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你真沒見過世面”-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你真沒見過世面”

“沒見過世面的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魯迅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是的,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眼中的世界,有時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而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僅憑一個側面去評判人的全貌,很容易,但也很不公平。

很多事,你能看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你無法感同身受,是因為不曾經歷過,你所謂的真相也只不過是你以為。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習慣以自我想法來猜測事物本身。

“看你微信頭像,就知道你很 low ”

“看你背名牌包,就知道你愛炫”

“看你加班至深夜,就知道你愛錢”

“看你離婚了,就知道你不顧家”

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不要憑藉著蛛絲馬跡、隻言片語就去評價別人的人生。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點贊很高的回答是這樣的: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和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不會去評價別人沒見過世面。

因為當一個人看過的人間冷暖越多,他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會越小。

這個社會,給每個人設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

女生必須怎樣,男生必須怎樣。

然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真正有修養的人,會體會別人的苦衷、尊重別人的不同。

心理學上,有一種「投射效應」:指人常常出現一種錯覺,習慣以自己內心的所想、所見為標準,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並以為對方也是這樣。

你看到的,不過是一個人的冰山一角。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看你的微信名稱,我就猜到了你是個渣男。”

“看你的朋友圈,就能反映出你很好追。”

有個詞叫做“標籤效應”: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經驗,給別人貼上標籤、做出判斷。

然而,太多人都是從自己的偏見出發,選取自己想看的真相。歧視別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價質疑別人。

很喜歡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沒有誰有權利去評價、干涉他人的生活。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難以搬動。很多時候我們口口相傳的那個人,可能並不是真實的 Ta,而是我們臆想中的 Ta。

你眼中節省每一筆開銷的吝嗇鬼,也許是因為他把所有的存款都寄回了家;

你口中背 名包開豪車的拜金女,實際上常常犧牲週末時間,賣力工作;

你所以為的一臉冷漠說話刻薄的領導,在危急時刻卻正義感爆棚特別有人情味。

《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要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擁有的優勢。”因為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所以不要輕易地去定義和評判任何人和事物。

我想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女孩把新買的 iPhone 放在鋼琴上,她同學看到後說:真能裝!把手機放這麼顯眼的位置。

女孩笑笑說:我彈著 80 萬的鋼琴,你卻只看到一個 7 千塊錢的手機。

女孩的媽媽對女兒說:你住的 幾千萬的別墅,卻眼裡只有鋼琴。

女孩的爸爸對媽媽說:你享有身價上億的老公陪著,卻眼裡只有個破 別墅。

俗話說,眼界決定境界。

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以自我為中心,眼界越是狹窄。

其實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越多,他的格局也就越小。

人與人之間,所有偏見的造成,都只有一個原因:這些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能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別人的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任何時候,都能從容不迫、不卑不亢,包容世間萬物的多樣性,不過於大驚小怪。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桃桃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