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完舊版《三國演義》後,不想看新《三國》了?

未來特蘭克斯丶男


舊版的在此稱之為《三國演義》拍攝於1994年,新版的稱之為《三國》拍攝於2008年。

兩部電視劇都取材與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但是經過時間的洗禮,94版的《三國演義》朋讓人容易接受。為什麼《三國演義》比《三國》更受歡迎?下面是分析的幾點原因:

第一,兩者的創作態度不一樣。

創作態度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剛剛進行改革開放,學術學風都比較嚴謹,對古代文化的研究也更加細緻,所以《三國演義》的導演與編劇們的作品也十分精彩。

進入新世紀後,學風相對於世紀前已經開放了許多,而且中國的資本崛起,影視劇文化在資本的推動下逐漸流俗,氛圍也相對浮誇。《三國》為了順應市場,也是環境的因素造就了其結果。

第二,《三國》中的陰謀論甚囂塵上。

在新三國拍攝期間,大眾就行於對歷史的重新解讀,尤其在《百家講壇》中對眾多歷史人物的重新架構也影響了《三國》的人物關係的建立。比如:曹操與司馬懿充滿心機的對話;孫權對周瑜的猜忌;張飛前期對諸葛亮的排擠等等。試想一下,三國的各個機構都如此上下猜忌,如何造就他們各自的功名呢?

相反,《三國演義》就充分的表現出各個集團的領導者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領導特點,比如:劉、關、張三人的義重情深;孫權對魯肅、周瑜、呂蒙、陸遜的信任;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等等。

第三,演員對劇中人物的領悟

不得不吐槽《三國》對人物的刻畫膚淺、浮誇,嚴重影響了書中人物在大眾心目中的既有認識。如果說新三國拍的是歷史劇,那麼劇中的“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空城計”等演義中的故事就應該避免,然而並沒有,而且用了更精彩的戰鬥畫面著重彰顯。

而《三國演義》更尊重原著,劇中的個人物大體符合書中的描寫,比如: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孫權等等人物的刻畫深入人心,而且演員的表演透露出古風古韻,深受觀眾喜愛。

第四,對臺詞的改編

《三國》採取的是純粹的白話文,雖然容易理解,但是丟失了古風的味道。而且有很多不必要的解釋,比如:曹操絞詔、對華雄的解釋、煮酒論英雄的囉嗦等等。

《三國演義》的臺詞,雖然採取明末清初的半白半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但是但凡有語文功底的同學都可以明白,不明白通過查詢問答也可以很容易弄明白。關鍵是其表述抑揚頓挫如聞雅樂,比較著名的片段有:曹操橫槊賦詩;劉備三顧茅廬;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怒罵王朗等經典片段。

總結

我們所追求的一定不是電視劇對原著的還原程度,而是拍攝出來的作品是否能夠自洽和符合大眾的腦補畫面。而新三國過於出格,嚴重破壞了《三國演義》書籍、以及我們對三國人物的想象,不論是人物外貌、性格還是臺詞、動作。

三國所處的時代是群雄競起的時代,華夏大地正發生著巨大的動盪和變革。但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由此中國從多國無序經過百川歸海走向一體。

當然,原因還有許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探討。

當然還有其他的許多原因,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探討。


文史生


翻拍新版三國簡直是浪費錢財,新版紅樓夢更是底下!


cnog程


與先入為主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老版三國演義太經典了,比較貼合讀者心目中的三國,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取景、音樂,播映後都深入人心。

新三國和人們理想中的三國差太遠了,不能讓人太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