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抱怨的人,生活層次越高

有這樣一段話:

“當我們去抱怨現實對我們的不公時,先問一下自己到底是珍珠還是沙子。如果暫時還不是珍珠,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珍珠。沙子再多,最終也掩蓋不住珍珠的光彩。不抱怨的人生,自會得到最好的成全。


越不抱怨的人,生活層次越高

不抱怨,學會正視自己

層次高的人,從不會抱怨。因為,抱怨一百句話,不如看清腳下的路,一步步走出堅實的步伐。

現實生活中,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中習慣性地找缺點,只關注不好的一面,反而忽略了真正的優點。

被稱為“晚清第一人”的曾國藩,因喪母回到湖南後,朝廷將練兵的重任交付於他。

在沒有足夠財力支持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曾國藩沒有任何抱怨,反覆正視自己的不足,努力思考戰術,積極尋求他人建議。最終,他練就出了一支威武湘軍,為朝廷攻打太平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曾國藩曾在家書中寫道:“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自然隨之。”他也勸告家人:遇到問題,抱怨百害而無一益。”

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與其抱怨,不如好好思考,把抱怨變成自省,獲得真正的進步。

不抱怨,才能正視自己。不抱怨的人生,才能離成功更進一步,擁抱更美好的風景。

愛抱怨的人,往往把自己看成更有分量和價值的人,失去了讓自己全力以赴的念頭,以及自我鼓勵的能力,在一次次哀嘆中錯失機遇。

一個人在面對不公和失敗時,不要一味地抱怨命運,更不要責備別人,而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人生的真諦。


越不抱怨的人,生活層次越高


努力 脫離現在這個圈子

作家蘇希西,寫過一篇文章《我為什麼寧死也要遠離底層社會?》。她在文章裡講了自家的一段遭遇:“小時候,我家住在一座大山腳下,非常閉塞,那裡的貧窮和落後,即使現在依然令人觸目驚心。

我媽念過高中,算是村裡的高材生,被村小學聘為民辦教師,我爸是轉業軍人,屬於吃商品糧的公家人。”所以村裡很多人都嫉妒她家。

“有人以澆地為名,引水從我家圍牆下淌過,將新砌的土牆泡塌。

有人故意用土填得老高,每到下雨天水流不出去,將我家房子淹得半尺深……”

蘇希西的爸爸頭腦很靈活,用全家族的錢承包了一個魚塘。每天起早貪黑地養魚,

可就在魚兒肥了要賺大錢的時候,他家遭遇了滅頂之災:一池塘的魚全被毒死了。“我爺爺昏死在魚塘邊。中風,在床上躺了三年,終於還是撒手人寰。

魚塘事件讓我們家族回覆到赤貧狀態,爸爸一度形銷骨立,慘無人形。”

蘇希西媽媽從此堅定了一個想法:“就算拼死,也一定要遠離這個地方。”

她一邊幹繁重的農活,一邊照顧臥病的公公,一邊照顧蘇希西兄妹,儘管每天很累很累,

但她依然拼命自學,用了兩年時間,她終於拿到了大專文憑,考上了編制內教師,然後賣掉老家的房子,“從此離開了那個帶給我們無數噩夢的偏僻村莊。”過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

我為什麼寧死也要遠離底層社會?蘇希西在文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我見識過底層社會不為人知的封閉、狹隘、低劣和醜陋。”而我為何要講蘇希西家的故事呢?

我其實就是想說:當你厭惡身邊的人或生存環境時,最好的方式不是抱怨埋怨,而是自己勤快點努力點,加把勁離開他們,那樣他們就永遠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越不抱怨的人,生活層次越高


不必抱怨生活有多難,有多苦,多想想自己是不平凡的,僅僅因此,你的人生註定不簡單。

願你我擁有不抱怨的人生,活出屬於自己的那份驕傲與精彩。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