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一個“心機婊”的經典傳說

嫦娥奔月——一個“心機婊”的經典傳說

文/榮榮

這兩天,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在月球上成功著陸,西方人感情複雜,各種羨慕嫉妒恨。

而國內輿論好像反應不大,見怪不怪,舉重若輕。

這也難怪,自古以來,在中國人認知中,月亮似乎一直都是我們的“自留地”一樣;你看,嫦娥奔月、吳剛砍樹、玉兔搗藥等故事中的人物,哪個不是咱中國人?

即使月亮上最著名的建築——廣寒宮,也是濃濃的漢文化蘊味,跟外國人沒半毛錢關係。

再這麼扯下去,就有點罔顧他國感受,不知所云了。其實我今天的話題有點八卦——嫦娥不是個好女人,而是個標準的“心機婊”。

這難免與我們心目中的女神,嫦娥仙子印象大相徑庭,相差甚遠。

嫦娥奔月——一個“心機婊”的經典傳說

如你所知,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般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上古英雄后羿,自幼善射,其力無窮。時十日並出,炙烤大地,民苦不堪言。羿挽弓搭箭,射落其九。

西王母感其功高,贈長生不死藥謝之。徒適逢欲盜之,后羿之妻嫦娥不想被惡人所得,搶食之。於是,飄飄然成仙飛舉於月宮中。

說法二:后羿實為暴君,嫦娥不想后羿長生不老,繼續禍害黎民,偷偷吃了長生不老藥,飛到了月宮中。

以上無論哪種說法,都是個好意思。說明嫦娥正直勇敢,大愛無疆,值得我們敬仰膜拜,萬古傳頌。

但還有第三個說法:

東漢《淮南子》作的註解中寫道:“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古典文獻《山海經》中也有過相同的表述。李唐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看來所言非虛。

——嫦娥偷盜了丈夫的不死仙藥,自己獨自成仙,到月宮享清福去了。

嫦娥奔月——一個“心機婊”的經典傳說

后羿與嫦娥的愛情,原來是這樣的,真是始料未及,大跌眼鏡。

人人都向往美好,可事實往往讓我們手足無措。

我們就不難理解,假如后羿與嫦娥真的兩心相印,縱然天人永隔,后羿能射落太陽,為何就不能將月亮也射下來,與妻團聚?

一個變了心的嫦娥,后羿要她有何用。

可嫦娥奔月之後,真的有那麼好嗎?《淮南子》一書中還有後續: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所謂“蟾蜍”者,癩蛤蟆也!嫦娥盜夫不死之藥,獨食之,受到了報應。

嫦娥這位心機深沉的女人,在清輝冷月之中,孤單寂寞。只能日日夜夜,夜夜日日,數著吳剛沒完沒了的砍樹斧聲,聊以自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