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如今,科技的进步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想象空间。一般而言,汽车行业普遍将新的发展趋势归纳为电动化、自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新“四化”转型。

而事实上,仔细审视这所谓四化的真实情况,实际是经不起推敲的。

酷炫的自动驾驶讲了好多年,却依然还遥遥无期,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反而变成了几个明星创业公司的内斗以及大公司互挖墙脚的闹剧。

网联化几乎“形同鸡肋”,大部分所谓的车内网联系统,手机APP都能实现,而且还实现的更好。

共享化,随着网约车平台的逐渐转型,早已变味——以最大的滴滴为例,它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互联网出租车”公司,出行服务也都是职业化运营,和所谓的“共享”早已没太大的关系。

那么最后,事实上就只剩下电动化了。特斯拉的榜样作用加上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占绝大多数)的大力补贴,中国上百家“造车新势力”们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移动互联创新在前给大众带来的美好想象,加上“弯道超车”的政治正确,共同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电动未来”和“颠覆汽车行业”的好故事。在各种媒体语境之中,以苹果取代诺基亚颠覆手机行业也类比如今电动车与燃油车的关系也不鲜见。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大众心理期待这种戏剧性的颠覆,资本市场也喜欢这样的故事。正如小黄车OFO风头正劲的时候,“谁都不希望错过下一个滴滴”的心理预期一样。资本涌入电动车市场,为一个个连车都没造好、甚至还没造出来的造车新势力们带来了“颠覆”的勇气与底气。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拜腾显然是其中的讲故事高手。而除了豪华车企高管中国创业、全球多国布局以及今年的联合创始人出走等等一系列组织发展上的戏剧性走向,拜腾最大的故事,显然就是那辆2018年年初公布,内饰搭载着一块超大屏幕,被拜腾称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首款产品,拜腾M-Byte。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显然,在经历了智能手机屏幕越变越大的市场教育之后,消费者的心智很容易就把大屏幕和智能化、科技感这些意义联系起来,这也给了。因此,那怕在公布之初就一直饱受外界对安全性的质疑,拜腾今年年初还是确认,这块车内大屏,搭配着方向盘、中央扶手以及前排座椅后面的屏幕,都将在量产车上得到保留,并以这种设计引以为豪,号称“设计是拜腾的第一生产力。

然而,仔细想想,看似智能的大屏,实际上更像是营销的噱头,谈不上真正的创新。

在各种资讯中,不同的汽车厂家都表示过,电动车机械结构更加简单,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然而,消费者至今依然没有在汽车上看到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那种脱胎换骨般的革新设计。只看到了装上夸张大屏的汽车——真的很有当年李书福汽车等于“沙发装上四个轮子”的感觉,拜腾的设计思路、或者是对所谓的“下一代智能终端”的理解,浓缩起来就是更大更多的屏幕装上四个轮子。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那么屏幕大就一定更加智能,会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吗?不一定。正如iPad到现在最终没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一不小心就被买回去盖泡面。

反而以大屏为代表的拜腾设计,事实上令人细思极恐。或许,它不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反而会将公共出行这块信息海洋上的硕果仅存的几个孤岛被淹没,进一步增添当今人们生活的焦虑。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智能手机带来的随时随地无缝交流,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工作中,领导、客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通过微信布置任务。美其名曰提高工作效率,但除了让内心愈发疲惫外,是否真的提高了效率,大家心里都知道答案。

而即使是没有工作,越来越多的信息垃圾也充斥着人们的空闲时间,碎片化、短平快的娱乐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短暂的影音刺激之后,是无尽的空虚与更大的焦虑。

那么,究竟有没有信息的盲区,让我们喘口气呢?有,那就是交通工具上的时光:地铁里、在开车、飞机上成为了少数几个,能逃离通讯工具的打扰的场景。

甚至几年前有个很流行的段子:下班回家的男人,开车到家却不愿意上楼,因为只有在自己的车里才能拥有难得的不被打扰的自由和清净。

然而拜腾带来的这块大屏设计,显然会摧毁这一切。

似乎这听上去像是卢德分子的言论,那么不妨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具体的使用场景。恼人的随时随地电话会议这种情况就直接pass了,毕竟谁都想得到。我们从拜腾自己号称的,用“更多数字内容改变出行拥堵体验”这个角度出发。

众所周知的是,交通拥堵的解决,应该靠更加智能的交通流量分配、道路规划,甚至将目光放向天空,来解决拥堵。

而大屏设计背后的逻辑是:拥堵的问题我没法子解决了,那么为了让车里的过的不那么无聊,不妨用大屏幕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或者开个电话会什么的?又或者能先定个餐厅的座位节约下后续的排队时间,或者用大屏幕导航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路线?

这两种场景,包含了两个使用情况。一个将大屏作为数字工具来使用,例如预订、导航。这类的工具,显然是有效的。但是依然落入了智能手机都能实现的怪圈——屏幕大就一定体验好?要知道,苹果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拥趸,从来不是依靠着越做越大的屏幕来吸引人的。只有真正突破性的设计和更加流畅的使用体验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要知道,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消费者渴望4英寸小屏幕的iPhone SE2.

而另一个使用情况,也就是数字内容的另一面、信息层面,更是想的美好,但实现之后没啥意义。先别说用这些屏幕接受信息,在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中会不会让人晕车。说的极端一点,堵车四小时,用大屏刷抖音确实体验更好。但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变成无用的碎片化、垃圾信息的接收者,想来只有悲哀,一点都不美好。更不用说,垃圾广告在这些大屏幕载体上,有了进一步的可乘之机。

《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将电视作为家庭生活的消亡的标志。如今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是,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拿着手机。而拜腾更进一步,在车里装进大屏幕,这真的会带来更加愉悦的出行体验?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当然了,以上大屏的使用情况更多地在于车主自己的使用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也并不是完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相比之下,更加诡异的或者说令人不安的是拜腾对于车内系统UI/UX的设计。

按照拜腾自己的说法,提供了五种车内交互模式,包括触摸、语音、手势、面部识别和眼控。最基础的一点,消费者真正能用到的几个控制,就是一个疑问。要知道,手势控制这种花哨的设计,早在宝马车型上就出现了。但只是高配车型上才有,彰显“科技感”的控制方式,实际用起来,学习成本高、也并不好用,背后的软硬件成本却会实实在在地增加。不知道拜腾最后实际量产车上市后,这五种交互方式是全系标配还是又是要加钱买呢?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是面部识别、语音以及眼控这些新潮操作方式背后的隐私问题——一系列车内摄像头和传感器设备必然会带来这个问题,即使是厂商再怎么承诺、强调保护隐私和个人数据,相信也没人能百分之一百地放心。

有意思的是,拜腾在对外宣传上,喜欢说将车内空间打造为“智能起居室”,那么不知有多少人会愿意在自己的起居室里加上摄像头。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而更现实的例子是,面部识别技术目前在美国有些地区已经明确被立法禁用。而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那么真的就和某个前几天刚被人淋水的互联网巨头老板说的那样, “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吗?

从智能手机的发展来看,由于供应链原因,成功的产品设计最终会变成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案。汽车行业更是如此,例如前段时间传出的,红旗新能源车型未来可能会和拜腾并线生产,这意味着两者可能会有高度的一致性。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拜腾成功了,大屏很快就会被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成为更加普遍的设计。而正如很多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当汽车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屏幕的时候,我们向着高技术、低生活的赛博朋克时代又迈进了一步。

无论是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还是高度中央化、遍布监控系统的1984,两条路上,与美好生活都没有关系。

与智能无关,拜腾的内饰大屏也许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不过拜腾汽车的日子不好过,面临内忧外患。当前造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新能源补贴退坡、需求增速逐渐放缓,这令拜腾的外部环境日益紧张,再加之拜腾联合创始人毕福康4月离职并加盟另一家新造车企业艾康尼克,公司核心人物都突然出走,令市场信心大跌。

最近,又有消息称,7月3日开始,拜腾启动了内部裁员计划,首先动手的就是上海的销售公司,美国那边也裁了几个小组,接下来南京工厂和上海的Global部门也将被波及。

掌舵人出走、内部裁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拜腾太缺钱有关。

据观察者网称,6月25日,一汽夏利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与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母公司南京知行达成出售华利公司的协议后,南京知行尚有3.1亿元款项逾期未支付。而因为南京知行有逾期款项未支付,目前,华利仍在一汽夏利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这无疑暴露了拜腾资金紧张的状况。不过,今年5月8日,拜腾汽车联合创始人戴雷曾表示,拜腾汽车成功获得新一轮融资,由一汽集团领投,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其并透露,本轮融资还有南京当地政府方面的支持,C轮融资的具体情况将在6月底公布。但现在7月了,该公司融资情况仍不明朗。有投资者都开始怀疑拜腾此前宣布的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并在年内开启预售BYTON M-Byte的计划是否还能按时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