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圖文| 黃懷信 冀城晨光

絲綢之路,連接中國與亞歐大陸的商貿通道,是古代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連通了世界東西兩大文明。它是一段輝煌的歷史,一座文明的橋樑,對於每個走過它的人,又是一段文化的旅程。黃懷信,就是一位絲綢之路上的旅行家,80後的他出生在絲路旁,也許他也沒想到,小時候門前的這條不知所向的路,走出了他的人生。

心無所向,不知何往。懷信行走在千年的絲綢之路上,追蹤古代文明。印度,就是他這次旅行的目的地。

印度,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得名於 Sindhu 河(印度河)。中國漢朝將其稱為“天竺”、“身毒”、“信度”等,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始稱為印度。

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公元前7世紀到前4世紀是印度歷史上一個列國征戰的時代,史稱“列國時代”。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佛教在亂世之中產生,在與各派思想的鬥爭之下發展。

印度是一個宗教的國度,宗教哲學構成了印度古代文化的基礎。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追求精神而蔑視物質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滲透到了印度文化的各個領域,成為印度文化的精髓。

佛陀,就誕生在這樣一個充滿宗教哲學的國度。公元前565年,釋迦牟尼生於迦毗羅衛城(尼泊爾南部提羅裡克),比孔子年長12歲,族名喬達摩·悉達多。這位王子創立了佛教,被譽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

01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為佛陀成正覺之地。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處之布達葛雅。

佛陀經歷六年苦行之後,獨自走到菩提伽耶,於畢缽羅樹下金剛座上結跏趺坐,潛心修禪,覺悟成佛。這一年佛陀35歲,相傳是臘月初八日。因此,畢缽羅樹被稱為菩提樹,菩提伽耶是佛教的誕生地。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在佛陀正覺後250年,阿育王來此朝聖,在佛陀覺悟的菩提樹下安置了一塊金剛座,並於菩提樹旁建了一座塔寺。稱為大覺寺,大覺塔。

現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紀間之緬甸國王所修造者,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觀九層,內部實僅兩層,四面刻有佛像佛龕,雕鏤精緻莊嚴。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02

王舍城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王國首都,在今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傑吉爾鎮。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後,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聖地之一。

佛陀成道後,先在鹿野苑宣講“四諦”、“十二因緣”和“八正道”等佛法,稱為“鹿野苑初轉法輪”。在鹿野苑度過夏季後,佛陀帶領眾弟子回到摩揭陀國的王舍城,開始了他的傳教旅程。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王舍城內有佛教僧徒們的第一座精舍,城外靈鷲山是佛陀講法的之地。

靈鷲山峰頂有一岩石矗立,形如鷲鳥之頭。故名靈鷲山。佛陀在此駐留12年,在城外東面的靈鷲山的石窟中繼續修行,並向摩揭陀國王頻毗娑羅和佛教信徒們宣講了《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等重要佛教經典。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靈鷲山說法臺

佛陀涅槃後,大家希望把佛的口頭說教固定下來,於是選出最有學問的僧人在大眾集會上背誦經典,由眾弟子議定,稱為“結集”。這種結集共有四次。公元前486年3月15日,在佛陀涅槃九十天後,在摩揭陀國王阿闍世的支持下,在王舍城外主持了五百羅漢集會。在大迦葉的主持下,由阿難主述,經過參會羅漢共同討論確認,將佛陀的思想進行了歸納整理,形成了佛教教義系統。稱為“王舍城結集”或“五百結集”。

03

吠舍離

吠舍離,古印度離車國都城,大智者維摩詰居住的地方,佛陀弟子阿難在這裡入滅,佛教經典中記載的“第二結集”發生這裡,佛教派別從這裡產生。懷信筆錄

吠舍離,在今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北的穆查發浦爾,為釋迦牟尼時代著名的大城市。佛陀在此城預言自己即將入滅,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是居住在這個地方,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

“王舍城結集”一百年後,吠舍離的僧人們希望放寬戒律規定。七百比丘在吠舍離城舉行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修正了經文,也是佛教的根本分裂。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04

桑奇

2300年前位於印度中部的佛教中心,印度最古老的佛塔和寺院。根據考古發現,這裡也埋葬著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舍利的地方懷信筆錄

桑奇,位於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村。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共建有 8.4 萬座窣堵婆(佛塔),其中有 8 座建在桑奇,現尚存 3 座,編號為 1、2、3 號。桑奇大塔為 1 號。

大塔為半球形建築,直徑 36.6 米,高 16.5 米。

最初是公元前250年左右由阿育王修建的,原為埋藏佛骨而修建的土墩,後經擴建,在覆缽土墩外面壘砌磚石,頂上增修一個方形平臺和三層傘蓋,底部構築了石砌的基壇和圍欄。又在圍欄四方陸續依次建造南、北、東、西四座砂石的塔門牌坊。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塔柱上波斯風格的有翼獅子、有翼公牛、忍冬紋,與印度風格的馱著法輪的大象、藥叉、蓮花紋裝飾交相輝映,無不體現出文明的交融。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05

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古印度著名佛教寺院。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北,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東南巴拉貢村。公元5世紀前半期由笈多王朝鳩摩羅·笈多一世(415—455年)創建,此後歷代國王相繼擴建。至七八世紀時極盛。有八大院,盛時主客僧眾常至萬餘人。

原系釋迦牟尼大弟子舍利弗的誕生及逝世處,釋迦牟尼本人亦曾路經此地說法。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行者:走進印度

文化,慰藉人們的心靈。

佛教,是印度的哲學,也是古代中印人民的情感共鳴,滋養了兩千年來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樹,滲透到了中華文化中。

懷信,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旅行者,文明的朝聖者。

走在絲綢之路的曾經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