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同宗相殘,歷時67年,祖孫三代推翻了五位國君。

最後鳩佔鵲巢,取而代之。

整個過程,如此魔幻,恐怕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這便是春秋時發生在晉國的“曲沃代翼”。

這段歷史堪稱春秋版的“百年戰爭”。

所有的一切,源自一次對周王的背叛。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曲沃代翼

無處安放的倫理綱常

一、尊崇周天子的晉侯

晉國是一個跟周王室走得比較近的國家。對於王室正統十分在意。

晉獻侯曾率領晉軍隨周王東巡,從北邊來東邊,進攻夷人。在山東的夙夷,晉軍大獲全勝,接連攻下了兩座城池。周王為此特賜香酒、弓箭、駟馬,晉獻侯則鑄造了16枚編鐘,將周天子恩寵記在鐘上。

晉穆侯繼任後,接著晉國的勤王事業。公元前805年,接到周宣王的命令,晉穆侯又到西邊進攻戎人。可這次對條戎的征討,晉軍大敗而歸,很沒面子。三年之後,晉穆侯為報一箭之仇,再次率兵攻打北戎,並一舉大獲全勝。這兩次出征影響了晉穆侯兒子的名字,前一次失敗,大兒子取名為“仇”;後一次勝利,二兒子取名為“成師”。

正是這兩個兒子,為晉國帶來了一場巨大分裂。

二、為啥要選擇周平王?

“仇”後來繼承君位,成為了晉文侯。

可這位晉文侯與幾位先王不同,他幹了一件打破規則的事情:殺了周王。

周幽王在“烽火戲諸侯”之後,被犬戎人殺死。圍繞王位繼承,諸侯們產生分歧,導致最後出現了周平王和周攜惠王分別立國,兩王並存的局面。

晉文侯本來是支持周攜惠王,後來轉而支持周平王。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諡號上窺見端倪。諡號中, 布綱治紀曰“平”;怠政外交曰“攜” ,柔質慈民曰“惠”。這一對比,高下立判。

周平王立國之後,著力於建章立制,安撫諸侯,平衡各方利益;而周攜惠王立國後,則懶於理政和外交,只是對人施一些小恩小惠。

那當時的局勢,需要什麼樣的周王?是勤修內政、多方外交的實幹家,還是與人為善的老好人?

無疑,實幹家更受歡迎,並且這位實幹家還是嫡長子。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平王東遷

三、背叛和弒王

時局呼喚一位有能力的新周王,將已垮塌的王朝秩序大廈重建起來。否則大家都失去了繼續玩下去的合法性,這個後果很嚴重。

面對已經一邊倒的形勢,再加上週平王給了土地等方面的許諾。晉文侯選擇反水,他接下了幹掉周王的“髒活”。

為啥這事不能和幹掉周幽王一樣,讓戎人來呢?除了晉國和戎之前相互攻打,關係不佳之外,晉文侯還想以此作為進入周平王勢力的“投名狀”。

晉文侯率兵殺掉了周攜惠王。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一刀,割斷了國家賴以維繫的禮法制度,也挑起了晉國之後“下克上”的傳統。

破舊立新,打破一個規則就要用另一個來替代。可晉文侯並沒能拿出“君臣以禮相待”的替代方案。於是失去了遊戲規則,晉國進入了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晉文侯


無處安放的都城

為何會上演曲沃代翼的一幕。部分原因,還跟都城翼的尷尬地位有關。

一、晉國曾五次遷都

自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到後來三家分晉。晉國在七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經多次遷都。

其間,晉國先後將都城遷至翼、曲沃、絳、故絳和新田。

為什麼屢次遷都,很可能跟自然資源相關。

拿最後一次“故絳遷新田”為例。

晉景公問大臣韓厥對遷都的意見。

韓厥回答:“郇、瑕氏這些地方太低,且沒有河流流過,不利於排汙,汙穢累積民眾就會愁苦,民眾愁苦就會羸弱。所以這個地方不能作為都城。

我們不如遷去新田,新田地勢高,在那汾水、澮水就是最好的排汙渠道,地方貧瘠一點不要緊,只要能安撫教化民眾就可以,這是影響十世之利啊。”

可見選擇都城的標準要靠山、地勢高,並且要水源充足。其中充足的水源是首選因素。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晉和曲沃

二、區位優勢的對比

晉國在晉穆侯時曾短暫遷都於絳。史學家認為,翼城位於太嶽山下的高地上,交通不便,隨著晉國開疆拓土,將政治中心移至更平坦的澮水中下游更為合理,晉穆侯便選擇了絳。

通過地圖可見,翼城,則地處中條、太嶽兩山之間,沒有大型河流經過,雖有翼城盆地,但略顯狹窄。

而曲沃靠近汾河,所謂“河汾之東方百里”。這裡不僅水源富足,而且位於臨汾盆地南端,地勢更為開闊。

所以曲沃的規模會遠遠超過翼城的原因,跟地理環境也有很大關係。地方小了,實在舒展不開呀!

在區位上,曲沃就已經勝出。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汾河邊的曲沃

無處安放的公道

在叢林社會中,人們就像叢林中的動物一樣,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只是與動物僅求果腹不同,人的慾壑難填,更容易產生嚴重後果。

禮崩樂壞之下,晉國滑落到叢林社會的邊緣。


一、叔父的陰謀

兄弟晉文侯死後,58歲的成師迎來了出頭的日子。

成師表面很安分,不像他的叔父殤叔一度搶了晉文侯的君位。

成師支持侄子晉昭侯,允諾保證權力的平穩過渡。

作為回報,成師讓年輕的晉昭侯把曲沃封給了他。

這一招可謂老辣,成師看準了曲沃是正在崛起的政治經濟中心,他一把就掐住了晉國未來發展的命脈。

“曲沃比都城還大,這是違背周禮的。這塊是非之地,不可輕易分封!”大臣勸諫。

晉昭侯沒聽。他關心的眼下順順利利地接班,什麼禮不禮的,他管不著。

事實證明,將成師封於曲沃,等於是放虎歸山。後來成師被稱為曲沃桓叔。

曲沃桓叔老謀深算,搞發展是一把好手,加上曲沃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曲沃發展日新月異,迎來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建設。曲沃的實力和影響力迅速趕上並超過翼城。

年輕的侄子晉昭侯,沒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看著曲沃做大。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曲沃代晉

二、67年,六次爭奪

公元前739年,晉國大臣潘父殺掉了晉昭侯,打開城門恭迎曲沃桓叔。可沒想當時晉國王室的支持勢力還挺大,他們擁立晉孝侯,並打退了桓叔。

公元前724年,桓叔之子曲沃莊伯派刺客殺了晉孝侯。沒想王室支持者聯合荀國等國反擊,莊伯退回曲沃。晉國人擁立了晉鄂侯。

公元前718年,曲沃莊伯在周桓王的幫助下打敗並趕走了晉鄂侯。但後來因為曲沃莊伯的背叛,周桓王轉而幫助晉鄂侯討伐曲沃,莊伯被迫退回了曲沃。晉國君主的勢力被極大削弱。

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誘殺了晉小子侯。眼看就要取代晉君了,節骨眼上,仇視曲沃的周桓王派兵干涉,武公只得悻悻而歸。

公元前678年,最後一戰。曲沃武公討伐並襲殺了晉侯緡。這次,曲沃武公給新即位的周釐王送去了金銀珠寶,懇求高抬貴手。周釐王笑納了這筆資助,乾脆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是為晉武公。

經過67年,小宗曲沃桓叔、曲沃莊伯、晉武公(曲沃武公)祖孫三代殺逐大宗五位國君,最終取而代之。

從此晉國遷都曲沃,擺脫大山束縛,在臨汾盆地舒展開來,迎來了一輪強勢發展期。

春秋版的百年戰爭丨曲沃代翼為何成功?只因國家發展未來被掐住

晉國的崛起

結語:整體塌方的周禮

臣弒君,下克上,這在周禮中,是絕不允許的。

但按照社會發展規律而言,曲沃代翼只是一次政治、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

按照周禮來辦,晉國的動亂和分裂將會持續更久。

按發展規律,曲沃代翼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當年鄭莊公將弟弟共叔段封到京邑,雖然京邑同樣比鄭都更大,但鄭莊公對他這個眼高手低的弟弟早有防備措施。

當少不經事的晉昭侯,在分封老謀深算的成師時,一切的結局就已註定。

周王的選擇,客觀而言,是看清局勢後的順水推舟。

可惜,順水推舟的背後,是周禮無可奈何地整體塌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