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王夫人曾感叹三春身边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人,馀者竟是小鬼儿似的。实在是可怜!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

其实王夫人拿三春与贾敏比较,还是远比了,贾府中还有一个更娇生惯养,金尊玉贵的,只是此人不是千金小姐,而是千金公子。

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贾宝玉,荣国公之孙。为什么强调他是荣国公之孙呢?因为荣国公去世,大房袭了爵,却也只是一等将军,二房萌荫不过是个六品员外郎,算起来自然是荣国公之孙更气派。说起来,贾敏是实实在在的国公之女,正是贾府鼎盛的时候,她是怎样的千金体统,我们不可知。但宝玉的体统却是羡煞众人:在内有七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婆子若干,在外有小厮十个。

可饶是如此,宝玉房里的大丫鬟袭人却还是忙不过来。今天找湘云做个扇套、蝴蝶结,明天让她做个鞋袜。后来得知湘云在家做针线做到半夜,心内后悔,幸而宝钗主动揽了去。

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袭人道:“偏我们那个牛心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做,我又弄不开这些。”宝钗笑道:“你理他呢!只管叫人做去就是了。”袭人道:“那里哄的过他?他才是认得出来呢。说不得我只好慢慢的累去罢了。”宝钗笑道:“你不必忙,我替你做些就是了。”袭人笑道:“当真的?这可就是我的造化了!晚上我亲自过来——”

“家里活计上的人”指的是针线房,或者说是针线房的婆子。毕竟袭人说湘云做的扇套是外面的姑娘做的,宝玉也接受了。那么问题就来了,除了婆子,宝玉房里的丫鬟也是一大堆,怎么就是袭人你一个“慢慢的累去”了呢?哦,对了,晴雯是个“横针不拈,竖线不动”。

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说起来晴雯脾气大,但是针线是真的好,也正因为这一点,贾母才打算把晴雯留给宝玉做姨娘。而晴雯虽是伺候宝玉的,但实际上还贾母的丫鬟,因此平时还会做着贾母的针线。

除此之外,37回,袭人指使晴雯几人去探春那里取缠丝白玛瑙碟子时,晴雯、麝月、秋纹三人正在做针线。52回,晴雯病重,还在夜缝孔雀裘。这孔雀裘也有些来历,寻遍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然而无人认得,更无人敢揽此活计。78回,晴雯病故,宝玉身上穿的正是晴雯做的红裤子。

都说熟能生巧,难不成晴雯的针线是凭空练成的?书法三天不练就手生,晴雯平时横针不拈,竖线不动,就敢动无数有名裁缝都不敢接手的孔雀裘?

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尤记袭人找湘云做鞋袜时还说“我是个什么儿,就敢烦你做鞋了”,转眼通过宝钗我们就知道袭人还找湘云做过蝴蝶结。这蝴蝶结也是给宝玉用的?

再看看袭人对晴雯的质问:

“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

“一般”这个词用的好啊!

可纵然晴雯真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可除了袭人自己和晴雯,尚有五个大丫鬟,难道她们也如晴雯一般横针不拈,竖线不动?

袭人:针线活我忙不过来。探春:丫头老婆一屋子,抱怨给谁听!

探春曾因赵姨娘抱怨“正经亲兄弟,鞋塌拉袜塌拉的没人看见,且做这些东西”,登时沉下脸来:“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

其实探春这话回袭人正好,几个姑娘只有丫鬟三两个,也没见她们的丫鬟四处找别人帮忙,更遑论找到别人府上去。怎么宝玉这里丫鬟一大堆,就需要到处找别人帮忙?哪怕真的帮不过来,外头的姑娘做的,宝玉不也愿意用着?怎就需要找他府姑娘帮忙?

恐怕袭人的抱怨不为抱怨,只为邀功。不是因为找不到丫鬟做,而是因为不想让别的丫鬟做。哪怕让主子做,假以外头姑娘的名,哪怕是自己慢慢的累去,也比让其他丫鬟占着这个功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