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了獨來獨往的日子,你習慣了嗎?

陽光明媚ye


獨來獨往當然好,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但是,時間長了,明顯感覺到獨來獨往並不適合,通過這次重大疫情的洗禮,人們對親情、友情和愛情有了更新的認識,家庭的溫暖,家庭的幸福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在關健時刻,和家人們,親人們在一起,是多麼幸福的事,人生最大的知足,就是好好活著,家庭安康。


福明166467022


朋友們:祈頌秋安!

秋思 : 秋風掃落葉,黃昏任吹打!……

習慣成自然 性格難改變

一 習慣成自然

獨來獨往性格,一是生活使然;二是環境所造。先說生活使然。從小孤獨:十歲時,祖母去世(父母在我不記事時癆病而亡),價跟祖父相依為命,搭著凳子學做飯,還學幹農活。剛退休時,老伴因兒媳懷孕(兒女在異地工作)去照顧,我留在老家獨立生活。這獨居生活,二十多個春秋,全是自理生活,養成了獨來獨往的習慣。

獨立生活,不覺孤獨,“五不"(不玩牌、不下棋、不跳舞、不上茶館、不串門)和“三吃三看兩睡兩轉"(早在頭條介紹過)已成規律。

二 性格難改。由於近一半時間獨來獨往,形成了喜歡寧靜,肯學習,勤動腦的性格。其益有三:

一 心態好,煩惱少。“腹有詩書氣自華"。此名句,我深有體會!慪氣煩心之事,在書中覓到自解自慰之理。家人,還是外人,因話語上,有不順之言,別裝心中,操瞎心慪怨氣!泰然處之,一笑眠恩仇!聚眾多,出口角,不參與,獨自過。

二 人老百病欺,多病別犯愁。跨過古稀,多病來襲。五次住院治療,其中三次搶救。雖退休金不多,且異地三甲醫院醫治,報銷比例40%多,自己擔負二十來萬,老伴愁的不得了嘞!我以古名言“雖貧眼下無妨樂,縱病心中不與愁",聊以自慰。老來多病很正常,嗯,越愁,身體抗力越差。當今,這麼先進醫療水平,只要不是絕症,木有治不了的病!樂觀,樂觀,病就不沾邊!近兩年,堅持吃藥,保守治療,效果還不錯哈!

三 攀比氣餒,知足常樂。辦退休手續時,同事、親朋對我鳴不平:教師又不是自願轉行,從事業轉行政,再轉國企,退休待遇如此懸殊,虧大了……!退休二十二年了,目前,我這個工齡40年,退休金不到四千元,覺得太不值!好冤吔,很是慪氣……!後來一轉想:我是農村出來的,我的同學,仍在農村種地,老來木有退休金,照樣在過滴。“事能知足心常泰",在這古語的勸導下,心情好多啦!為人處事眼放寬,高也一年,低也年天,何須攀高去鑽牛角尖,多活一年,就是賺!


關益


我很想習慣,但條件不允許,這樣的習慣應該是有階段性限制的,不可能是長期的行為。

獨來獨往是需要條件的,是有階段性的選擇。獨來獨往思想上的獨立,性格上的自主,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成熟。

但是,獨來獨往不應該是生活的唯一選項,生活中不可能總是任性,不可能總是不合群,不可能總是孤獨,獨來獨往可能是一時衝動,也可能是短期的行為,偶爾有那麼幾次還是可以的,長期地自由穿行,獨來獨往,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值得人們崇拜的。性格決定命運,如果性格給了你獨來獨往的自由,那麼這種自由究竟會給你帶來什麼好處呢?

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必須接受社會的制約,必須接受情理的制約,必須在一定的制度和道德框架下生活和工作,獨來獨往是有範圍的,獨來獨往是有尺度的。

日子,怎麼過要尊重客觀事實,太主觀、太任性,你的獨來獨往考慮沒考慮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