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當上皇帝后重用賈詡,孫權得知後為何斷言魏國要亡?

小米數碼


賈詡作為涼州士人中的一員,在董卓、李傕這些武人掌控朝廷之時,他能做的只能是團結在他們周圍,不存在站到對立面,這是不可能的事。漢末的鄉黨情懷是普遍現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現實也不可能讓他遊離於涼州集團之外。

董卓時期

在董卓時期,賈詡只不過是中郎將牛輔下屬的校尉而已,他距離董卓的中間還隔著牛輔,讓他匡正朝綱,這也是不可能的事,董卓信賴的人是蔡邕、王允。

等到董卓身死,幷州人王允掌權,涼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加上“盡誅涼州人”的謠言,賈詡幫助目光短期的李傕等人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這一點,如果非要用上帝視角的“東漢滅亡”來看,認為賈詡是亂世,這是偏見,是預設“王允是大漢忠臣,匡正朝綱的能臣”的立場去強行誣陷的結果。

史書上的事實是:王允掌控朝政,呂布掌兵,王允的親屬,親信佔據三輔要職,大兒子入朝為侍中,這算什麼?再看他無視士孫瑞,殺害蔡邕,才掌權幾天,就急不可耐打擊異己,扶植親信,這算哪門子忠臣?

王允是忠臣,這是演義設定,可以的;但在史書上,種種跡象表明:王允無非是個出身光鮮的董卓罷了。

李傕時期

接著就是李傕掌政時期,賈詡已經躋身朝廷重臣,他辭讓左馮翊、尚書僕射,也是出於低調避嫌,在此期間,李傕與關東諸侯進行大和解,這一點,已經與董卓掌政時完全不同。

董卓時期,長安朝廷與關東是絕對對立的,董卓死掉後,矛盾的根本問題得到解決,關東諸侯紛紛看準時機,向長安背書表忠心。

這一點,史書上沒有明寫,故事都是分散在某些個人的傳記中,好像關東這幫人各個都是大漢忠臣,向長安納貢是給皇帝看,而不是給李傕看似的。實際想想,獻帝年紀多大?他們怎麼可能繞開李傕呢?

例如《武帝紀》寫曹操這段沒明寫,倒是在《鍾繇傳》裡明確寫了李傕對曹操的不信任話來,證明曹操的表忠心文章最終是寫給李傕看的。

陳志《鍾繇傳》:是時,漢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亂長安中,與關東斷絕。太祖領兗州牧,始遣使上書。傕、汜等以為“關東欲自立天子,今曹操雖有使命,非其至實”,議留太祖使,拒絕其意。繇說傕、汜等曰:“方今英雄並起,各矯命專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將來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報,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

李傕、郭汜這幫武人出身卑賤,他們從頭到尾的表現,就絲毫體現不出一點政治智慧出來,比如對於關東諸侯,他們更是除了會打打殺殺用武力解決問題,周忠和賈詡提議用朝廷詔書徵調朱儁入朝,朱儁果然不戰而降,這種兵不血刃的計謀,李傕他們是萬萬學不來的。

所以,我認為,在李傕時期,朝廷種種對地方割據勢力的和解行為,都與賈詡脫不了關係,因為我也實在無法從史書中找到同時期能有這種地位和影響力(能夠指點李傕為政)的涼州士人了。

東歸時期

獻帝東歸是歷史上一場悲劇,四百餘年漢朝的威嚴掃地,同時也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權謀大戲,因為願意帶皇帝東歸的人,並非各個都是忠臣(只有極少數人確實是忠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不論是武將還是文臣。

這一切又都是從李郭之亂開始。李傕開始劫持皇帝時,還拉攏賈詡入夥,賈詡拒絕了,堅持站到皇帝身邊,試圖保衛皇帝的尊嚴。張繡要走時,還拉賈詡走,賈詡拒絕了,他要選擇做個忠臣。

等待張濟趕來長安勸和時,賈詡從中安撫李傕、郭汜各路人馬,促成東歸,他也是有功的。

東歸開始後不久,郭汜第一個退出,隨後楊定被排擠退出,段煨要做忠臣,楊奉卻不讓他做,非要聯合眾人誣陷段煨是個逆賊,好了,事已至此,和段煨同為老鄉的賈詡還能留在東歸隊伍中嗎?善於審時度勢的賈詡已經看出,獻帝無非已經落在了楊奉、董承等人手裡,這些人,也不過是些莽夫,根本靠不住!他不可能留在獻帝身邊繼續做忠臣了,楊定已經離隊,段煨被排擠,他這個涼州人在隊伍中就是多餘的。

賈詡很靈活的切換陣營,投入到追擊獻帝的李傕隊伍當中,在王師大敗之時,賈詡以一人之力,保住了不少大臣的性命,這是他儘自己所能做的事。

最後,獻帝逃至安邑,太守王邑也是涼州人,獻帝派太僕韓融與李傕和解。東歸暫告一段落。

張繡時期

和解之後,李傕郭汜以為獻帝不會報復,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賈詡也知道李傕、郭汜等人所作所為是亂臣賊子,被朝廷清算是早晚的事,於是他離開李傕,選擇去幫段煨、幫張繡,這兩位同鄉。

張繡在建安初,是曹操的主攻目標,賈詡已經敏銳的看出,歸順許都朝廷(曹操)才是最終目標,所以勸張繡投降,可是,曹操後來的行為激怒了張繡,第一,女人,第二,囂張。

可能賈詡由此認為曹操也不過爾爾,於是他幫張繡再次背叛了曹操,賈詡派人跟曹操說,我們涼州軍準備讓出宛城來,要從你們軍營中通過,另外武器太多,卸下來不方便,請允許我們隨身佩戴。

就這樣的請求,曹操居然沒發現異樣來!

曹操逃出來了,他的命是兒子曹昂讓馬換來的。如果賈詡成功殺了曹操,後世也就沒有《武帝紀》,更沒有《三國志》了。

此後,面對曹操的多次進攻,賈詡的智謀可以說是與曹操平分秋色,例如曹操第三次征討時,應該帶了荀攸去的,依然沒有佔到便宜,只能退兵。

後來,曹操的自我反省,改變,又讓賈詡認為曹操將會勝過袁紹,在官渡之時,賈詡再一次勸張繡歸順曹操,這一次決斷,可謂神來之筆。化干戈為玉帛的曹操,不但不計前嫌,還拉著賈詡的手,稱讚他的功勞。

後來,段煨在漢廷養老,張繡成了曹操早期的首席功臣,李傕郭汜被朝廷清算,賈詡繼續保持低調。他早就看出,袁紹之後,曹操不可避免的將走向權臣的頂端,在曹丕曹植的太子之爭上,他又看準時機,在最關鍵的時刻幫曹丕投出最關鍵的一票,以至於曹丕稱帝后,第一個想要報答的人就是賈詡。

這事細思恐極,有點惡趣味。(賈詡間接害死了曹操的嫡長子曹昂。)

後話

真要討論漢亡的根源,曹操集團才是主因,再上溯,也是王允(激怒涼州人)、袁紹(反董起兵)等人的鍋,賈詡的所作所為最簡單的目的不過是讓自己活下來。亂世中,活下來才是最關鍵的事,對吧?

大漢亡不亡,歸根結底是權臣們所能決定的事,賈詡哪有能力決定大漢的命運走向?後世所謂抨擊他的言論,無非是開了上帝之眼的,預知歷史進程的結果。

當然,如果非要他去參與了反曹(衣帶詔、耿紀等事),用身死殉國來證明自己對大漢的忠誠,我覺得這是強人所難。華歆、陳群、王朗這些食漢祿的中原士人都不曾做到,我們何必單單苛求賈詡一定要做從一而終,為大漢殉節呢?


誰是姚明改革的絆腳石


孫策病死的前後,孫氏的勢力範圍已達會稽丹陽等五郡,但是當時的情景是賓客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江東處於權利交接的同時又因豪傑並起,而且沒有穩固君臣之間的關係和名份。說孫權接手了一盤散沙不足為過。

可是,孫策依然決定捨棄親子接掌,而是選擇了親弟孫權繼任來保存孫氏基業,就是因為孫權有一個孫策自認不如的天賦,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識人用人,能盡其才,是孫權的看家本領,也是他保守江東的憑藉。

然而,他卻對曹魏的一項人事安排嗤之以鼻,連連失笑。而被嘲笑的兩人還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其中一人曾以寥寥數語而使幾經蹂躪的東漢永無翻身之時。他就是被後世公認的“三國第一毒士”,賈詡。進而連帶曹魏的開國之君曹丕,也不能倖免。

孫權嘲笑的原因主要是,曹丕在篡漢之後,任命了賈詡為太尉。

太尉一職,後改為大司馬。因權勢過重,漢高祖至漢武帝幾經撤立。東漢時期也是如此反覆,可以看到當權者對於這個主管全國軍事的主官也是愛恨交加,難以取捨。

到了曹丕建立魏國重新設立太尉,其地位是超出其他兩公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即司徒和司空)。曹丕任賈詡為太尉,足以證明曹丕確實有看重賈詡的意思。

而孫權之所以不看好曹丕和賈詡,其中確實有不妥之處。

一、人品

賈詡,武威姑臧人。很早就有才名,被舉為孝廉為官。為官期間也未有什麼驚人表現,很是平庸。

一段時間後,因母親病故,賈詡就勢辭官歸家。

也就在路上,賈詡遇到一幫氐族的叛亂份子,賈詡和同行的幾十人一同被劫持。

氐族此時雖不能主導西涼的局勢,可是時常與羌族一同叛亂。在東漢末期,受命平叛時常有皇甫規,段熲以及張奐三人先後為帥。但是三人的所側重的路線不同,皇甫規和張奐兩人多以剿撫並行,更是以清正廉明享譽西域各地。段熲側重以暴制暴,強調趕盡殺絕以絕後患。

賈詡為了不被氐族叛亂份子殘害,多次宣稱自己是段熲的外孫,使得氐族投鼠忌器,不僅不敢加害賈詡,反而是恭敬有加的將其釋放。

至於與他同行的人則無一脫逃,盡皆死於非命。這一段經歷,使得賈詡的人品被定性。

之後,賈詡又主動投身於董卓。董卓被呂布和王允聯手設計除掉後,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聽從了賈詡的策略,相互聯合攻取了長安,誅殺王允,驅逐呂布,劫持了漢獻帝劉協,使得東漢朝廷無法管理地方,加上黃巾軍還有剩餘力量存活,各州郡盡皆自立門戶或相互吞併,天下自此大亂。

緊接著賈詡又相繼投奔段煨、張繡等,卻沒有一個善類,要麼是割據一方的軍閥,要麼是在眾大軍閥環伺之下的小軍閥,成為城頭草,處世的風格只有一條,以自身的利益為中心。這種做法被延續下來,對賈詡幾乎有再造之恩的張繡,在曹丕追責張繡殺其兄長曹昂之事,也未見賈詡為故主求情。

賈詡在黃初元年(公元220)為太尉,此時已經74歲高齡,三年後既黃初四年六月,在任上離世。曹操在世時,賈詡的職務一直沒有變動,還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也就是賈詡勸解張繡歸降後曹操五年後,才獲得的太中大夫,主要行使謀士的職能而已。並未在曹操的封國魏國之內任職。

太中大夫一職直到曹丕登基之後才被拿掉,整整被曹操閒置了十多年的時間。這與曹操任人唯賢,不以他人過往及人品為喜好的風格不符。

賈詡對此的看法是,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

其實,賈詡的這段經歷還是與他人品有些關係,縱觀曹操倚重的謀士如荀彧荀攸叔侄以及程昱郭嘉等人,無不是品行如一的人,賈詡雖屢獲曹操諮詢,卻也沒見曹操將其大用。

而曹操的繼任者曹丕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一繼位就任命賈詡為太尉。這無形之中也將曹丕真實的品性,透露了出來。古話說的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向標榜自己為明君的孫權肯定會嘲笑曹丕和賈詡一番的。

二、亡國論

在史書上是沒有看到孫權有關曹魏的定語。即便是有,也是一種猜測。不過,這種猜測確實有一定的依據。

曹操平定北方主要依仗的是武將和文臣的合力。根據所在的地段不同,武將多是來自於曹操的本家,是為譙沛集團。文臣謀士多是出自於汝穎集團。

賈詡的出身,上文已經說過,是出自武威,也就是為人熟知的西涼。

西涼在兩漢時期,出的最多的是一干能征善戰的武將,而不是謀士,主要是因為與羌族還有更早之前的匈奴一直保持著對戰的狀態,幾乎兩漢的每代帝王都要耗費一大部分的精力去應對。

賈詡卻成為其中的另類,其早期的經歷即為官之前必定也頗為奇特。據唐朝的史學家考證,賈詡的先祖是西漢名臣賈誼。如果從家學和環境考慮的話,賈詡則更為奇特了,他甚至可能是文武雙全。

但是,就是如此一位人才,在進入曹操陣營之後,卻是左右為難。

他究竟該依託武臣,還是加入到文臣之中,從而確保自身的利益?

事實上,賈詡並沒有明確加入哪一方,他在曹操在世時,採取了張良的做法,一改之前極具進攻性的戰略前瞻眼光,也拋棄了他擁有的洞察人性的本領。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

只是在曹丕需要一些計謀來增加他成為王太子幾率的時候,賈詡給與了一番建議。

一個就是楊修舉報曹丕私通外臣。

另一個是曹丕詢問如何穩固現有之位。

最終,曹丕遵循賈詡的建議,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獲得了太子之位。

曹丕所接受的建議是符合汝穎集團的喜好,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支持,包括荀攸鍾繇和陳群等人。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的話,曹丕實質並不是諮詢賈詡的意見,更像是逼迫賈詡拿出真實的態度。

在荀彧和荀攸,郭嘉和程昱相繼離世之後,原本屬於中間派且智謀過人的賈詡無形之中成為了曹操陣營之中元老。加上曹丕極為疑懼譙沛集團支持的曹植等宗室,以武力威脅自己的帝位,一再進行打壓。文武雙全微微偏向文臣的賈詡,就在這種情景之下上位。

這明顯的釋放了一個信號,曹魏內部鬥爭是以文臣為主導且佔據優勢,而不是宗室武將為主導,大權有旁落的跡象,為此就有亡國的跡象。

總之,賈詡不被重用,顯示了曹操以武定國的路線,而曹丕重用賈詡,則表明了曹丕日後治理朝政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賈詡對一統天下的策略,對孫權來說自然是一件喜事,而相對曹操曹丕父子來說是卻比較消極。賈詡先後勸說曹操和曹丕不要以武力征服東吳孫權,而是要養精蓄銳,增強國力,而後以德服人。

可如果從賈詡本身考慮的話,賈詡以前以自身為中心的想法,已經被現實擊垮,並開始轉變,但在曹操和曹丕的反對之下,再次潰敗下來,更為糟糕的是上天留給賈詡的時間並不多了。


唐代丹藥


魏文帝曹丕當上皇帝后重用賈詡,委以三公太尉之職,孫權得知後覺得可笑,並斷言魏國要亡。

為何孫權得知曹丕重用賈詡後,會斷言魏國要亡呢?“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因此,擔任三公之人非常重要,應該可以引導社會風氣,並且能夠樹立道德楷模。但是,賈詡重謀輕德,巧謀不顧家國,善於權謀求生,善於見風使舵,並非有德之人,而曹丕卻委以三公之職,自毀長城,所以孫權才說魏國要亡。

巧謀不顧家國

據說董卓被殺後,王允等人準備清算董卓的餘部,賈詡也在名單內。當時,許多董卓餘黨非常害怕,準備各自逃亡,賈詡挺身而出,勸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李傕、郭汜等人依賈詡計策,率軍奔襲長安。長安城破後,李傕等人放縱軍隊到處擄掠,長安百姓被殺達數萬人,原來長安官史也大都被殺,如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賈詡巧謀讓李催等人攻下長安,但同時給長安帶來災難,長安幾乎變成廢墟,該行為可謂失德。

善於權謀求生

賈詡年輕時,因為生病辭官回家,路上碰巧遇到氐人叛亂,賈詡與路人一起被氐人抓住。

當時的太尉段熲,鎮守西涼,在氐人中威望很高。於是,賈詡謊稱自己是段熲的外孫,由於氐人害怕段熲報復,便把賈詡放了,同行其餘人都被殺。

賈詡使用權謀詐術來求生,並非大儒之行為。

善於見風使舵

最初,賈詡原是董卓的一名部將,當董卓被殺死後,賈詡便獻計,讓李傕和郭汜反攻長安。

隨後,李傕等人遭遇失敗,賈詡開始投奔段煨。然後,因段煨的猜忌,賈詡又轉投張繡,成為謀士。賈詡在張繡賬下,用計兩次打敗了曹操。

最後,在官渡之戰,賈詡勸張繡一同歸降曹操,讓曹操取得宮渡之戰勝利。此後,賈詡在曹操麾下效力,並被曹丕重用。

可見賈詡多次更換山頭,善於見風使舵,追隨過很多勢力,毫無忠心可言,並不是有德之人。

總而言之,當時賈詡不是一個德高望重之人,難怪有“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喜歡本文的朋友,幫忙點個贊,或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