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摘要

房住不炒定位坚定不移,土地作为市场重要要素加快流转、保证供应,人才落户政策不断放宽,人才安居政策加快出台频率。同时减小疫情影响、稳定市场政策继续出台。

2020年4月,居住用地年内累计成交量降幅稳定在2成,一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增速为8.4%,市场逐渐回暖。另,二线城市成交楼面价同比增幅加大,溢价率持续回升。

2020年一季度 66座大中城市中,合计成交规模降幅保持在20%以上,一二线商品房成交规模降速趋于稳定,并呈现降幅收窄趋势,深圳及南京保持成交规模稳定增长。

TOP100房企1-4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3%,相较1-3月份降幅收窄9.7个百分点,各大房企积极采取打折促销等措施,在疫后恢复期收效显著,4月单月TOP100房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7%。

地产政策分析


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

1. 房住不炒中央表态: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初截止至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机构前后共10次发文表态房住不炒的定位决心,保持“房住不炒”的主导定位方向,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推进将不受任何事件影响而改变,房地产不再成为刺激经济的最主要手段。

2. 房住不炒地方表态: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初截止至4月25日,全国约16个省市及市区(包括南京、宁波、山东、青岛、深圳、东莞等多个重点城市)16次发布关于房住不炒的表态,坚持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目前各地主要以消费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包括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


提升土地市场运转效率

确保重点城市土地供应

1. 中央要求: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同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0>的通知》。这两份重量级文件中均提到土地作为市场要素的重点,加快流通效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施行人地钱挂钩的策略,有效提供重点城市的实际土地供应,并且合理安排土地供应范围。以上政策主要内容为: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的激励力度,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力度。改革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推动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施年度建设用地总量调控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推动土地计划指标更加合理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

2. 地方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年初截止至4月25日,全国约5省市及城区(包含北京、广州、海南、济南、西安等省市)发布关于用地管理规范的政策,其中4月约4省市及城区出台相关政策,主要涉及战略留白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土地二级市场转让分割等方面管理措施,为加快提升用地效率夯实法律基础;另外,厦门、广州花都、湖南、重庆等省市出台“拍地即拿证”、“净地供应”、“土拍预告制”等相关措施,加快土地供应效率,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广西、沈阳等省市则加快整理存量用地,盘活存量用地。


长江经济带在2020年将继续保持重点发展区域地位

4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三次发布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政策,对全国发展规划布局及城市圈建设进行部署,其中提到新建成渝经济圈,以及其他城市圈建设的推进,同时,着重对长江过江通道的建设进行规划,并设立江西经济试验区。不难看出,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之下,长江经济带不断扩大版图,并增加重点发展区域,其在全国发展规划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随着复工复业,人才安居政策加快出台频率

1. 中央政策:加快落户限制放宽,增强人地钱挂钩联动效应,已然成为人口落户政策的主导方向,国家部委强力推动该类政策的落实。在2020年4月9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份文件中,除了土地要素的改革要求外,另外提出放宽落户条件,加快城市城镇化,同样指导各地政府加快人口落户、人才引进、人才安居类政策的出台。

2. 地方政策:截止至4月25日,山东、天津、沈阳、南昌等6省市及城区7次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山东省多次提出济南、青岛加快放开落户限制;南京、苏州、杭州等9省市及城区12次出台人才奖励相关政策。而在4月,各地随着以后复工复产的推进,正在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在人才安居类政策上加快出台频率以及覆盖范围。其中,青岛、厦门、天津、广州白云区、苏州工业园区均放宽部分人才类别的购房资格;衡阳、中山、汕头、济南等城市出台相应的购房补贴政策;杭州出台特定人才安家补贴等措施,吸引人才流入;温州出台人才购房优惠政策;杭州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苏州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将不少于其总建筑面积60%的房源,吴江区则是30%的房源,优先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园区人才。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多项政策调整,在疫情期间稳定房地产市场

1. 政策支持:在疫情期间,为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中央及各地政府均出台了各类措施,其中通过用地计划调整、加快用地供应、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预售节点提前等政策措施稳定供应端市场。在需求方面,加快销售线上化政策体系的搭建,同时部分三四线城市为维护市场稳定,出台契税补贴等降低购房成本的政策。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也在各地补充出台。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2. 市场规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4月25日,成都、苏州、无锡、广州、昆明等约14省市及城区15次出台销售管理及市场规范类政策,部分城市在4-5月开展整顿市场乱象政策,市场规范政策逐步落地,行政执法手段加强。


居住用地分析

01

居住用地成交量降幅稳定在2成,一线城市快速回暖

4月,全国352座城市合计住宅用地成交量为5326万㎡,累计下滑20.8%,下跌幅度较3月进一步加大。但随着广州、上海等地加大土地供应,一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累计同比由下滑转换为增长,增速为8.4%。二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而三四线始终保持下滑,疫情冲击之下土地市场恢复缓慢。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02

二线城市成交楼面价同比增幅加大,溢价率持续回升

从近三年数据看,全国居住用地市场价格保持稳定。4月在疫后市场恢复期楼面价出现小幅反弹,其中,一线城市成交楼面价1.4万元/㎡,环比增长20.6%,但同比仍下滑15.6%,由于地块价值不同以及限价措施导致一线城市楼面价波动较大。二线城市楼面价环比增长20.9%,但同比增长0.4%。溢价率方面,全国各线城市平均溢价率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持续增长,2020年4月达到18.0%,而一线城市溢价率控制较好,2020年4月平均溢价率为7.8%。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新房市场分析

01

66座大中城市4月成交量降速收窄2个百分点,市场恢复速度放缓

2020年4月66城新房市场合计成交套数与成交面积累计降速分别为28.0%、25.7%,疫情稳定之下,新房市场成交量减速环比3月收窄3个百分点。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02

一线城市成交量降幅开始收窄,二线城市回暖速度较慢

2020年4月一线城市成交套数同比下滑36.3%;成交面积同比下滑36.0%;二线城市成交套数同比下滑31.3%;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8.9%;三四线城市成交套数同比下滑17.2%;成交面积同比下滑14.8%。一线城市随着疫情控制,新房成交量降速出现拐点,环比收窄5个百分点;二线城市降速环比3月保持稳定;三四线城市在契税补贴等方面利好政策的激励下,恢复速度略好于一二线城市,环比收窄5个百分点。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03

深圳和南京保持成交量上涨

一线城市排名较1-3月无变化,从成交面积累计同比来看,上海累计降速环比收缩4%,广州累计降速环比收缩4%,北京累计降速环比收缩6%,深圳累计增速环比再次上涨4%。总体看,北上广累计同比下降幅度仍然接近或超过4成,市场缓慢复苏中,其中北京和上海市场由于高基数原因同比降幅最大。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1-4月份二线城市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常州,环比1-3月份排名上升10名至第三名。此外继续保持成交量累计同比增长的只有南京,1-4月份成交面积累计增长6%,与1-3月相同。总体看,二线城市在疫情恢复期表现一般,恢复速度缓慢,总体排名变化不大,预计未来政策规划逐步落实,加上土地市场的回暖,将带动二线城市复苏。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房企业绩分析

4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27%

2020年1-4月份,TOP100房企销售19723亿元,同比下降13%,相较1-3月份降幅收窄9.7%,各大房企积极采取打折促销等措施,在疫后恢复期收效显著,4月单月TOP100房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7%。

新房月报丨4月成交逐步稳定 预计后市加速回暖

数据备注:

1. 政策内容数据:来源于中央与地方各地各级政府官方网站挂出的政府文件、通知、公告等。

2. 住宅用地数据:统计为全国住宅地块成交所有明细总和,包含全国352座城市,并按照“十三五”规划,确定一线城市4座,二线城市45座,三四线城市303座。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4月29日。

3. 商品房/商品住宅数据:来源于各房企统计公报,城市数据主要为66座大中城市,主要分为一线城市4座,二线城市24座,三线城市38座。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4月28日。

4. 房企业绩数据:来源于观点地产网。

END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为研究院分析师独立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本文版权为贝壳研究院所有,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利,未经事先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印、发表或引用本文的任何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