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信仰该来自哪里?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发生在2500年前的对话,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执政的问题,孔子最终提到:自古以来人难免一死,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人民没有信仰,那就没有办法立国!


人的信仰该来自哪里?

国字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人们心中所认定的真理,有了信仰,人生的价值变得更为厚重;有了信仰,人们心中就有了指南针,便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纵观历史长河,哪怕是平凡的普罗大众也曾追寻过信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就包括了信仰,可见信仰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


人的信仰该来自哪里?

马斯洛需求层次


中国传统文化古老门派“自然禅”传人——翟山鹰老师,总结的重塑人生六法:建立信仰、遵守道德、增加智慧、平和心性、健康身体、掌控财富。其中信仰就是核心要素之一。


人的信仰该来自哪里?

重塑人生六法


生活中遭遇质疑,如何才能做到内心平静?坚定的信仰能让你心如止水,在质疑四起时,能够依旧我行我道。

管理企业时,是用利益维系员工还是用制度来约束,不如选择信仰,用信仰去与员工建立联系,这才是管理企业的长久之计。

信仰是照亮我们内心黑洞的生活指南,是改变我们工作态度的行动指南,那么我们信仰该来自哪里?

日心说的倡议人——天文学家哥白尼说神是:“宇宙间最卓越、最有条理的匠人”

辛亥革命首领——开国元勋孙中山先生讲到:“革命的成功,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人们信仰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尊崇佛法,信仰基督这些。信仰来自我们对这个世界不断更新迭代的认知,来自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对规律的探索。

“信仰”披着看似虚无缥缈的外皮,实质上信仰来源于我们对内心的探索,不断的内观自省,能够让我们探索内心所追求的信仰,更好的重塑人生。

了解更多,关注【翟山鹰老师商业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