时,她想和我谈谈,而我却只顾自己的事,没有听她倾诉……你妈妈本来早就想离开,她一直没走,是因为她非常爱你。她离开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原因。"

这位爸爸显然就做得很好——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温柔地把孩子带出了“自我埋怨”的怪圈。

3、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继续爱着你"

离婚时,孩子会担心害怕:爸爸妈妈不爱对方了,那么会不会有一天也不爱我呢?

这时候,你就需要让孩子知道:虽然夫妻离婚,不再爱对方了,但你们"爸爸”、“妈妈"的身份角色还是不变的,会一直爱着他/她。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我们可以来看看自媒体大V咪蒙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她对儿子唯唐说:"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变淡了,但对你的爱,一点都没变,以后也不会变。我们一直守护你。"


唯唐说:"我有点难过,但我能理解。就像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一个女生,但从某天开始,莫名其妙地,我对她就没感觉了。所以我懂你们。你们开心最重要。我没问题,别担心!"

虽然咪蒙的"毒鸡汤"让人敬谢不敏,但她此番处理育儿的方法,却是值得赞同的。

4、尽量减少"失去"的东西

孩子在父母的离婚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

如果可以,请尽量减少他生活上的其他改变,比如继续和爸爸妈妈见面,还是在原本的学校上课,与熟悉的朋友、老师相处……这将有利于他/她适应新的生活。

在这方面,王菲和李亚鹏就做得很好。

王菲曾在微博上对李亚鹏写下了"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这样的分别话语。但是,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两人却还是携手前行,并肩作战。

比如,他们会一起给女儿过生日,其乐融融,丝毫没有其他离异家庭那种"剑拔弩张"的样子。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5、协商一致养育方式

如果孩子要轮流在两个家庭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讨论好一致的教养方式和规范,比如:

· 孩子能不能买手机?

· 孩子玩几个小时的电脑?

· 孩子该几点睡觉和起床?

· 孩子有行为问题时,该如何处理?

……

如果双方的养育方式能够和谐一致,那么,孩子也就能适应不同家庭生活带来的差异感。

6、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失落和悲伤

每个孩子面对父母离婚的方式不同,也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情绪和行为,请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失落和悲伤。

他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觉得失落和悲伤……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情绪。不论孩子有哪些感觉,请告诉他们每一种情绪都是正常的,鼓励他们分享情绪和感觉并接纳自我。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陪伴孩子度过这段"心理敏感期"。

四、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黄维仁博士在《窗外依旧有蓝天》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指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可以断言,离婚会造成子女的心理疾病,增加犯罪这一假设。相反的却有许多例子表明,只要处理得当,父母离婚的不幸可以获得转机。"

但是,如何获得转机,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需要做到是,从宣布离婚起,就注意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并且和对方互相合作,做出对孩子发展最好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