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走向了全球,長城汽車兩年內進軍北美市場

麥肯錫曾經將國際市場形象地分為海豚、土豆和雞肋。顧名思義,“海豚市場”是國際貿易中市場容量大,也是利潤最豐厚的市場。在汽車市場中,起步早、普及度高的歐美市場便是“海豚市場”,它也正是長城汽車下一步將要攻克的目標。

從中國走向了全球,長城汽車兩年內進軍北美市場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毫不掩飾自己對歐美市場的野心,他曾在2017年年底表示:“我希望在未來,歐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中國品牌的身影。” 今年年初的哈弗全球500萬盛典暨全球戰略發佈會上,魏建軍再次表態:“哈弗要聯合其他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打到外資品牌家門口。”

事實上,從1998年開始,長城汽車就已經開始佈局海外市場,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截止目前,長城汽車已經累積實現了20萬的出口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其主要出口對象。而隨著口碑的累積,已經連續三年突破百萬銷量的長城汽車,將目標從傳統的亞非拉等國家,轉向了歐美國家這一高端市場。

從中國走向了全球,長城汽車兩年內進軍北美市場

由於品牌忠誠度高,加之對環保和技術要求嚴格等原因,進入歐美市場難度很大,但潛在收益卻頗為豐厚。長城汽車成功開拓歐美市場,不僅意味著銷量上的增長,還能反哺國內市場。成功打入歐美國家,往往說明產品品質及設計等軟硬實力均得到了最嚴格市場的檢驗,這對其他市場產生了明顯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對長城汽車品牌提升和國際形象也大有裨益。

至於具體路徑,萬變不離其宗,想要進入歐美市場,產品是最重要的基礎。此外,對於歐美市場的政策、法律、資源的熟悉瞭解程度也非常關鍵。對此,長城汽車已經著手佈局。

比如,長城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WEY就以全球化為構想進行定位和研發,產品從早期研發便要求符合歐盟、北美等全球最高標準的市場要求,另一邊,長城汽車與寶馬成立了“光束汽車”,具有成熟的體系和豐富經驗的寶馬汽車,將成為其在歐美市場的“領路人”。

從中國走向了全球,長城汽車兩年內進軍北美市場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在研發上毫不吝嗇的投入,將為其攻克歐美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截止2018年,以保定為中心,長城汽車已經實現了覆蓋歐洲、亞洲、北美的全球研發格局,並彙集了全球 400 多位頂尖汽車工程師、設計師和IT專家,組建了最豪華、最具全球化的自主研發團隊。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未來五年,長城汽車還將繼續投入300億元用來支撐起全球化的研發體系。可以預見的是,在持續的投入和不斷的努力下,在歐美國家的大街小巷看到中國汽車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