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互聯網便利店探討“三角形”的便利店

715互聯網便利店小編上次去首都機場,走了一個比較偏遠需要下樓梯的登機口,意外的在登機口看到一家便利店,是這樣的。

715互聯網便利店探討“三角形”的便利店

可以想象,由於柱子的存在,這個位置其實是比較難擺的。對於便利店來說,面積小並不是問題,在上海地鐵,筆者看到過更小的便利店,小得就像一個塞滿了糖果的盒子,一般是在地鐵出站口,擺放一些動銷比較高的水飲。

這家店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格局是三角形的。而且看上去小,走進去一看,SKU並不少,品類比較齊全,水飲鮮食,甚至出差常用的電源線,都有陳列,還有微波爐可以熱餐。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不過如此。後來筆者打聽了一下,就這麼小的一個店,600個SKU ,業績好的話日商可以上2萬元。

機場登機口的人流是一個方面,但是門店設計者也功不可沒。通過巧妙的利用地形,擺下足夠多的貨架,提供足夠豐富度、針對性的商品,才是業績的保證。

所謂的利用地形,背後則是老零售人對於場景的深刻理解。對於互聯網人來說,場景這個東西或許比貨更難理解,雖然他們也講人貨場,但是互聯網的電商場景往往就是蹭熱點、造節,對於線下的場景的變化,他們還需要時間去消化。

便利店行業在大陸的發展,其實遠遠晚於大賣場和百貨業態,雖然2006年就已經有外資開出了便利店。但是真正的大發展,也就是最近這4、5年的時間。那麼這個發展背後的推動力是誰?是互聯網嗎?可能恰恰相反,就因為互聯網把其他線下業態打得抬不起頭,人們才忽然發現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業態還在蹭蹭的增長。換句話說,互聯網頂多是便利店行業的磨刀石,正是因為有了互聯網在巷戰中受挫的對比,才凸顯了便利店的發展價值。

雖然2018年北京市場有了挫折,但是無傷大雅,2019年6月,商務部開會調研便利店;7月9日商務部發布《關於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的工作通知》。國務院辦公廳8月27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措施之一是加快連鎖便利店發展。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進一步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將智能化、品牌化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8月底,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便利店試點賣藥全面鋪開。

國家為什麼開始重視這個行業,筆者覺得有三點,1 接地氣(拉動內需),2靈活性(參與者眾),3 精細化(符合消費升級)。

接地氣不用說,從國家層面,是把便利店當做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來做;靈活性,正如上面的例子,便利店在高手手裡就像是樂高積木,可以因地制宜的拼出各種靈活的身段。更重要的是,便利店是一個需要精細化運營的行業。國家要扶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專業性,需要專業的人來做。

它是分佈在街頭巷尾的小生意,但是也是零售業模型最複雜的業態。

在不瞭解便利店的人看來,便利店無非是能賣吃的賣水的地方,也沒什麼稀奇。於是新接觸行業的人往往會不停的追問,你們怎麼對抗外賣?你們怎麼對抗小吃店?前一個問題是簡單的,後一個問題是有難度的。也許便利店可以回答的就是兩句話,外賣沒有研發,小吃沒有連鎖。

大規模是系統化、規範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國家鼓勵便利店發展, 當然是希望規模化,連鎖化發展。但是,一個生意可以規模化、連鎖化,不意味著低門檻,零售業的“複製”不意味著就是COPY。也就是說,可以做大的生意,不是堆錢、堆人就可以做大的。哪怕,你背後還堆了很多IT人員。這就像打仗,如果戰場上還需要人的話,武器再先進也不代表你的槍法準,當然如果變成了星球大戰全是太空飛船自動對射另說。

零售業是個精巧的生意,瑞幸可以大量快速複製的前提在於咖啡品類屬性的標準化程度更高,本質上瑞幸開門店的意義是不大的,是瑞幸給自己挖的大坑。但便利店是不能離開門店來談的。

715互聯網便利店探討“三角形”的便利店

- 2 -

規模的意義與便利店的格局

筆者想說的意思,或許你們已經猜到幾分。互聯網背景的團隊,注重規模, 我們能理解。但是他們對規模的追求如此瘋狂,是出乎意料的。關鍵問題是,規模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傳統零售業並非不重視規模,在連鎖百強排行榜上,蘇寧國美一直高居三甲,那也是早年抓緊時間跑馬圈地的結果。雖然在後來的轉型過程中,蘇寧國美也曾經提到要重回零售本質。但是他們有時間自我調整的窗口期,確實是足夠的規模帶來的。而他們的規模得益於幾點:

第一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帶來的住房條件改善需求;這個時候,需求缺口是巨大的,賣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渠道功能,只要不缺貨,就能賣出去,什麼精細化真沒有那麼重要。

第二,家電產業上游整個產業鏈的足夠成熟(市場集中度高、大品牌林立)與國際化水準。基本上中國的市場第一在國際上也是第一,國際玩家根本不是對手。

還有一點,家電零售市場本質上是技術換代驅動,而不是消費者高頻消費行為驅動的市場。

但是與之相比,便利店市場完全不同。我們可以先看下大賣場,大賣場發展至今,全國連鎖和區域連鎖都有。各自都有做的好的和做的差的。對於區域連鎖來說,規模更多表現為密度,而對全國連鎖而言,規模更多表現為佈局的完整性。無論是誰,規模的最大價值,在於通過總的採購數量的增加,提高企業在供應鏈端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按照這個邏輯下來,便利店行業目前真的是著急提高供應鏈端的話語權嗎?便利店也不是主做生鮮,恐怕這個階段還早。現階段便利店的痛點和難點是什麼?大家都有共識。

比如房租問題,每個房東都是獨立的,房東不會因為你門店多就給你免房租。而市場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有人門店越多,越是願意抬高一倍的房租去撬別人的門店。規模越大,只見成本越高。

其實能夠從供應鏈思考問題的,至少還是個零售的邏輯。問題是互聯網思維不是這樣看,他們是從用戶思維出發,認為每個門店都是吸納線下流量的載體。流量才是互聯網思維玩零售的本質,瑞幸、盒馬都是如此。

這與零售業的本質,大相徑庭。至少按照筆者現階段的理解,是南轅北轍。

本土便利店行業現在從全局看,還是處在做大蛋糕的階段,而不是存量市場的你死我活。一枝獨秀,也絕不是國家有關部門希望看到的。現在的難點,從市場消費端看,是很多便利店跟不上新一代消費者的變化,大家對於消費者的本地化需求,更多時候是看到了卻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樣滿足。從生態看,是上游配套與便利店行業的需求無法完全匹配,大家無法形成穩定的信任的長期合作伙伴的問題。

無論怎麼看,規模問題都不是現在最顯著的問題。門店多也未必是值得誇耀的,門店多而且大多數都賺錢了,才是值得敬佩的。

唯一的解釋是,門店多的這一家,希望用這個來改變行業的認知,輸入自己想好的遊戲規則。至少讓公眾形成這種認知,誰大誰就是好的,誰門店多誰厲害。畢竟過去外資便利店就是行業的認知和標準,新的競爭對手,如果能建立新的認知標準,自然自己也就贏定了,至於打的招牌是互聯網還是規模,都是手段。從競爭策略來說,這是聰明的。

問題是,給一群人洗腦容易,給一個市場洗腦該有多難?若論門店多,易捷便利店2萬多家門店是全國第一。前一段時間賣咖啡,媒體關注很高,但是官方還是很低調;至於美宜佳的張國衡先生,業內都知道見他一次讓他開口有多難,但是還有很多同行趨之若鶩,排著隊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