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國際輿論與大國關係”線上論壇成功舉辦

圖片

點擊看視頻

2020年4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成功舉辦了“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國際輿論與大國關係”線上論壇。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發表致辭,人大國發院副院長王莉麗教授主持論壇。來自美國卡特中心、外交學院、北京大學、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八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從各自不同視角與專業領域深入分析了全球疫情背景下美國、俄羅斯、歐洲的對華輿論與國際關係。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面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這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危機,世界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應該尊重事實、尊重科學、團結協作,共度危機。此次線上論壇通過百度APP直播、光明網、中國網、鳳凰網、央視頻等媒體平臺進行了同步網絡直播,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04萬人在線參加了論壇。

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在開場致辭中指出,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民粹化的時代,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與歷史上的其他疫情所帶來的輿情有強烈差異。面對複雜的國際輿論,應把握四個重要原則:第一,要充分認識到,合作是根本基點,是形成共識的基礎;第二,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基本利益是什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始終堅守開放和合作;第三,充分認識清楚歷史發展的方向和潮流,堅守自有戰略地位;第四,把握好在自媒體、全球化時代輿論傳播的規律。

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關雪凌教授,發表了題為“全球疫情下的中俄關系:高度互信、守望相助”的主旨發言。關雪凌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唯有抱團取暖、大國合作,才能共克時艱。全球疫情背景下中俄兩國鄰里相濟共抗疫、友邦攜手度時艱,這是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實踐,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新詮釋。關雪凌教授分別從“元首通話——指明方向”、“救援物資——雪中送炭”、“媒體相助——仗義執言”、“民間情誼——民心相通”、“當前俄羅斯經濟和中俄經貿關係”等五個方面闡釋了全球疫情背景下中俄高度互信、守望相助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圖片

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教授就“中國與美國:從抗疫到‘抗議’”這一主題進行了主旨發言。劉亞偉教授指出,美國此次抗疫失誤的主要原因在於總統特朗普對來自多方的疫情警告充耳不聞。目前,美國國內出現對中國問責和索賠的聲音,這其中的政治目的在於轉移視線、顛倒是非,把中國變成替罪羊。這些輿論會對中國的名譽造成無法估量損失,對此,中國可以從發佈抗疫白皮書、公佈與美國疾控中心還有其他部門交換意見的相關信息、邀請國際專家研究病毒源頭三個方面化解。同時,應防止在戰略上對美國發生誤判,管控好當前和未來兩國關係,以更加自信和開放心態面對世界。

圖片

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教授發表了題為“疫情下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及影響”的演講。王帆教授認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際流行病這一非傳統安全因素對國際社會的危害。非傳統安全意味著要麼共同安全,要麼都不安全,人類必須具有一個安全共同體的意識。此次疫情表明,全球範圍流行疾病可以阻斷人類正常生活,阻斷正常的經濟交往,對人類社會構成巨大的不可抗力的災難,其影響和負面後果堪比戰爭甚至超過戰爭。王帆教授指出,如果疫情是一場非傳統安全的戰爭,這絕不是中美或者幾個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隻能攜手才能共同勝出的戰爭。現在歐美一些國家的政客看不到這一點,是要犯歷史性錯誤的。新冠疫情必須加速我們的合作,而不是帶來新的分裂,這種時候熱衷於對抗,只能傷人害己。

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 王義桅對 “歐洲對華疫情輿論與美國之異同”的問題進行了主旨發言。王義桅教授指出,歐洲對華輿論在視角上主要有三個:特別關注5G和“一帶一路”議題;歐洲整體上更關注自身;歐洲民間的對華輿論普遍比較溫和。歐洲與美國對華輿論存在諸多不同:歐洲強調不能以“零和心態”看待中歐關係;普遍拒絕汙名化;支持多邊主義與WHO;歐洲國家擔心中國抗疫援助破壞歐盟團結,而美國擔心中美權力轉移;在疫苗研發上美國希望聯手歐盟對付中國,而歐盟主張疫苗研製的開放與創新。王義桅認為,要防止汙名化與語言恐怖主義,可以從邀請歐洲記者訪問中國、推動中歐領導人會晤、推動WHO改革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努力。

圖片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肖耿教授發表了題為“疫情下中美系統性差異及其對兩國關係的影響”的主旨發言。肖耿教授指出,兩國的疫情防控表現,暴露出中美兩國在貿易、規模、效率、技術、社會五個方面的系統性差異。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性對中美關係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國家安全、人民幸福和全球秩序三方面。兩國之間進行熱戰與冷戰均不可能,而是不冷不熱、全方位競爭。中美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脫鉤”還是“不脫鉤”,兩國之間的經濟依賴性非常強,兩國完全“脫鉤”成本太大,而不“脫鉤”就需要我們創新開放。要讓美國民眾真正認識中國的增長模式、中國為什麼可以為全人類做貢獻、中國為什麼不想與美國開戰,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挑戰。

圖片

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行副主席肖武男結合自己在美國的實地觀察,就“當下美國的疫情發展及對華輿情態勢”進行了主旨發言。肖武男認為,目前美國疫情狀態是“嚴峻但是趨於平穩”;各州正在陸續推進復工,醫療物資仍然比較緊張;對疫情的瞞報,美國比較嚴重;美國防疫工作核心是圍繞利益分配。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的感染數量還會繼續增加,復工復產包括國際航線的開通速度會加快。肖武男指出,美國目前的對華輿論情況整體偏負面,但不是一邊倒,而且有些問題的產生是出於誤解和溝通不足。

圖片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副總編輯楊新華髮表了題為“從講好抗疫故事看中國媒體的輿論引導”的主旨發言。楊新華高級編輯指出,此次疫情期間,輿論的全球化傳播、動員、互動、對沖是史無前例的,輿情場域的廣度、輿論衝突的力度、輿論話題的複雜度、輿論影響的深度均是前所未有。疫情給我們提供了全新的場景來觀察、研究和思考當前的國際輿論生態及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和輿論引導問題。楊新華認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處理好四個關係:自己眼中的中國和國際社會眼中的中國之間的關係;講成績、講經驗和講問題之間的關係;抗疫和疫情以外的輿情之間的關係;國內和國際兩個輿論場的關係。

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新聞學院教授王莉麗就“全球疫情下的美國對華輿論及國際合作”進行了主旨發言。王莉麗教授指出,近年來國際秩序呈現出的顯著特點是世界其他國家與中美兩國實力差距越來越大,世界被所謂的威權、民粹、單邊主義等思潮割裂,限制了國際合作力量。當前,出於轉移國內矛盾、推卸疫情防控不力責任以及總統大選年提升民意支持訴求,一些政客抓住病毒起源和命名等問題汙名化中國,這雖然難以產生實質性影響,但卻嚴重破壞了國際合作輿論氛圍、影響了中國聲譽,也傷害了中國人民感情。對此,一方面要認識到,國際秩序大變革背景下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將持續化、體系化,兩國應尋求構建“競合”或“包容性合作”關係框架;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中美合作抗疫,既是大國責任,也是兩國和世界經濟發展客觀需要,更將造福於中美兩國和世界人民。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靳諾教授,院長兼首席專家為校長劉偉教授。人大國發院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係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諮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於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